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探析

关雯文 鲁宇红 黄洋

摘要:本文从世界高等教育潮流,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国家建立、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及应用型本科院校自身发展等方面分析了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认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理论是本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基础,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材资源、教学方式方法以及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本次改革的基本思路。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经济转型升级;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1]。目前,江苏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种类、层次和数量均呈现出多元的趋势。另一方面,省内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与区域经济社会融为一体,关注毕业生对地方产业价值的贡献,与区域经济发展“合拍共振”,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一、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人

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分析从世界高等教育潮流,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国家建立、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及应用型本科院校自身发展看,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应然之举。

1.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顺应世界高等教育潮流的必然趋势

高等教育是时代环境的产物,随着时代的进步,高等教育与经济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呈现双向互动关系。人才培养是经济发展与转型的动力和支点,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各国经济发展先后进入了创新要素驱动阶段,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迫使人才培养结构做出相应调整。

近年,金融危机暴露了深层次经济结构性问题,最突出的就是产业空心化。美欧各国意识到发展实体经济的必要性,把向实体经济回归、实施“再工业化”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2]。国家竞争力的增强需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而实体经济的发展与教育能否培养相适应的人才密切相关。国际金融危机预示了新的世界经济转型窗口的打开,这也给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江苏作为教育大省,顺应世界高等教育潮流,大力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经济发展由“人口红利”向“技术红利”的转化提供支持,是本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肩负的历史使命。

2.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

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一个勇于先行、敢于创新的经济强省,江苏早在2010年就提出了“创新驱动”战略,并把它作为“六大战略”的核心战略全力加以推进。虽然江苏经济发展从全国范围看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但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也先人一步,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十分严峻。

历经30 多年高速增长,江苏支撑经济发展的要素已经发生变化,目前到了只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阶段。作为教育强省,大幅度提高劳动者素质,激发人才红利是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坚定不移地为区域、行业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应用技术人才,更是江苏省地市级应用型本科院校义不容辞的使命。

3.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建立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迫切需要

从诸多教育形式看,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教育类型,发展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更是当前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亮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是要完成教育体系的结构性、战略性调整,使教育规模、结构、层次和质量全方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现教育体系的根本性变革。

2012年以来,江苏省抓住国家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契机,组织开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以学制贯通为突破、以课程衔接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不断探索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新模式新机制。截止到2014年3月,全省共有13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参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试点专业达59个,培养规模达7000余人。

然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指明,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轻技能、轻应用的观念,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模糊、缺乏个性,专业特色不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等问题。可以说,江苏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尚待建立,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尚未形成。

4.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科学定位与特色发展的内在需求

截止到2013年10月10日,江苏省全省共有普通高校131所,其中本科院校49所(部委属10所,省属30所,市属5所,民办2所、中外合作2所),高职高专学校82所(省属38所,市属20所,民办23所、中外合作1 所),另有独立学院25 所[3]。其中,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共37所,其名单和所在地区如表一:

江苏是教育大省,虽然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有37所之多,然而从区域布局看,不平衡性较为明显,仅南京一市就集中了18所院校,达到总数的48.6%,苏南地区的院校数量要明显多于苏中和苏北地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布局状况与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耦合性,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引起的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需引起政府的重视。

从应用型本科院校自身来看,转型已经提到了每所大学的议事日程,特别是教育资源并不占优势的苏中、苏北地区高校,转型的要求就更加迫切。面临老牌传统高校生源、资源竞争的“挤压”,要想脱颖而出,学校必须挖掘自身优势,凝炼特色,在整个江苏省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进行准确的定位,解决好自身矛盾。

目前,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总体方向已然确定,但定位的具体指向还不够清晰,鲜明的特色尚未形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关键之举,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作,也是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需引起高度重视。

