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显翠,林美溪
(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摘要:《蒹葭》是《诗经》中的一首抒情诗。纵观全诗,能切身地感受到主人公对“伊人”的爱恋,及可望而不可即的无奈之感。以精神分析学的象征角度切入,可以让人们更深地感受那种“真挚朦胧”且“无可奈何”的爱恋之情。诗文告诉我们,梦境真实感的获得来自欲望的一种满足,但“桥”与“水”的存在,无时无刻不通过象征的手法,阻隔着现实与梦境的两个世界。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蒹葭》;精神分析;梦的象征;梦境
中图分类号:I2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6—0115—02
收稿日期:2014—01—20
作者简介:张显翠(1969— ),女,吉林长春人。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汉语应用写作。
林美溪(1988— ),女,吉林长春人。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应用写作。
“古之写相思,未有过之《蒹葭》者”,《蒹葭》是《诗经》中历来备受赞赏的一首抒情诗。全诗洋溢着抒情主人公对“伊人”真诚向往、执著追求的爱恋之情。主人公面对苍苍芦荡、茫茫秋水,上下求索,苦苦寻觅。虽历经千辛万苦,但“伊人”始终让人隔河企望,飘忽不定,可望而不可即。正因为如此,作者通过梦境的方式,传达着自己对于“伊人”的渴望与想念之情,以便于自己的潜意识欲望可以在想象的空间内得到满足。
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的梦、作家的创作和读者的阅读都是潜意识欲望投射、满足的表现。”《蒹葭》作为一首怀人诗,本身就是诗人在思念自己所追求的人的情感状态下,进行创作以抒发情怀的一部作品。全诗通过三个部分逐层递进地表达了诗人对“伊人”的思念之情。在实际生活中,诗人没有办法真实地与“伊人”见面和交流,但是,这种与其相见的内心渴望却丝毫没有在诗人的心目中消散,反而愈演愈烈,导致诗人即便是面对“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的情况也毫无放弃之意,依旧苦苦追寻,痴痴地找寻那个令他魂牵梦绕的思念之人。
一、诗人对“伊人”的思念是一种梦境的展现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诗人第一次的幻觉,明明看见对岸有个人影,可是怎么走也走不到她的身边。待仔细观察其所在的地点,为“水中央”时,这是诗人第二次的幻觉,忽然觉得所思念的人又出现在前面流水环绕的小岛上,可是怎么游也游不到她的身旁。忽然又觉得那个倩影“宛在水中坻”,即水中的高地之上。可在苦苦的努力与寻觅过后,依旧毫无所获。诗人最后的一次幻觉,是仿佛看到“伊人”所在的地点是“水中沚”,即水中的小块陆地之上。在诗人“幻觉”的指引下,四次接近的结果都是徒劳无功。“伊人”在诗人的脑海中,一会儿“在水一方”,一会儿“在水中央”,一会儿在高地,最后又仿佛跑到了水中的小块陆地上,真是如同在幻景中、在梦境中,但主人公却坚信这是真实的,不惜一切努力地去追寻她。他渴望与“伊人”的见面,这既是一种内心情感的流露,又是一种思想欲望的展现。主人公通过语言,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他那不畏阻拦的精神,即使山穷水尽,亦要等待“柳暗花明”时刻的到来,这是一种爱的传递、思念的传递,这是一种心的求索、情的驱使。
“欲望犹如一口沸腾得没有排气孔就得爆炸的大锅”,而诗人对于“伊人”的思念已经导致其出现了四种错觉,种种情况表明,幻觉与错觉的出现生动深刻地写出了一个痴情者的病态心理,更写出了他对所思念者的强烈感情。而诗人急需将这种压抑的、潜在的欲望进行释放和缓解,梦境这种将诗人受压抑的愿望经过伪装方式的表达,正是使诗人在其创作的过程中得到一丝心灵慰藉与满足的良药,进而实现诗人被压抑愿望的想象的满足,使其身体与心灵得到一丝解放与安慰。
二、“水”与“桥”是象征着阻隔的物象和诗人追寻的途径
《蒹葭》一诗中,“水”象征着诗人难以逾越的鸿沟。“伊人”所指代的,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诗人所思念并苦苦追寻的人。而“水”的形象,更是在诗人所通过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勾勒出的梦境中,象征着阻隔两者相见的堡垒。这种堡垒是那样的坚不可摧,而又是那样的被一种爱情的力量所时刻碰撞与敲打,既让主人公看见希望的曙光,仿佛顷刻之间“水”的物象就会撤离,又仿佛即便付出百倍的努力,“水”亦是无法跨越的那道围栏。
