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佳
(东北大学软件学院,辽宁沈阳110819)
摘要: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正在全世界范围内蓬勃开展,目前,在许多国家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学体系,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国内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起步较晚,而且发展缓慢,相关研究范围狭窄、方法简单,尤其缺少实证研究。由于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缺少明确的政策指导,师资力量薄弱,加之教学资源匮乏,导致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发展步履维艰。只有加强政策指导,大力加强师资力量,全力开发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资源,才能使其步入正轨并良性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专门用途英语;英语教学;制约因素;对策
DOI:10.16083/j.cnki.-1296/G4.2015.01.03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1—0068—03
收稿日期:2014—07—28
作者简介:毕佳(1977— ),女,辽宁沈阳人。东北大学软件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和语料库语言学。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教学是指与某一特定学科或者职业相关的英语教学,其目的在于培养学习者在某一领域内使用英语从事学术研究及职业活动的能力。目前,在国内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浪潮下,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是讨论最为热烈的话题之一。国内众多英语教育专家都提出,高等院校应该大力加强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专业知识、表达专业思想的能力。
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今天,随着大学新生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以打基础为核心的通用英语教学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多方面的需求,大学英语教学正处于急剧异化和探索出路的时期。目前,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通用英语教学,第二类是通识教育类英语教学,第三类是专门用途英语教学。通用英语教学是以语言驱动的,通识教育类英语教学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都是内容驱动的。通用英语教学已在我国高校开展多年,其与基础阶段的英语教育日趋重复,因此,通用英语教学所占的比例将越来越小。在改革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的尝试中,鉴于大学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通识教育类课程开设得比较多,如开设了英语国家概况、英美文学、英语报刊选读等课程。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是最让大学英语教师感到头疼和困惑的。由于大学里的专业五花八门,而大学英语教师只有英语语言与文学方面的教育背景,因此,他们对于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讲什么、怎么讲基本是一头雾水。目前,国内高校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建设并不理想。
一、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属性与定位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个分支,属于语言教学的范畴,它是相对于通用英语教学而言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是其教学大纲的制定是基于需求分析的,学习者有明确的目的,即要获得在某专业或职业领域内使用英语的能力。Hutchinson 和 Waters认为,专门用途英语不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语言或教学法,它也不只包括某一种特定的教学材料。[1]事实上,它是一种基于学习者需求的教学理念。
专门用途英语并非一种英语变体,其教学内容虽然与某一特定专业领域相关联,包括专门职业和学术领域内所使用的英语的词汇、句式、语篇、文体等,但它并没有不同于通用英语的语法,没有逾越英语语言的规则。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通用英语教学是语言本位教学,单纯地为提高英语技能而教授英语;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习者在某一专业领域内使用英语的熟练程度。也许专门用途英语在培养学习者在目标情景下熟练使用英语的能力方面并不完善,但它使学习者在课程结束之后仍然能继续学习专门的英语技能。
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现状
从世界范围来看,对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发展都比较成熟。
专门用途英语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在英、美等国家和地区形成了非常完善的教学体系。比如,在日本,ESP教学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流,在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大学英语教学一开始就与专业挂钩,一年级为通用学术英语阶段,二至四年级为专门学术英语阶段。[2]
国外在专门用途英语领域的研究比较完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文本分析、体裁分析、文献资料分析、访谈、观察、批判民族志和语料库分析法等,内容涉及语言研究、技能研究、需求分析、课程设计、教材编写与评价等,并发表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专著和研究文章。
国内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而且发展比较缓慢,相关理论研究不深入,范围和内容单一,思辨性研究居多,实证性研究匮乏。很多学者高声呼吁开展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大力陈述开展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必要性,但是,真正为广大教师提供可效仿的教学模式、可参考的教学内容以及针对各个专业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体系的人却极少。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许多高校都开设了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但实际授课情况和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要么是翻译专业文献,要么仍然是语言技能本位教学,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缺少吸引力。
三、制约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发展的因素
目前,制约我国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缺少明确的政策指导
2007年出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可以说是目前指导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纲领性文件。《要求》提出要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综合运用能力,使其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够有效地交际,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等。虽然《要求》中提到了要使学生达到“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所学专业的英语文献和资料”以及“能用英语撰写所学专业的简短的报告和论文”,但并没有明确地表明各高校应该大力开展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学术研究以及职业活动的能力。
(二)师资力量匮乏
