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应急性护理

沙哈茹

内蒙古海拉尔区传染病医院精神科 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 021000

【摘 要】目的:探讨对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的应急性护理干预对患者健康的影响。方法:将264 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2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应急性护理,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症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的比较可以看出,观察组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应急性处理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达到99.2%,1 例意外死亡。对照组患者治愈率96.2%,临床死亡5 例。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应急性护理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临床死亡现象,值得临床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应急性护理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来势凶险,是发病快,变化快的一种疾病。该病容易造成失血性休克、循环衰竭,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十分严重的威胁[1]。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原因有多种,最重要的是饮食不当,同时,由于国内“酒桌文化”盛行,过量饮酒常有发生,使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笔者对应急性护理对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情况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先做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 年1 月~2014 年1 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64 例,其中男136 例,年龄34~87 周岁,平均年龄54.5±21.5 岁;女128 例,年龄48~83 周岁,平均年龄52.5~18.5 岁;消化道溃疡出血93 例,消化系肿瘤出血19 例,肝硬化并发食道胃底静脉出血72 例,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62 例,胆道出血18 例;所有患者均不同程度的呕血或出现黑便。

1.2 方法

将此264 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2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应急性护理,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症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统计学处理

本实验数据采用spss16.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 或P=0.05 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如表1 所示,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的比较可以看出,观察组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应急性处理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达到99.2%,1 例意外死亡。对照组患者治愈率96.2%,临床死亡5 例。

3 讨论

针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处理原则,是迅速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止血和根治病因,以防再次出血,我们在患者入院开始,即制订应急性护理计划。如:

(1)严密观察并定期记录患者生命体征 。

(2)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方便随时补液、补药和输血。

(3)加强上消化道护理,促进止血。

(4)促进止血,使用血管收缩剂。

由于老年人胃勤膜呈退行性变,常伴有心功能下降,如同时伴有心脑血管疾病,则合并症、死亡率增加,应引起临床重视。研究显示,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护、及时给药,对患者的心理、饮食进行正确护理指导,在治疗过程中的十分重要[3]。从本文的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应急性处理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达到99.2%,1 例意外死亡。对照组患者治愈率96.2%,临床死亡5 例。实践证明,采用应急性护理,能够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死亡率,这种方法行之有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处理的重点是早期识别再出血及高危因素,护理人员做好对患者的监护工作,迅速补充血容量及抗休克治疗[4]。临床工作中,只要做好应急性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做出正确判断,细致观察,有效止血,尽早判别是否再出血,快速准确建立有效静脉通道,给予患者悉心护理,积极配合医生抢救和治疗,可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治愈率和疗效,降低病死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刘飞岚, 聂红英, 袁三云, 胡理, 刘海霞.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策略探讨[J]. 中国医药导报,2011,8(10):120-121.

[2] 林莉.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71 例患者急诊胃镜下止血治疗的护理[J].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3):2048-2049.

[3] 龚俊, 冯滢, 吴晓贞, 胡艳凤. 限制性液体复苏及综合护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致失血性休克中的临床运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4):24-26.

[4] 李美琦, 曾晖, 邹龙珍, 梁桂香, 王小花, 程小萍. 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 现代临床护理,2011,10(06):34-36.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