导航菜单
首页 » 医学护理 » 外科学 » 正文

鼻渊通窍颗粒灌注内窥镜鼻窦术后的疗效探讨

李伟忠1卜 平2

1.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江苏无锡 214000;2.扬州大学医学院,江苏扬州 225001

[摘要] 目的 探讨鼻渊通窍颗粒冲洗对功能性鼻内窥镜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1年7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鼻窦炎(2型)住院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鼻渊通窍颗粒对术后鼻腔冲洗,对照组用庆大霉素16万单位、地塞米松5 mg和0.9%生理盐水250 mL的混合液,两组均是每鼻腔1次/d,共60 d。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间有效率和治愈率,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术腔黏膜中CD4+T细胞的改变。结果 经治疗,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LUND-KENNEDY评分。试验组治愈率(73.33%)和有效率(23.33%)虽然高于对照组(治愈率63.33%,有效率10.00%),但未见统计学差异;试验组总有效率(96.67%)与对照组(73.3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CD4+T细胞。结论 该研究表明鼻渊通窍颗粒鼻腔冲洗液能更有效地促进术腔粘膜上皮化,能更明显的促进粘膜纤毛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鼻息肉;慢性鼻窦炎;功能性鼻内镜手术;鼻渊通窍颗粒

[中图分类号] R276.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1(c)-0148-03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chronic sinusitis,CS,or 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nasal polyps,NP)是鼻科临床常见病,其临床发病率较高,在正常人群中患病率约为4%[1]。而根据美国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CRS的发病率高达15.5%[2]。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FESS)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鼻腔冲洗是FESS术后治疗的重要部分,使用有效的冲洗液术后冲洗鼻腔,可明显减轻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加速鼻腔鼻窦黏膜上皮修复、再生,鼻腔纤毛数量增多,排列整齐、致密。可用于FESS术后鼻腔冲洗的药物种类很多,临床上目前常用的是温生理盐水或单用生理盐水冲洗,近年来,中药冲洗液以其独特的功效,加速术后创面修复的作用而在国内倍受瞩目。此次研究是将鼻渊通窍颗粒液用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后的鼻腔及鼻窦冲洗,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和随机对照的原则,收集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的患者,进行系统的临床观察,选取2010年5月—2011年7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鼻窦炎(2型)住院病人60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该科住院治疗的,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8年南昌会议诊断标准[3]。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20~56岁,平均42岁: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46例,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14例:双侧病变患者53例,单侧病变患者7例。将6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各基线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病情有可比性。一般资料及分组情况,见表1。

1.2主要的手术设备和器械

鼻内窥镜成套手术器械及冲洗器械,全自动鼻窦切割器(美敦力XPS—3000型),鼻内窥镜光学系统(STORT鼻内镜)、摄录监视系统及打印系统。

观察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按简单随机化原则分组,即根据患者入院次序,按1:1比例分别分到中药冲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给予南昌会议的“慢性鼻窦炎患者治疗术后随访表”一份,记录患者一般信息、主诉、CT及辅助检查结果;记录术前及术后2周、30 d、60 d鼻塞、流脓涕、头痛、头昏、嗅觉减退、喷嚏等症状的改变;术后2周、30 d、60 d鼻内镜观察鼻腔粘膜的转归愈合情况,分别在术前及术后鼻内镜检查、清理时填写。

1.3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由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实施手术,术后所有病人常规给予全身用药抗生素静点4 d,口服强的松5 d,局部用辅舒良(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2次/d。术后两组患者术后治疗组用中药制剂冲洗鼻腔,对照组用庆大霉素16万单位、地塞米松5 mg和0.9%生理盐水250 mL的混合液。用鼻腔冲洗器将药液注入鼻内,每次注入后,轻擤鼻涕。每侧冲洗100~150 mL盐水,温度在37℃左右,1次/d,连续冲洗60 d。患者于鼻内镜手术后5 d左右出院,每周复诊在内镜下冲洗鼻腔、清除增生肉芽、痂皮、水肿样囊泡及纤维素性粘连等病变组织。术后1个月后改为半个月复诊1次,至鼻内镜术后2个月为止,统计疗效。

