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视域下的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新探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素质教育; 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6)-01-0054-03
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基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深刻性,也基于校园文化与大学生的密切关系,高校在积极推动各项改革以更好适应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和培养要求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校园文化对创新素质教育和培养的影响和作用,努力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和培养的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坚持把德育功能放在校园文化建设要求的首位
胡锦涛同志在2010年7月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 ,在教育工作中,“最集中体现就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1]德育在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是导向作用,包括价值导向、目标导向和行为导向。即引导学生将创新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树立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而不断创新的思想,使创新素质教育和培养的目标与大学生的总体综合素质培养目标相一致。二是对创新动机的激发作用。创新动机不足,即使有高水平的专业领域能力和创造技能,也难以取得高水平的创造成果。德育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深刻认识创新的社会历史意义,正确认识自我价值,破除创造神秘感,克服自卑感,树立创新的自信心,激活创新需要,唤醒创新意识,激发创新动机。三是对创新人格的塑造作用。创新性人格的核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以及由此产生的科学态度、是非观念、意志品质。通过有效的德育工作,培养和发展优秀的创新人格,创新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取得成功。四是对创新思维的启发作用。科学方法论是科学创新思维的基础。德育既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能培养学生唯物辨证的哲学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是提高他们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灵活性的重要途径。
把德育功能放在校园文化建设首位,最根本的就是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和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在创新素质教育和培养中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首先,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只有确立科学的世界观,才能确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是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其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能帮助大学生正确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再次,马克思主义是为劳动人民服务的科学理论。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可以从中学习、体会思想巨匠们把自己与普通劳动者紧密相连的高尚情操,有助于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群众观,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第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邓小平曾指出,要有远大的理
想,才能永远保持前进的勇气和方向,“我们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2](1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我国现阶段最具包容性和广泛性、最有感召力和亲和力,因而最能被人们所接受的理想。大学生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立志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作贡献,将不仅获得培养、锻炼创新素质的强大内驱力,而且能够保证创新能力及作用的正确发挥。
第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是中华民族不竭创造力和蓬勃生命力的源泉。这种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正是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这种不竭创造的精神源泉,正是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所迫切需要的。只有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我们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才能够充分迸发。
