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医院感染原因及应对措施分析

任 旭1 李 燕2

1.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河南南阳 473000;2.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河南南阳 473000

[摘要] 目的 以呼吸内科为例探讨医院感染的常见原因,据此提出应对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7月我院内科科室收治的300例疑似医院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中25例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进行病因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 在医院感染类型中,呼吸系统感染率最高,达60.0%,其次为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感染,分别占20.0%和12.0%。高龄(年龄≥70岁)、住院时间持续一周以上、侵入性操作(吸痰、留置尿管、插管)和过量使用抗生素等是引起内科患者医院感染风险上升的高危风险因素(P<0.05或0.01)。结论 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和血液感染是临床内科主要的医院感染。密切关注老龄住院患者,尽可能减少侵入性操作,严格做好侵入器械的消毒处理,杜绝滥用抗生素是降低医院感染风险的关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医院感染;原因;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 R197.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1(a)-0038-02

医院感染是极为常见的一种公共卫生问题,关于医院感染的控制一直是医院管理,特别是临床护理界研究的重点。近年来调查发现,发生在内科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医院感染最集中的区域,而在内科医院感染类型中,尤以呼吸道感染居多,考虑到一些疾病的传染性和遗传性,进一步加强呼吸性医院感染控制势在必行。我国每年的医院门诊感染事件另有资料统计,由护理不当问题导致的可高达30%~50% [1],因此从这个角度上分析,强化护理人员对消毒隔离工作的认识,促使护理人员养成正确的护理操作规范和职业习惯,重视和加强护理管理,是医院预防和控制感染风险的关键。基于此,本文选取呼吸内科医院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导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原因,并着重从护理角度提出应对医院感染的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我院内科门诊收治的300例疑似医院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58例,女142例;年龄38~76岁,平均(5.4±3.2)岁;病程8 d~78个月,平均(32±1.0) d。参照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施行)》对疑似医院感染患者做出确诊,30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5例,感染率8.3%。其中重度9例,中度9例,轻度7例。

1.2 方法

本文主要采取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法,着重对300例疑似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经治医师、责任护士共同探讨本组感染病例,统计内科感染类型、感染部位的发生率,研究感染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器械侵入性操作等与感染发生间关系。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统计均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采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表示计量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本组300例疑似内科患者医院感染情况统计情况

从统计数据来看,呼吸系统感染率最高,达60.0%,其次为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感染,分别占20.0%和12.0%,提示呼吸系统感染是内科最主要的感染类型,应作为重点防范的疾病科室。见表1。

2.2 300例内科疑似医院感染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统计分析

数据显示,高龄(年龄≥70岁)、住院时间持续一周以上、侵入性操作(吸痰、留置尿管、插管)和过量使用抗生素等是引起内科患者医院感染风险上升的高危风险因素,提示医院管理,特别是临床护理上要高度关注高龄久卧的患者,严格做好侵入性操作的消毒处理,尽可能减少侵入性操作和抗生素使用。见表2。

3 讨论

3.1 医院感染病因分析

所谓的医院感染是指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通过近几年对发生在医院内科感染病例调查统计发现,医院内科感染病例最为集中,其中感染程度最为严重的是呼吸系统感染,这可能与病房环境、对呼吸系统侵入性操作过多等原因有关[2]。此外较多的还有泌尿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等,血液系统虽并发感染率低,但也不容忽视。本组数据显示,在25例发生医院感染的300例疑似医院感染患者中,发生在呼吸系统的感染率高达60.0%,其次为泌尿系统,占20.0%,提示临床护理层面应格外重视对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的无菌操作和规范化护理。从预防和控制角度上说,降低医院感染有赖于对引起感染的因素的分析。本文对300例疑似医院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集中在年龄、住院时长、侵入性操作及药物滥用等方面,统计学处理均显示上述危险因素与医院感染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①年龄因素。年龄≥70岁老年人群医院感染率要高于70岁以下人群,原因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免疫防御机制在下降,器官功能在自然衰退,再加上病房病菌传播可能性极高,因此更易增加反复感染机率;②住院时间越长,获得医院感染个概率随之上升,因此对医院来说应加强预防护理,争取早日出院;③侵入性操作过多。对呼吸内科患者治疗而言,侵入性操作主要有吸痰、留置尿管、置入呼吸机等,在执行上述侵入性操作时,容易将病菌带入体内引起感染或反复感染,如带入细菌后细菌滋生繁殖,极易引起血液感染、尿路感染等;④抗菌药物滥用。过多使用抗菌药物会使人体对敏感菌产生抑制作用,一方面造成耐药菌株产生,另一方面造成大量杆菌繁殖,引起二次感染[3]。