二、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基础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理论是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基础。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教育学基础——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也是教育的目的和根本价值取向,这一理论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基础论意义。马克思认为“: 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4]。”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人的能力、个性的全面发展,也是人的社会关系、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教育是以影响人的发展为直接目的的活动,“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5]。”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本次改革的主要目标,但这一目标确立的同时,必须避免滑向另一个极端——规模化、标准化和程序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非“制器”,这是改革的认识前提,留给学生更多选择和创造的空间,在关注人的技能、技术水平提高的同时,应注重个人内在整体性的提升和人的价值、尊严的充分彰显。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心理学基础——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教授1983 年首次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人至少有七种与生俱来的智能:文字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自省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后来,加德纳又补充了三种智能:自然学家智能、生存智能和道德智能。多元智能理论属于认知心理学的范畴,价值中立是它的重要特点[6]。以这一理论来关照个体智力差异,没有哪种智能更优越,有的只是个体差异以及社会需求不同而已。

该理论对当前的改革具有应用价值。中国的教育一向以训练个体的言语—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为任务,其他智能的发展一直被忽视,由于学校历来设置的考察科目基本是与这两种智能有关的,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优秀的学生被视为“好”学生,其他学生便理所当然被视为“笨”学生,这一做法打击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从生源看,应用型本科院校接收的不是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特别突出的学生,但这正赋予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凝重使命——努力挖掘每个学生其他方面的潜在智能,激发其高度的职业自信。他们与研究型院校的学生是同一层次的人才,只是智能的结构类型不同,没有智力的高低贵贱之分。数学家、化学家是专家,工程师、高级技师同样也是专家。应根据人的智能结构和智能类型,采取适合的培养模式,来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

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经济学、政治学基础——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区域创新体系概念由库克教授于1992年提出,他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由在地理上分工协作与相互关联的企业、生产研究机构、高校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系统,该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今天,区域创新体系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核心内涵是地方政府为取得竞争优势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有效调控、推动、扶持与激励。区域创新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不仅是一个经济命题,更是一个事关全局意义的重大政治命题。

人是创新活动中最重要的微观行为主体,区域创新体系的成熟离不开围绕本区域主导产业长期、持续的人才培养供给。

区域创新体系能够激发体系内各创新要素的积极性而使整个系统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大的发展活力。在和区域政府、企业的互动中,地方高校能够深入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合理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使人才的培养符合当地产业要求,从而降低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与选择性失业水平。

三、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路径探析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材资源、教学方式方法以及质量评价体系等多维度高度集成的有机系统,对每个维度逐一破解,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

1.树立面向应用、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培养理念,根据区域产业特征及自身办学优势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目前,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上,我国大部分院校已基本达成了共识:即以“应用”为主导,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培养现代技术的应用者、实施者和实现者[7]。这一共识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与普通本科人才培养区别开来,体现了高等教育错位发展的思想,也展示了该类型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较为明晰的改革思路。

随着创新发展战略在各省的深入推进,特别是江苏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省内各区域对人才的需要也呈现出多类化、多样化的特征,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还需要更加具体鲜明,培养标准和规格需要进一步细化。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发展并不均衡,发展战略也有一定差异:苏南转型发展、苏中融合发展特色发展、苏北在“四化”同步中振兴发展和打造沿海经济升级版。因此,根据当地产业特征及自身办学优势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应成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前提。

这里特别强调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培养理念的全程融入。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根本旨归。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8]。警惕人才培养目的的异化,防止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挤压和宰制,留给学生更多的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思考空间以及平等对话的软环境,让学生获得独立思考、创新的能力是本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2.依托地方产业优势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课程设置,加大应用技术类课程比例,注意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的全方位融入培养、输送的人才对本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切性,是衡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败的关键指标。学校应结合自身优势,培育当地发展迫切需要的专业与课程,为该区域的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供给。比如苏北地区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以农业为其基本的增长极并协调发展第二、三产业是其主要特色,因连云港、盐城地区是江苏沿海开发和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主要承担者,可以重点发展农、林、海洋交通、旅游观光、海洋养殖等专业;苏中地区需在继续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的同时,加快接受苏南产业转移步伐,该地区的院校可以重点发展建筑、机械、化工、纺织、建材等专业;苏南地区经济发展基础好,是本次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力,该地区高校可以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金融、信息科技服务等专业。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活动的载体。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认为,课程所扮演的角色不仅是社会现状的反映,更深层的含义是促进个体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的参与[9]。本次改革应优化理论类课程,加强理论实践融合课程,加大应用技术类课程比例,强化校企合作课程的开发。

