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华
四川省通江县妇幼保健院 四川省通江县 636700
【摘 要】目的:对不同剂量黄体酮在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患者72 例随机分为两组均36 例,给予两组每日相同剂量的黄体酮,治疗组疗程周期为14d,参照组疗程周期为10d,对比其效果。结果:治疗2 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3.33%)明显高于参照组(58.33%),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 个疗程后,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应用不同剂量的黄体酮治疗,周期较长的药效作用快,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黄体酮;不同剂量;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
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病程长容易引发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并有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癌的发生[1]。因此,及时有效地治疗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黄体酮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为进一步研究其疗效,本文对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患者给予不同剂量黄体酮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2012 年6 月至2014 年6 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患者72 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有不孕、月经紊乱、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症状,经相关检查诊断后均已确诊。并排除伴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者、类风湿疾病者、内分泌疾病者及雌激素和孕激素禁忌症者等。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各36 例,其中治疗组年龄26 ~ 46 岁, 平均年龄(36.3±2.6)岁,内膜厚度0.2 ~ 2.5cm,平均厚度(1.38±0.31)cm; 参照组年龄28 ~ 45 岁,平均年龄(36.6±2.4)岁;内膜厚度0.3 ~ 2.4cm,平均厚度(1.36±0.34)cm。两组患者在年龄、内膜厚度、病情等方面的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均给予两组患者应用周期性服用黄体酮的治疗方法。治疗组:第1 疗程,自患者行诊断性刮宫术后的第13 ~ 14d 开始给药,5mg/ 次,10mg/d, 持续服用14d为1 个疗程;第2 疗程:若完成一个疗程后患者的经量正常,则在月经周期的第13 ~ 14d 开始给药,4mg/ 次,8mg/d,持续服用14d 为1 个疗程; 经量未见减少的患者,按本组第1 疗程的治疗方法给药。参照组:第1 疗程,自患者行诊断性刮宫术后的第15 ~ 16d 开始给药,5mg/次,10mg/d,持续服用10d 为1 个疗程;第2 疗程:经量正常者在月经周期的第15 ~ 16d 开始给药,4mg/ 次,8 mg/d,持续服用10d 为1 个疗程。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完成2 个疗程的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2 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组患者中,有1 例出现轻微的双下肢水肿,1 例乳房轻微胀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参照组患者中,轻微双下肢水肿2 例,乳房轻微胀痛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不同剂量的黄体酮治疗2 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3.33%)明显高于参照组(58.33%),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4 个疗程后, 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且两组不良反应均较少(P>0.05)。可见,不同剂量黄体酮治疗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在每日给予相同剂量的情况下,疗效周期较长的药物起效快,疗效较为显著,随着疗程的持续,疗效逐渐一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王建平, 郝玉金, 蒋超等. 黄体酮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MMP-9 和Ⅳ型胶原表达的影响[J]. 郑州大学学报( 医学版),2010,(6):901-904 .
[2] 何巧花, 李杭生, 梁琳琳等. 辅助生殖技术中黄体酮针剂和阴道制剂的应用效果比较[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6):902-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