ESP教学成功实施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合格的师资。在ESP教学中,无论是需求分析、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材料的编写、课堂教学实践,还是教学效果评估,都离不开教师。在过去,由于定位不明确,ESP课程普遍由专业教师承担。以同济大学为例,在42个开设有ESP课程的专业中,21个专业将其列为专业基础课,15个专业将其列为专业课,还有6个专业将其列为公共基础课。[3]
从ESP的起源来看,它就是英语教学的一个分支。在世界范围内,在专门用途英语领域进行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的都是语言学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因而,中国的ESP教学和研究要想取得进展和突破,就必须有大量的英语教育工作者全身心地投入到ESP教学实践和研究中。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外ESP研究的介绍与引进以及国内ESP课程的教学实践上,研究范围狭窄,深度不够;研究方法欠成熟,仍以思辨性为主;课程建设与教学缺乏成熟的理念。[4]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不仅要求其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和应用技能,还要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而且要能够用英语表述专业知识、解析专业词汇。目前,国内合格的ESP教师少之又少。
(三)教学资源稀缺
目前,国内专门用途英语教材的编写极大地落后于国外。牛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培生出版集团等出版了一系列图文并茂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包括法律英语、计算机英语、医学英语等,这些教材不但编排体例合理,内容丰富,而且图书印刷清晰,图片精美,纸张精良。这些大出版社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被国际社会广泛使用。
而国内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囿于诸多因素,往往内容陈旧,形式也不够新颖,教材的印刷、排版都不够吸引人。国内专门用途英语教材的内容主要局限于专业文献阅读,教师使用时发挥的余地比较小,致使课堂枯燥乏味。
四、促进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发展的对策
(一)制定指导性的教学大纲
目前,我国英语教育界的许多专家、学者已经意识到了专门用途英语的重要性,但是,国家层面出台的文件并没有明确地提出英语教育应该着力提高学生使用英语从事学术活动和职业活动的能力。
当然,不同的专业对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全国不可能使用一个统一的教学大纲来指导面向各个专业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众所周知,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区别于通用英语教学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需求分析。从事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前应该进行充分的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既包括个体需求分析,又包括行业需求分析。对于行业需求,国家相关部门可以利用优势条件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并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各个专业的ESP教学大纲。例如,有关部门可以了解某个行业所需要的人才应具备的英语能力有哪些,并且明确将来通过英语这一媒介学生具体要做什么。这种在国家层面上所做的需求分析会比个体所做的需求分析具有更高的可信度,更具指导性。
(二)加强师资培训
教师是决定ESP教学成败的关键性因素。Dudley Evans和St John认为,合格的 ESP 教师应当充当5种角色:1.他首先是个合格的英语教师(teacher);2.他必须是个合格的课程设计者,并能为学生提供实用的教学资料(course designer and materials provider);3.他既是专业教师的合作伙伴,又是学生的合作伙伴(collaborator);4.他必须是个合格的教学研究人员(researcher);5.他还应该精通 ESP的测试与评估(evaluator),能根据教学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时的分析和总结。[5]
要满足以上要求,英语教师除了要具有过硬的业务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之外,还要具备一个潜在的条件,即具备某一专业领域内的知识结构。笔者认为,刚一上岗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ESP教师的人几乎没有,因为专业精通、英语又好的人才一定会将英语作为媒介,从事本专业领域的工作,而不会进入高校做英语教师。目前,可行的办法就是,在现有的高校英语教师中培养合格的ESP教师。
ESP教师的培养方式包括自我培养和国家培养。很多英语教师根本不愿意涉足自己完全陌生的领域,这是ESP教学面临的最大瓶颈。英语教师应该放开自己的眼界,相信成为复合型的跨专业人才更有利于个人的发展。依托大学的环境,想要学习一个专业的课程并不困难,况且要从事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只需对相关专业有一定的了解即可。
从国家层面上来看,由于ESP教师面向不同的学科,很难设立一个针对所有专业ESP教师培养的学位项目,最多只能在ESP教学理论研究方面设立学位项目。例如,英国的中央兰开夏大学于1999 年率先开设了国际商务英语教学专业,“主要目标是向商务英语教师提供从事该领域所应具有的事业优势,扩展与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如商务和语言知识、需求分析、课程设计、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等),开发他们捕捉实践发展趋势与科研的意识”。[6]
对于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的ESP教师,除了要掌握ESP教学的基本理论之外,还要通过自身的学习掌握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有关部门可开展不同专业ESP课程的短期培训,以满足ESP教师的需要。
(三)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资源
目前,国内的ESP教师并没有形成一股合力,而是呈现散兵游勇的状态。ESP教材虽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大部分都由个人或教研小组编著,既难以保证质量,又缺少配套资源。
国家有关部门如果能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组织人力、物力编写不同学科的ESP教材,并建立辅助教学的全方位、立体化的配套教学资源,势必能解决ESP教师所面临的资源匮乏的困难,促进ESP教学的发展。
可喜的是,国内越来越多的大型出版社开始着手开发专门用途英语教材,既包括学术英语系列教材,也包括职业英语系列教材。2013年上半年,上海市出台了《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参考框架》,该框架的试点院校将以学术英语为核心,围绕“提高学生用英语直接从事本专业学习、工作的能力,并使其在专业领域具有较强的国际交往和竞争能力”的教学培养目标来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万事开头难,上海市的这一做法将会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随着越来越多的院校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开展,相信其势必会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T.Hutchinson &A.Water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张济华等.语料库与大学专门用途英语词汇教学探讨[J].外语界,2009(3).
[3]王蓓蕾.同济大学ESP教学情况调查[J].外语界,2004(1).
[4]张艳.国内ESP研究三十年综述(1980-2009)[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5]T.Dudley?Evans & M.J.St John.Developments in ESP: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6]高战荣.国外ESP教师教育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师知识发展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