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晨
吉林省人民医院急诊外科,吉林长春 130000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小切口切除术治疗单纯性甲状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132例甲状腺瘤患者,分别采用改良小切口切除术与传统切除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并发症比较中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达94.7%,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达71.1%。术后1、3、6个月进行随访,观察组患者均恢复良好,无声音嘶哑、吞咽不良、切口粘连、颈前区疼痛等反应,无复发。结论 改良小切口切除术是治疗甲状腺瘤的理想术式,具有很大的治疗前景,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改良小切口;传统切除术;单纯性甲状腺瘤;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3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3(b)-0101-02
甲状腺瘤是临床常见的由甲状腺滤泡病变引起的一种良性肿瘤。有学者认为[1],其发生与慢性促甲状腺激素刺激密切相关,其发病率接近甲状腺肿瘤总发病的70%~80%。在大多数情况下,瘤体的包膜相对完整,周围边界清晰,也不存在脉管浸润的现象,临床上大多认为其属于单克隆性肿瘤的一种。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瘤的有效方式。但由于甲状腺解剖位置复杂,其下动脉与喉返神经毗邻紧密,术中容易损伤喉返神经、气管与颈部大血管,再加上颈部皮肤的长期暴露,传统手术方法导致术后切口瘢痕过长,严重影响患者颈部美观。近年来,临床大量报道了改良小切口手术在甲状腺瘤治疗中的优势[2]。为探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32例甲状腺瘤患者,分别采用改良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与传统甲状腺瘤切除术治疗,并对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0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132例甲状腺瘤患者,男69例,女63例,年龄34~67岁,平均(45.7±3.2)岁,病程3个月~4年,所有患者均经B超检查并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单纯性甲状腺瘤。其中单侧腺瘤103例,双侧腺瘤29例;大多数患者无自觉症状,24例发现颈部肿块,11例有明显咽部异物感,均无声音嘶哑或呼吸困难等表现。甲状腺检查:甲状腺肿块表面光滑,可随吞咽动作上下活动,颈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血T3、T4、TSH及肝肾功能无异常。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采用改良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对照组62例,采用传统甲状腺瘤切除术,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症状、检查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手术方法
观察组:采用局部颈丛强化麻醉,在患侧甲状腺表面锁骨上方沿皮肤横纹做2~4cm长度的弧形小切口,依次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将颈前静脉浅层与颈阔肌深面之间的间隙逐层切开,向切口上、下方游离皮瓣至手术合适范围,明确甲状腺瘤的部位、大小及性质。用拉钩向左右两侧充分拉开甲状腺前肌群,避免切断肌群,切开甲状腺组织达腺瘤表面,用弯血管钳或手指沿腺瘤周围作钝性分离直至蒂部,将腺瘤从周围的甲状腺组织中剥出,将蒂部钳夹、切断后结扎,完整切除腺瘤,送检。在剥离过程注意应用钳夹止血,仔细检查创面后,取无创缝合线缝合切口与皮肤,术后加压包扎颈部切口。常规给予抗生素治疗。
对照组:采用颈丛阻滞麻醉或局部麻醉,取仰卧位,固定头部,充分显露颈部,于胸骨切迹上2横指沿皮纹横行作一切口,切口的两端应延至胸锁乳突肌的外缘,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分离颈阔肌后的疏松组织、颈前肌群与胸锁乳突肌以及在假包膜与甲状腺之间分离甲状腺腺体,扩大甲状腺暴露,明确腺瘤部位、数目、性质,切开表面甲状腺组织至腺瘤表面,用弯血管钳沿腺瘤周围作钝性分离至蒂部,剥出腺瘤,送检。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并发症的比较
见表1。
经统计,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并发症比较中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达94.7%,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达71.1%。
2.2 术后随访
于术后1、3、6个月进行随访,观察组患者均恢复良好,无声音嘶哑、吞咽不良、切口粘连、颈前区疼痛等反应,无1例复发;对照组出现切口粘连3例,颈前区疼痛8例,吞咽不良2例,复发4例。观察组随访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甲状腺瘤是颈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早期实施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瘤的主要方式,但由于甲状腺解剖位置特殊,紧邻气管和食管,后方又紧贴迷走神经和甲状旁腺,再加上其本身血供丰富,容易引起严重不良反应与并发症。据有关文献报道[3],因甲状腺手术损伤喉返神经的发生率为1.7%。因此,在实施手术时既要切除病变瘤体,又要保留健康的甲状腺组织,以免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与不必要的并发症。
目前,随着人们对容貌美观越来越重视,传统的甲状腺瘤切除术因术后疤痕大、并发症多对患者造成很大忧虑。国内外许多专家都开展了利用微创手术切除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探索[4],Bellantone[5]等采用腔镜辅助下在颈部做小切口行甲状腺叶切除术获得成功,国内也有许多报道[6]在颈前做2 cm小切口,借助外牵吊技术建立无气工作腔室,以高频超声刀剪作为主操作器械的成功病例。改良小切口切除术作为切除甲状腺瘤微创手术的一种方式,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无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为患者所接受。改良小切口实施时要求与颈部皮纹相一致,尽量减少对颈部组织的损伤,从而保持颈部原有生理功能,达到较好的美容效果。
在实施改良小切口切除手术时应注意尽量暴露良好术野,充分显露甲状腺峡部及腺叶下极,术中不对颈前肌群进行横断操作,以免引起颈部皮下、皮肤、颈前肌以及甲状腺等各层次之间发生粘连,影响颈部肌肉活动,可通过颈白线直接达到甲状腺,以减少对机体的损伤。切除腺瘤时应从峡部开始,由内向外将腺体切除,游离腺体时仅需要阻断腺体的上、下极血运就可以[7];仅切除峡部起两侧的腺体,保留腺叶背面的腺体组织,从而有效避免切除腺体背面隐藏的甲状旁腺,引起患者损伤,也避免了因腺体过大压迫气管而造成术中呼吸困难或过分刺激气管产生喉痉挛的发生。在本组资料中,改良小切口切除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等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P<0.05),患者满意度达94.7%。而且术后随访均恢复良好,无声音嘶哑、吞咽不良、切口粘连、颈前区疼痛等反应,无复发。
综上所述,改良小切口切除术具有安全系数高、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切口长度小、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有效避免了传统切除手术损伤甲状旁腺、喉返神经的发生,是治疗甲状腺瘤的理想术式,具有很大的治疗前景,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徐松俊.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腺瘤的临床体会[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4):287.
[2] 朱文胜.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18):89-90.
[3] 王献华,李正起.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16.220-221.
[4] 眭正辉,汤茜.改良小切口手术在甲状腺瘤的临床治疗分析[J].医药前沿,2012(13):209-210.
[5] Steurer M. Advantages of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identification inthyroidectomy and parathyroidectomy and the importance of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laryngoscopoc examination in more than 1000 nerves at risk[J].Laryngoscope,2002(112):124-133.
[6] 杨国保,王洪华,戴存才.改良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60例效果分析[J].交通医学,2012(5):72-73,75.
[7] 姚京,刘飞德,戎世捧,等.颈前小切口入路与改良Miccoli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临床研究[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3(4):80-84.
(收稿日期:201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