第四,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由于多种复杂因素影响,在我国某些社会生活领域和某些人群中,滋生滋长了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把腐朽当神奇、把庸俗当高尚、把谬误当真理等形形色色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和道德要求相背离的现象。如果不能抵制这些“负能量”的冲击,不要说创新创业,就是做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都有困难。像现在那些制假、造假、贩假的人,能说他们没有创新能力吗?但能说这样的创新是我们所需要的吗?只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首先懂得“如何做人”,才能更进一步懂得“如何做事”。
二、在批判与继承中推进传统文化现代化
高等学校是一个高层次的文化机构和组织,保存、维护、传播人文精神,是高校的本质内涵之一;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高校责无旁贷。因此,校园文化建设根植于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担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不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文化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
但是,在充分肯定和大力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优秀一面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传统文化中陈旧、过时、落后乃致消极、腐朽的一面。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在谈到中国的创新、创业问题时说道:中国传统文化给人印象是强调结果,强调成功,不容忍失败。失败被认为是不光彩的,甚至是耻辱。所以,这种文化不支持创业和创新。事实上,对于创业,要保持平常心,要容许失败。失败了,就继续努力,继续尝试。这才是健康的创业文化。[3]这无疑是很有见地的看法。就对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和培养的影响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中确实有很多因素非常不利。比如“官本位”意识。在老百姓的视角,总喜欢揣度官员、官家、官府、官方的一举一动,唯“官”的马首是瞻,以“官”之言为言,以“官”之行为行。这种对“官” 不敢越雷池半步、对“权威”顶礼膜拜的文化心理,只会产生“溜须拍马”之辈,绝无可能造就独立创新之才。再如“知足常乐”观念。在长期的农耕社会里,民众靠天吃饭,导致老百姓生活要求极低,很容易获得满足。于是,“知足常乐”几乎成为中国人的至理名言。然而,我们极有必要辩证地看待这种观念:对那些“欲壑难填”的人,对那些生活并不落魄却成天唉声叹气、怨天尤人的人,奉劝他们一句“知足常乐”,实属应该;但是,如果对那些希望在工作上“百尺竿头再进一步”的有心人,也无例外地以“知足常乐”相劝,那就完全是“好心做坏事”。至于把“知足常乐”当作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颓废萎靡、倦怠慵懒的借口,那就更是贻害无穷。再有其他如 “中庸之道”主张、“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思想、“好面子”心态等等。诸如此类扎根于中国社会的许许多多观念,就像一张无形巨网,在有意无意中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对大学生创新力的培养和生长造成极大消极影响和重大的障碍。
所以,如何、能不能在批判与继承中改造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我们实施创新素质教育、建设创新型国家道路上必须面对并且必须解决的问题。作为社会发展的引领者,高校在建设和发展校园文化过程中,既要警惕和防止那种否定传统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又要警惕和防止那种借弘扬传统文化之名,搞国粹主义甚至复古主义的倾向;既要从传统文化中吸取丰厚的营养,又要在传统文化中融入冒险、竞争、自主、平等、民主、宽容等新的现代文化元素。这样,植根于并融合了传统文化的校园文化才能保持与时代进步的要求相一致,与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要求相一致,为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提供强劲推动力。
三、抵制社会转型期不良社会文化心理的侵蚀
开放的学校,开放的大学生,是现代大学的基本特征。因此,社会的大环境无时无刻不对校园产生影响。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急剧转型时期,人们因此感到许多新的不适应,因而容易产生一些不良的社会文化心理。这些不良社会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是非常负面的,对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也是非常负面的。
就当下而言,人们感触较深的不良社会文化心理,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易情绪化的充满暴戾气息的文化心理。在社会急剧转型的情况下,以往的许多规则以及由此造成的秩序被打破,新的规则及其相应的秩序又还不完善甚至还是空白,社会在一定范围内处于某种失控状态。比如社会不公、贫富差距、假冒伪劣成灾、社会风气恶化、没有安全感,等等。一系列问题使人们既深恶痛绝,又无能为力、无所适从,在一片茫然无助中,感到失望、郁闷、无奈、焦虑、烦躁,心里总憋着一股火气想要发泄。于是,理性的思考少了,情绪化的言行多了。我们看到,现在有些人一遇什么挫折、打击就走极端;一言不合就动刀子;群体性事件的燃点越来越低而打砸烧的破坏性暴力倾向越来越大;网络空间也充斥着毫无底线的谩骂和人身攻击等。这些都是社会文化心理日益暴戾化的具体反映。缺失理性的暴戾性文化,与需要理性的创新性文化是完全背离的。
二是急功近利的文化心理。一方面,社会竞争激烈而残酷,人人都急切想找到“成功”的捷径;在信仰被淡化被鄙视,物质和金钱被推崇的社会环境下,个人主义、物质主义乃至拜金主义大行其道。另一方面,随着文化发展的产业化、市场化,不论是报刊、图书、电视等传统媒介,还是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都存在形形色色的“次文化”“负文化”“反文化”,比如娱乐性文化、快餐式文化、消遣性文化,还有人们常常指责的庸俗、低俗、恶俗的“三俗”文化。这些文化现象,极大催生和助长了人们的焦躁、浮躁心理,急功近利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重要文化特征。这种情况不仅大量存在于社会,也大量存在于向以“斯文”标榜的学校、文人当中:从教育以产业化的形式急剧扩张,到高校教育收费不断攀升;从学校办产业、开门面,到公开收取门票接纳游人入校参观;从校园周边喧嚣的小摊小贩,到校内随处可见的推销人员与促销广告;从学生的各类校园活动拉赞助、高消费,到学生社团组织内部及相互间的利益交换;从学术、学习中的心浮气躁,到学校激励措施中金钱奖励、物质刺激的力度、广度日胜一日,等等。堂堂的高等学府,如今也像“外面的世界”一般,充斥着对庸俗的妥协、对名利的追逐。物质主义、急功近利的文化影响,正是中国的论文数在世界排位靠前,但真正有创新性的成果却排名靠后的重要原因;也正是中国高校难出思想者、难出杰出人物的“钱学森之问”的深层次原因。