1.4观察指标

分别在FESS术后第14天、第30天、第60天进行LUND-KENNEDY评分[Lund VJ, Kennedy DW.Staging for rhinosinusits.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1997, 117(3 Pt 2):S35-40];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时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头痛、鼻塞、浓涕、嗅觉减退四大症状改善情况,每项症状为1~10分,由患者根据症状进行主观评价,症状最严重为10分;综合评价治疗效果根据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分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窥镜手术疗效评定标准(1997.海口)[4],根据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和检查积分总和,按以下公式评定其总和疗效。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 >90%为治愈 30%~90%为好转,<30% 为无效;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CD4+T细胞的改变。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及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LUND-KENNEDY评分情况比较(分)

结果提示,术后2周,两组患者的症状与体征打分之和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及2月治疗组打分之和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两组患者术后症状VAS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4周、治疗8周后四大症状的主观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周后试验组头痛、鼻塞、嗅觉减退三组症状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8周后治疗组头痛、鼻塞、浓涕、嗅觉减退四大症状均优于对照组,见表3。

2.3两组患者术后的总体疗效比较

术后综合治疗2月,试验组治愈率(73.33%)和有效率(23.33%)虽然高于对照组(治愈率63.33%,有效率10.00%),但未见统计学差异;试验组总有效率(96.67%)与对照组(73.3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3.1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FESS)

FESS在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该方案会导致上皮损伤引起粘膜炎症反应,释放出多种细胞因子,使炎细胞聚集、增殖、激活,发挥局部抗炎作用,因而局部炎症反应长期存在,属于术后粘膜功能和结构恢复的主要问题[5]。对于这种情况,及时清理鼻腔及窦腔的血痂、分泌物,恢复鼻腔粘膜的清除功能,从而提高粘膜的免疫功能,对术后转归意义重大。

3.2鼻渊通窍颗粒鼻腔冲洗液

鼻腔冲洗能够显著改善鼻腔、鼻窦黏膜的纤毛功能,优点在于减少结痂、消除黏膜炎症和水肿的同时,冲洗掉部分生物膜[6]。鼻渊通窍颗粒为中药制剂,主要由辛夷,苍耳子,麻黄,白芷,薄荷等中药制成。其中苍耳子有通鼻窍作用,白芷有去风、消水肿止痛等功效。在沈莉莉等人的研究中还表明[7],苍耳子和白芷共用有抑菌杀菌的功效,能够调节人体免疫功能。该次研究中,30例试验组患者治愈22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达到96.67%。另外,辛夷能够散风寒,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分泌物吸收,起到通鼻窍的作用[8]。而生理盐水、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混合液冲洗,没有润滑作用,鼻腔易干燥、出血,因此疗效欠佳。患者应用在鼻渊通窍颗粒鼻腔冲洗液后,头痛、鼻塞、浓涕、嗅觉减退四大症状明显改善,评分优于对照组。

综上,鼻渊通窍颗粒鼻腔冲洗液能更有效地促进术腔粘膜上皮化,能更明显的促进粘膜纤毛功能恢复,是术后鼻腔辅助治疗的理想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刘艳丽,修世国,周海辉. 鼻内镜术后鼻渊通窍颗粒鼻腔冲洗的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11,2(13):308-309.

[2]张键铭.鼻渊通窍颗粒治疗鼻窦炎66例[J].中国药业,2013,4(9):58.

[3]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鼻科学组.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南昌标准)[J].中华耳鼻咽喉大颈外科杂志,2009,11(15):3.

[4]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M].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9,33(2):133.

[5]赵威,吴拥军. 功能性鼻内窥镜术后慢性鼻窦炎综合治疗研究述评[J]. 中医学报,2013,2(17):188-190.

[6]黄河银,何恒胜,徐鸥,等. 两种洗液冲洗鼻腔对内镜鼻窦手术后疗效的对比[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3,7(21):353-355.

[7]沈莉莉,肖大江.鼻渊通窍颗粒治疗鼻内镜术后恢复期55例[J]. 陕西中医,2011,9(25):1151-1152.

[8]李欣,刘桂英.鼻渊通窍颗粒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观察[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1(2):120-121.

(收稿日期:2014-08-28)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