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经济体制改革视阈下的教育产业化改革

刘菁

摘要: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教育产业化改革深受“市场化”理念的误导,俨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引发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甚至是批判。本文就教育产业化改革,从底层视域谈及它的内容,并就如何完善教育改革提出几点思考。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教育产业化;成效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重点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始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经济体制改革。其基本目标是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所有制方面,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在分配方面,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经济体制改革的范围很广,其重点改革内容包括关于农村改革、关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关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及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等。

经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然而改革过分强调市场的作用使得在我国正确选择了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进程中,一种泛市场化的思潮也随之而起。所谓泛市场化,就是把市场关系引入到不应当引入的领域,具有很强的迷惑性。教育产业化亦即教育市场化就是其中一种流布甚广的理论误导。无论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家,只要是改革,就必然会涉及利益相关者,而改革的成败就在于最终的受益者多还是受害者多。这是评价一场改革是否具有历史意义的最为客观的标准。而这场关系底层百姓切身利益的教育改革取得的成果到底有多大,或者说在90年代至今的老百姓眼中,教育产业化改革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这需要我们用底层百姓的眼光去看待,去给予最客观的评价。

二、教育产业化改革的提出及内容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必须切实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一个时代的教育发展必须要符合这个时代的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教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改革,力求能够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我国教育也在不断发展着,这一历史重要时期的教育经历了多次改革,从70年代末的恢复高考制度,到80年代的普及小学教育,再到80年代后期取消大学生毕业包分配的制度,开始实行自主招生。再接着是90年代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基础教育领域开始提出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自此,一种泛市场化的教育改革开始了。

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该文件中明确将教育事业列为我国将重点发展的第三产业之一,“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主要是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科学研究事业、教育事业和公用事业等。”该决定中明确表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主要应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不能过多依赖国家投资。”这样,教育事业就自然而然地被纳入第三产业着重发展,一场教育产业化的改革拉开了帷幕。

1999年,朱镕基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发表讲话,讲话中谈到“加快发展教育,既可以减缓升学压力,为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环境,满足广大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需求,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又可以扩大教育消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持续增长,还可以减缓目前的就业压力”。在这种理念下进行的教育改革,或许其初衷是好的,是想要普及教育,提高全民素质,但在现实社会中,它并没有取得原定的成效。有些教育产业化论者主张把教育推向市场,用经济规律去支配教育的发展,他们鼓吹用办企业的方法办学校,怂恿或鼓动学校追求利润以求生存和发展。虽然教育主管部门从未提出教育产业化,但这种观念已然在事实上或多或少地成为某些地方推进教育改革的理论指导和政策取向。这种状况对教育造成的负面影响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显现。

三、底层视阈中的教育产业化改革

这场声势浩大的教育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我国普通老百姓及中国受教育者心中,或许这场改革并非那么完美。

首先,教育是一种重要的公共产品,所谓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它是能为绝大多数人共同消费或享用的产品或服务,其特点是一些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它的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同时某些人对这一产品的利用,不会排斥另一些人对它的利用,具有非排他性。而此类公共产品一般由政府或社会团体提供。所以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要靠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一旦将教育引入市场,由私人掌握教育资源,这必然会损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到那时市场竞争下的学校会出现乱收学费的现象,使得少数有钱人才能有学上,而支付不起学费的则无法接受教育。这就与教育本来的初衷相违背,同时也与教育公平的原则相违背。

其次,一些地方政府以教育产业化为理论武器,认为现代教育靠的是学费,而不是政府投入,便大大缩小教育投入甚至是不投入。而教育资金一旦匮乏,学校设备如何更新换代,学校如何引进高端知识人才,学校又凭借什么去招生。总之,教育产业化的错误理论明显减缓了政府对教育投入的增加,严重制约了教育的健康发展,使得教育的未来道路一片渺茫。

第三,教育产业化理论指导下的学校成了盈利的商店,教育也丧失了它的公平性。学校不再注重人才的培养、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科研水平的增强等,而是片面追求利益创收。在受到教育产业化思潮影响严重的一些地方和学校,教育价值失衡,教育行为失措,学校功能变异,学术精神沦丧。这是对教育的根本性伤害。教育产业化引发的上述后果,虽然不是当今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流,但如果任其滋生蔓延下去,必然会严重影响“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会严重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也会严重影响教育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的实现。

四、完善教育改革的举措

教育无论经受怎样的改革,它仍然是国家和政府提供的全民享受的公共产品。教育改革不能完全市场化,为了取得最大成效,改革必须把握好方向,注意改革措施的完善。

1.随着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各种民办学校也相继建立

私立学校是允许存在的,它和公办学校一样,都是社会公益性教育机构,都具有相同的教育功能,都要贯彻我国教育法规定的“教育不得以盈利为目的”。一些地方和政府不能完全指望私立学校来承担当地的教育重压,更不要拿教育产业化的错误理论当幌子,企图摆脱教育支出的责任。政府对于两类学校必须要给予足够的经费支持。所以,对教育的改革首先就是要明确教育公共产品的属性,确保政府每年对教育的经费支持要能够保证学校教学设备的更新,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不是依靠收取高额的学费来维持学校的运转。

2.教育改革要注重教学理念的转换,要意识到学生是教育实践的主体

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是持续、主动地自我学习,自己亲自实践。因而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应该把自己的职责定位在:安排适当的学习环境,引起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持续性地自我学习,使他们在教师提供的学习机会中,自己去发现、研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评价要改变原来那种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授课技巧等方面的倾向,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收获,从而使课堂教学更科学更高效。

3.教育改革还应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学校重视学生文化课学习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人文方面的进步,可以给学生增设一些社会实践课,文娱课程,体育课程等。从各个方面对学生授课,让学生在学习好文化课的同时还能身心愉悦,陶冶情操,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更好。

总之,教育产业化的提出或许是有它的一套正确的理论和操作方法,但在现实社会中,确实存在一些地方政府并没有真正领会到教育产业化的本质,在现实中套用这一改革理念做出了一些背离民愿的事情。无论如何,在倡导全民教育的今天,教育仍旧是由政府提供的一项公共产品及服务,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发[1992] 5号,1992-6-16.

[2]朱镕基.朱镕基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发表讲话.人民日报,1999-6-21.

[3]张光兴,马勇.教育产业与教育产业化论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4]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发展观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