当前,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发展如火如荼。统计表明,全国已有民营文艺院团1万多家,混合所有制及民营广播影视制作经营企业5000多家,民营企业在印刷复制企业中比重占80%以上、在出版物发行企业中占70%以上;截止2013年4月,共有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69.8万家。[4]在这股文化产业发展势如破竹的洪流中,不管是暴戾性的文化心理,还是急功近利的文化心理,这些与创新素质培养反其道而行之的社会文化心理,在社会现实中也都呈现蔓延之势。如果我们对各种不良社会文化心理的泛滥熟视无睹、听之任之,它们将会把中国文化这座“大厦”掏空;如果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不筑起抵制这些不良社会文化侵蚀的坚固防线,任由它们长驱直入大行其道,那么,依附于文化之身的创新素质教育就不会有立足之地。
四、大力增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创新性文化元素
创新性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和能力有着最直接的影响。近些年来,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活动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创新性文化氛围在整个校园文化中显得越来越浓厚,比如从国家级到省级再到校级的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科技创新竞赛、“互联网+”创业大赛等,不仅推动的力度加强,而且种类也在增多,举办的频率也在提高。但是,与创新素质教育的迫切性、重要性和高标准要求相比,现今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不利于创新性文化的生成和成长。较为明显的,一是大量的校园文化活动,看起来热热闹闹,但都只是停留在“娱乐”层面,更多追求的只不过是“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放松” 同学们的紧张情绪。二是大量的科技创新创业活动与项目,不仅学生参与面有限从而降低了其影响和作用,更主要的是往往充斥着功利色彩,常常是以“有不有用”作为衡量和评判标准,而非视其创新性高低。三是对于“为什么上大学”、“大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等问题,讲得少或者不讲,而对于“怎样找工作”、“怎样做好职业规划”等问题,却讲得多讲得透,使得学生从入校开始就处于“如何就业”这样的巨大压力之下,“创新”教育变得可有可无。事实上,虽然大多数大学的办学理念都“高、大、上”,但实际中却是实用主义的,受控于“就业”指标和需求的实用、实利教育,贯穿了大学生教育的始终,渗透到大学生教育的方方面面。[5]凡此种种,固然不能说无用,甚至也不能说没有一点“创新”,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真正有意义、对学生有深刻影响的创新教育,绝非是一时一地的“做”与“不做”,而是要培养学生具备创新的“素养”,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品格、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等。这才是大学创新教育的核心与本义。否则,所谓创新素质教育,就很难取得实质性效果。
因此,进一步增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创新性文化元素,是当前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整体水平,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的必然要求。一是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解决好上述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就给学生灌输创新理念;改革各类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的评价机制,扩大学生参与面;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更注重创新教育的融入,增加以创新素质教育为主题的活动。二是大力增强校园学术氛围。多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名人讲座,扩大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建立健全对老师带动学生、学生参与老师科研,师生联合开展学术研究具有强大督促、激励作用的体制机制。三是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加强创新素质教育课程比例。把培养和提高以创新素质为依托的学生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开展以人类文明、社会哲学、音乐美术、语言文学和基础科学作为重点大纲的通识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自主学习、创新精神和沟通组织能力等。通过这些努力,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服务、促进功能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代写论文和论文代写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0-09-09.
[2] 邓小平文选[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
[3] 魏莱. 创新、创业,中国人差在哪里[N].环球时报,2013-04-12.
[4] 白瀛,周玮等.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历史性成就[N].人民日报,2013-06-14.
[5] 搜狐网 教育新闻.就业难?高校不妨这么做.2015-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