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2013-2014年大新县暗娼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数据分析

覃伟普

大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崇左 532300

[摘要] 目的 了解大新县暗娼人群艾滋病流行现状及相关信息,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对监测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 结果 共调查暗娼人群400人,主要来自低中档场所,年龄段均以20~40岁为主,以已婚或同居者居多,文化程度比较低;2013年和2014年艾滋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分别为91.44%和83.56%, HI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5%和0.5%。 结论 大新县暗娼人群对艾滋病的认识存在误区,安全套使用率较低,需加大综合干预力度,做到病例早发现,早管理,减少二代传播。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艾滋病;暗娼; 哨点监测

[中图分类号] R512.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1(a)-0152-02

[作者简介] 覃伟普(1972-),男,壮族,广西大新人,本科,医学学士,主管医师,主要从事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在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地点对特定的人群进行连续收集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行为特征及相关信息称为艾滋病哨点监测。这种行为为了解当地的艾滋病流行趋势以及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了有效的依据。为了解大新县暗娼人群的艾滋病流行趋势,为艾滋病疫情的估计和预测提供信息,现对2013—2014年大新县暗娼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数据进行细致分析,为今后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奠定科学基础。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2014年在大新县保健按摩、发廊、出租房、街头等场所从事商业性交易的女性和监管场所内收押的卖淫女进行监测。

1.2 方法

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对监测对象主要收集其一般人口学特征、行为学特征以及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收集过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同时采集调查对象的静脉血进行HIV、丙肝病毒及梅毒抗体检测。

1.3 统计方法

通过全国哨点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导出数据,并用这些数据建立数据库,采用χ2检验对数据资料进行流行病统计分析和结果的对比。

2 结果

2.1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分析

2013—2014年大新县暗娼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共调查400人,暗娼人群场所档次主要来自低中档,2013年和2014年来自低档、中档分别占37.5%、44.5%和41.0%、59.0%, 2014年中档场暗娼人数比2013年多,其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2,P<0.01);2013年和2014年哨点监测暗娼人群中,年龄最小是15岁,最大是59岁,年龄段均以20~40岁为主,各占77.0%和70.0%,以已婚或同居为主,各占65.0%和69.5%,文化程度均以初中以下为主,各占91.0%和92.5%,人员主要来自该省其它市县,该省人群各占84.0%和73.0%,越南籍暗娼人群各占9.5%和23.0%,其越南籍暗娼年度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9,P<0.01),在本地工作时间半年以上者各占65.5%和78.5%,不足1个月者各占2.5%和7.0%,其构成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

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知识答对6题及以上者为知晓,2013年和2014年总知晓率分别为91.44%和83.56%,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2,P<0.01)。在对其进行调查的8个问题中有3个问题的知晓率在90%以下,分别为:艾滋病不会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仅有269人答对,知晓率为67.25%;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同用餐不会传播艾滋病,知晓率为69.5%;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能从外表观察出来,知晓率为84.5%。其余知晓率均达到90%以上。

2.3行为学特征

2013年和2014年监测暗娼人群最近一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95.0%和99.5%,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7,P<0.01),每次都用安全套的人员构成比由2013年的57.5%上升到2014年的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7,P<0.01);被调查者中最近1年感染性病的有7例,其中淋病4例,梅毒2例,其他1例,均为2013年病例;2013年发现1人有注射吸毒史,与别人有共用针具经历,2014年调查对象没有发现有吸毒人员。

2.4 接受预防艾滋病干预服务

2013年和2014年调查者中接受安全套宣传和发放以及艾滋病咨询与检测的比例分别为97%和9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3年和2014年对400个调查者均进行采血检测,HI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5%和0.5%,梅毒阳性率分别为1.0%和4.0%,HC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5%和0.5%,血样检测项目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①通过对2013—2014年大新县艾滋病暗娼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发现,暗娼以中青年为主,主要来自低中档场所,文化程度不高,并且流动性大[1],特别是再婚的比例高,这提高了性病艾滋病在夫妻间传播的风险[2]。以上特点提示,人性化咨询检测服务对该类人群的重要性,以及采取多种多样和科学有效的方式对其进行行为干预的必要性。所监测人群中共发现越南籍低档暗娼65人,越南籍暗娼流动大,难以后续追踪调查,针对此特征,建立联防联控机制,有效监测、干预跨境流动暗娼将中越边界输入性传播产生的危害降到最低[3]。

②被调查者中尚有一定比例暗娼没有掌握正确的艾滋病知识,对艾滋病仍然存在误解,对于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的知晓率虽然已经高于98%,但每次发生性行为时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还是比较低,2013年才达到57.5%,出现这种高知晓率与低使用率的反常现象主要原因是客人不愿意带套,应当同时对暗娼和嫖客开展宣传干预[4],同时也要改变一下干预方式,如将宣传资料尽量简化,使人通俗易通,或转变宣传方式运用面对面的宣传方式,让她们认识到安全套是预防性病艾滋病经性接触传播的主要工具,从意识的转变再到行为的改变,只有深入人心的综合干预才能达到健康宣传的效果。

③2014年血样检测梅毒阳性率达到4.0%,两个年度调查对象中都有患过梅毒、淋病等患者,在传播途径方面性病和艾滋病相似,某种程度上性病是艾滋病传播的重要辅助因素,因而此类患者也就更易感染HIV,建议进一步规范性病诊疗机构,改善现阶段对性病患者的服务,为其提供有效的性病诊疗和生殖健康服务[5]。对于监测中发现的HIV抗体阳性的暗娼人群,不管其CD4T淋巴细胞多少,在追踪到位的同时都要进行抗HIV治疗,以便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和降低艾滋病病人死亡率。暗娼人群作为艾滋病病毒感染和传播的高危人群,要严格筛查和干预,同时加强对其健康教育的力度,争取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避免其危险行为的发生。同时建议公安部门要加强执法力度, 杜绝毒品吸食与注射;严厉打击卖淫嫖娼,禁止性乱,对该人群进行研究有效监控,才能控制艾滋病和性病疫情通过暗娼人群进一步流行和蔓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朱克京,姚刚,等.珠海市2010-2012年暗娼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7):828-830.

[2] 王金塔,丁陈丽,等.2012-2013年江苏省常州市暗娼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数据分析[J].疾病监测,2014,29(3):203-206.

[3] 张小娟,沈智勇,等.低档暗娼人口社会行为学特征与HIV感染状态[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3,19(7):514-517.

[4] 朱金辉,朱秋映,等.广西三个市县低档暗娼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热带医学,2013,13(9):1082-1086.

[5] 周彩霞,韦忠喜,等.遵义市2010-2013年暗娼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3,12(3):80-82.

(收稿日期:2014-09-23)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