另外,“水”的形象不仅阻碍诗人的视线,导致其在梦境中无法将“伊人”准确定位,朦胧中看不清“伊人”所处的位置,更通过“在水一方”、“水中央”、“在水之湄”、“水中坻”、“水中涘”、“水中沚”等位置的变化,来说明“水”带给两者的阻碍之深,跨越的困难之大,而又由“水”产生的视野的模糊感,变相证明着梦的虚假性。但无论“伊人”出现的位置有何细微的变化,这些地点均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水”这种物象的存在。而在诗人的心目中,位置的变化只不过是诗人潜意识欲望的一种投射,梦境必然不是真实的,但是,它是潜意识在人们内心中压抑的反映,全文最后都没有指出诗人到底在何种地方找到了“伊人”的身影,但与“水”相对的,是土,即水中的沙洲,水的对岸等等。位置的不断变化,结果的扑朔迷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诗人有意安排的,用以说明土被水包围后,诗人的无可奈何,全方位地去展示诗人对对岸的“伊人”、对沙洲的期盼与渴望。
“桥”是一种诗人在追寻、找寻“伊人”的过程中,克服、跨越种种艰难险阻的方式的象征物。“桥”在文学作品中是常见的意象,它是连接理想与现实,从此岸通往彼岸的途径与方式。在这首诗中,诗人寻找伊人的方式有两种:“溯洄从之”和“溯游从之”,即便追寻的方式伴随着“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的阻碍,但为了找到心中思念的人,诗人在所不惜,依然不断地前行与追寻。随着时间一点点地流逝,伴随着“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的状态的变化,诗人仍旧寻寻觅觅,毫无退缩之意,可由于“水”的阻隔,结果仍不尽如人意。“桥”在全诗中象征着诗人为了追寻“伊人”,所尝试的途径与方法,为到达理想彼岸所付出的努力,这既是一种心理上的求索,又夹杂着心理与身体上的双重折磨。
弗洛伊德曾经说过:“象征是指被压抑的欲望的反应,象征物是诗人潜意识被压抑的结果的投射。”《蒹葭》中所表现的阻隔,因为有心灵的相通,爱情的延绵,让人们还可以想象以各种“桥”的形式,跨越“水”的阻隔,实现被压抑愿望的想象满足。俗话说,相思之所谓者,望之而不可即,见之而不可求;虽辛劳而求之,终不可得也。于是,幽幽情思漾漾于文字之间。吾尝闻弦歌,弦止而余音在耳;今读《蒹葭》,文止而余情不散。羡慕文中的痴情所系的所谓“伊人”,又慨叹其“在水一方”,诗人终不知其所在,无法接触到她。
在某种程度上,诗人的梦是一种自我释放与解脱的梦,结果虽不遂人所愿,但在那梦中的追寻与找寻的过程中,“水”象征的阻隔没有妨碍诗人通过“桥”所象征的方法去不断寻觅。诗中没有指出诗人最终的结果,更没有说明诗人在梦境中的努力何时伴随着苏醒而终止,这在一定意义上告诉我们,诗人想把这种追寻的梦继续做下去,即便这个梦是虚幻的,不真实的。但在主人公的潜意识里,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释放与满足,在梦境中却可以得到与“伊人”相见的希望、相聚的希冀,体会那相守的温存、相见的温情。即便那需要艰辛的求索,亦是值得体悟的过程。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杨朴,王莎烈,康建秀.文学批评方法论[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6.
[2]里查德·戴明等著.刘建荣等译.梦境与潜意识:来自美国的最新研究报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
[3]弗洛伊德著.罗生译.梦的解析[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
[4]荣格.心理学与文学[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5]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6]檀明山主编.象征学全书[M].北京:台海出版社,2001.
[7]弗洛伊德.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