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简析邓小平文化软实力思想

侯文莉1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 四川成都 610072

[摘要]邓小平理论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软实力思想,它具体体现在通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统一思想,提升战斗力;通过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凝聚党心、民心;通过两个文明建设,提升综合国力;通过四有新人建设,提升民族整体素质;通过党风建设,纯洁队伍,从而带动与端正社会风气,通过加强党的建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统一的领导核心。这些思想都是从精神文化层面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中存在的规律性、战略性问题。因而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与战略意义,是当前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邓小平;文化软实力;解放思想;精神文明

文化软实力概念包含这样的主张,即认为相较于经济、科技、军事等有形力量、硬性力量,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柔性的力量;对内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功能,对外具有提升综合国力的功能。在我党历史上,重视文化、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是一以贯之的传统,虽然那时还没有文化软实力这个提法,但是蕴含文化软实力思想的主张却不胜枚举,例如,关于理想信念、思想道德、组织纪律、精神文明、作风形象等的主张,都可以纳入文化软实力的范畴,是当代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源头活水。值得深入挖掘和探索。本文拟就对邓小平文化软实力思想进行尝试性探讨。

1、邓小平文化软实力的思想体现在他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主张中

上个世纪70年代,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根本转折期,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荡,国家百业待兴,人们的思想处在僵化和半僵化的状态。在这一历史转折关头,邓小平同志领导和支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邓小平深刻地意识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邓小平同志以极大的政治勇气提出“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的论断。指出: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使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实现四个现代化上来,使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提高斗志、增强信心、加强团结,在新的长征中,不断取得新的胜利。解放思想是一场深刻地思想革命,通过这场极具战略意义的思想解放运动,实现了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从长期僵化的牢笼中解放出来,重新回到实事求是的轨道上。由此,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才有了正确的思想方针与指引。

2、邓小平文化软实力的思想体现在他关于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中

邓小平曾经谈到:“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在总结中国革命胜利的精神动力时,邓小平谈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或者不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国革命就搞不成功,中国现在还会是四分五裂,没有独立,也没有统一。在谈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时,邓小平深刻指出;“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邓小平矢志不移地精神追求。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邓小平始终有坚定地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可以说,坚定地理想信念是邓小平领导中国改革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动力与精神支柱。

3、邓小平文化软实力的思想体现在他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张中

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明确地指出,我们不但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他说:“从延安到新中国,除了靠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外,不是靠这些宝贵的革命精神吸引全国人民和外国友好人士吗?没有这种精神文明,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再次强调:“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总体事业的成败,因此,要防止重物质文明建设,轻视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倾向,对于这一倾向和问题,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离开了精神文明建设,或“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所必须的文化条件、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和社会环境,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越是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越是物质财富日益丰富,越要加强精神文明,以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协调发展。

4、邓小平文化软实力的思想体现在他关于培育“四有”新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主张中

1987年2月18日邓小平在会见加蓬总统时说::我们提出要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四有”就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主张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全体公民的社会主义政治理想、道德情操、科学文化、民主法制素养全面发展的要求,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前提和基础。1987年3月3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再次对“四有”进行了阐述,指出:我们历来提倡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其中最重要的是有理想有纪律,针对当时出现的“一切向钱看”等消极现象。邓小平反复强调了理想和纪律的重要性。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组织起来就有力量。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想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邓小平“四有”新人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创造性见解。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实际的重要主张。

5、邓小平文化软实力的思想体现在他关于整顿党风与加强党的领导的主张中

1983年十月十二日,邓小平在《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中,针对党内思想不纯、作风不纯,组织不纯的现象,提出必须整顿党的作风。要通过整党,加强党的建设,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1986年,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的讲话》中,针对经济犯罪案件、在国外严重丧失国格人格的事件,提出了必须狠狠抓精神文明建设。抓党风、社会风气好转。并尖锐地指出在经济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要抓风气建设,“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关于加强党的领导,邓小平针对当时存在的思想混乱,以及迷信资本主义社会的所谓民主的现象。指出中国一向被称为一盘散沙,但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四分五裂、各霸一方的局面就结束了,全国有了团结的核心力量,因此“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谁来组织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谁来组织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回顾与总结邓小平文化软实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与启示作用。在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历程中,尽管各阶段的历史任务各有不同,主题思想不断转换提升——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到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到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些层层推进的建设主张反映出我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

同时,在这些不同时期建设主张中又蕴含着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立场、态度和思想——通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统一思想,提升战斗力;通过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凝聚党心、民心;通过两个文明建设,提升综合国力;通过四有新人建设,提升民族整体素质;通过党风建设,纯洁队伍,从而带动与端正社会风气,通过加强党的建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统一的领导核心——都是从精神文化层面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中存在的规律性、战略性问题,因而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与战略意义,是当前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和智慧支持。值得深入探讨与实践。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1994,人民出版社第141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1993,人民出版社第137页.

[3]同上第63页.

[4]同上第144页.

[5]《邓小平文选》第2卷1994,人民出版社第367页.

[6]同上第208页.

[7]《邓小平文选》第3卷,1993,人民出版社第144页.

[8]《邓小平文选》第2卷1994,人民出版社第170页.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