3.2 护理角度出发控制医院感染探讨

3.2.1 强化临床规范性操作 除了有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也有各个医院自己制定的如《消毒技术规范》《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内部法规来制定针对护理管理上的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制度,还有诸如合理使用抗生素、分类处置医疗垃圾、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规定。这些针对性的制度规章有助于促使护理人员对护理管理上的具体操作要求、操作范围、操作内容以及一些禁忌和注意事项更加了解,通过制度约束,促使他们形成责任意识,基本业务素质提高,对每一个环节和程序都认真对待,最终实现医院感染的自我预控。

3.2.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彻底消毒灭菌是切断医院污染源的最重要途径。护理人员应对医疗用品根据掌握的消毒剂的性能和注意事项进行严格消毒[4]。可行有效的消毒、灭菌和监测制度于常用的浸泡消毒液、物体表面、空气、无菌物品等,并进行定期监测,分析不合格原因,并采取的措施进行整改。在各种注射、配置药物及各种侵入性护理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此外,为确定是否存在感染源或被感染,应定期对医院护理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如有疑似传染性疾病,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可根据需要注射相关的疫苗,必要时还可进行药物预防或被动免疫。

3.2.3 减少或避免过多的侵袭性操作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切实防止致病微生物扩散,并尽量使各种侵袭性操作减少。应及时对使用过的器械物品清洗、消毒或灭菌,且为患者做治疗、护理的器械要求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定期更换和保养,各种医疗器械的消毒工作需做好。

3.2.4 加强感染源的监测,注重事前预判 一般包括灭菌效果监测、环境污染监测、消毒污染监测、清洁卫生监测、特殊病房监测、传染源监测以及员工规章制度执行情况检测等在内的监测内容,通过动态、全面的监测,有助于使感染隐患和滋生苗头及时发现,为及时进行感染源苗头消除奠定基础。一般分常规例行、定点、定期、定内容等监测方式,相应的检测方式可根据各个医院具体实际情况来制定,但必须详细具体记录监测内容,并定期统计分析监测数据,以为决策提供依据[5]。

3.2.5 强化护理从业人员培训,增强规范操作意识 为做到所有职工持证上岗并且定岗定位、责任到人,应严格考核新职工基本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并进行严格的岗前专业培训。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应与护理部门密切配合,采取各种方式对在职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和整体素质培训,使流行病学、消毒隔离、医院感染、无菌操作以及各种规章制度的知识得以提高,为使消毒供应室的在职人员的整体素质逐步提高,需对在职人员参加各种相关的技能学习和学历教育情况严格考核,使所有职工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防范意识以及无菌观念不断增强;各级人员需掌握相关消毒隔离、消毒灭菌知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且必须定期进行相关专业技能的培训学习,使感染风险的自我判断和评估增强,将风险提前排除[6]。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王文飞.医院感染的原因与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10):1379.

[2] 郭德芳,席祖莲.医院感染管理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3):2767-2768.

[3] 李雅琴,周冠华,刘国莫,等.住院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7):3597-3599.

[4] 李桂萍,辛英.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3):442.

[5] 李雅琴,张景美.妇科手术后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相应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4):2931-2932.

[6] 褚玉萍,王晓燕.医院感染原因分析与护理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15):2313.

(收稿日期:2014-08-15)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