我国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这一课程开设本身即是高校主动顺应时代潮流做出的一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调整。有学者认为: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贯穿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整体和全局并以此为载体,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人才培养相协调相统一,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来进行[10]。应注意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全方位融入,以实现学生的自我认知与学业规划、职业认知与生涯规划的有机统一。

3.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实施弹性学制,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应用型本科培养人才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更注重技术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自主学习、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及后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真正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从“为什么”到“怎么做”的转变,是教学方式改革的核心。要把实践教学贯穿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增加师生的互动,鼓励参与式教学、案例教学、研究式教学、项目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尝试。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建设好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实验实习实训中心。此外,还需加强“双师”队伍建设,提高实验、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水平。

鼓励学生个性发展,需实施弹性学制。多元智能理论证明了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性,个性能力的基本特质是主观创造性,人的探索欲、求知欲充分调动的前提是人的个性发展。“应用型人才并非只‘应用’知识和理论,而不进行研究。恰恰相反,应用型人才不仅在知识的应用方面发挥作用,而且在理论的创新方面常常给人们以启发,特别是应用型人才所开展的应用性研究,具有广泛的意义与作用[11] 。”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应用型人才的核心特质。要根据学科特点和个体学习的不同需要,在具体教学中实施弹性化安排,给予学生更多自由生长的空间,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技术、实践能力的同时形成独特的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4.发挥地方政府引导作用,强化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形成地方政府引导、行业指导、校企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区域创新体系形成的关键是大学、政府及企业合作关系的建构。亨利·埃兹科维兹以“三螺旋”理论描述了大学、政府和企业三者良性互动的关系:在官产学研深度合作过程中,大学、企业、政府这三方合作主体在保留自己原有作用和独特身份的同时,每一方都获得并表现出另外两方的一些能力,由此实现了各自效应的最大化,并形成持续的创新流[12]。大学、政府和企业合作共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实现多方共赢的有效途径。大学实现了专业学科与岗位技能的对接,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长期困扰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当地企业获得了技术创新所必需的人力资源;地方政府则通过促进创新要素的有效配置增强了区域竞争力。因此,必须促成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企业和社会机构为支撑,以产业升级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多方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

5.发挥评价导向功能,建立健全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和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体系,助推培养模式改革评价反馈体系是高校与社会互动协作的动态运行体系,其建构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学者认为,高校毕业生社会评价反馈机制是一个闭合的回路动态系统,运行过程如下: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制定科学合理的毕业生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在毕业生毕业后进行质量追踪调查,根据追踪调查数据,分析出毕业生社会评价的一般性结果,对社会评价的结果进行教学归因分析,针对原因分析进行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13]。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的贯彻与实践,归根结底要接受市场检验,只有把评价权交给市场,通过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和第三方机构的综合评价,才能了解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状况,才能了解学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矫正。因此,必须尽快建立健全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和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体系,各地区高校应根据情况采取多元的评价方法,努力确保这一“闭合的回路动态系统”良性运转,使其真正成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助推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魏所康.培养模式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22.

[2]周文夫,彭建强.中国经济转型及其与世界经济的相互影响[J].河北学刊,2012(5):123-127.

[3]http://www.ec.js.edu.cn/art/2013/10/10/art_4560_55516.html.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9.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40.

[6]Rosa EM,Kramer,Association between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the intimamedia thicke?ness 2003,80.

[7]王青林.关于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3(6):20-23.

[8]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4.

[9]奥恩斯坦,等.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52.

[10]朱炎军,李爽.高校人才培养框架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标——兼论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设置[J].教育发展研究,2012(13-14):109-114.

[11]潘懋元,石慧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历史探源[J].江苏高教,2009(1):7-10.

[12]Henry Etzkowitz, Magnus Klofsten. The inno?vating region: toward a theory of knowledgebasedregional development [J]. Research anddevelopment, 2005, 35(3): 243- 255.

[13]徐喆,汤蓓蓓.毕业生社会评价反馈机制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人才,2012(4):241-242.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重点课题: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政策研究(苏教法[2014]5号)]( 作者单位:金陵科技学院)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