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1.利用语言魅力
课堂上,教师千万不要用平淡不变的语气给学生上课,得讲究课堂语言艺术,善于把握课堂的节奏,因为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往往使学生听得入神、想象丰富,学习效率高。老师上课时可多运用一些幽默语言可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幽默,让学生感觉到课堂的轻松愉悦,进而能创造一节有利于学生学习课堂。同时,教师也要注意说话技巧,在学生中既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又要树立一定的威信,这更能体现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教师美的言语是影响学生心灵的重要工具,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语言是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最为便利也最重要的工具,尽可能的发挥语言的魅力对于学生获得学习兴趣,取得优异成绩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善于创设问题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说问题是探索的材料,那么悬念便是促使探索的动力与“调味剂”。课堂上教师往往对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如何在问题中设置悬念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的提问一定要具有可思考性,试想,如果老师的问题无法令学生展开思考,学生遇到瓶颈自然是很难继续下去;相反,如果老师能提出然学生颇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越听越想听,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达到这种境界就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使教学过程变成一个设疑、激疑、解疑的循环。
二、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指出:“我们教给学生的东西不是什么与人截然公开的东西,它是同人的情感世界溶合在一起的。”教学不仅仅是教与学,同时也是师生感情与思维的沟通。师生沟通直接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那么,如何才能深入了解学生呢?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
有效的沟通需要教师付出全心全意的爱。高尔基说过:“谁最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只有让学生与老师之间有了情感,学生才可以崇拜老师,继而聆听老师的教诲;学生才可以用一颗轻松愉悦的心去积极学习知识。
有效的沟通也需要教师对学生充分的理解。“理解万岁”这个口号在学生中很受欢迎。学困生不能完成与其他同学相当的学习任务;家庭原因导致学生作业未能及时完成;心理压力导致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诸如此类的情况对老师来说可谓是家常便饭,老师是如何处理的呢?其实,充分的理解是关键。这个时候如果老师能及时的表示关切、理解,伸出热情之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必然能得到学生的真情回馈。
三、评价出乐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的体验可以使人增强信心、克服自卑感,淡化挫折、失败带来的心理压力。人们从事任何的活动,都有一种要达到目的的愿望,当活动取得成功,愿望达到的时候,就会有一种心理上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又产生一种追求,想继续取得成功的需要,产生了进一步的动机和兴趣。学习也是如此,缺乏学习动机和兴趣,学习上便很少取得成功。如果我们帮助他取得一点成绩,并给以鼓励和支持,使他转苦为乐,这就会造成他们学习转变的开始。
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的好与坏将会影响到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避免直接的否定评价,应采取得体、鼓励性的评价。学生答题正确时,要加以鼓励,如“你真棒”;出现错误时,应给予指导;思维受阻时,应善于启发诱导,如“你思维很敏捷,再想一想?能否说得更完美些。”“很好!你有动脑筋,下次再接再厉。”“大家起来帮助他。”等。促使学生获得成功,使之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产生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