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碧华
摘 要:转型期社区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于社会建设和社区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目前我国社区工作人才存在总量不足、职业化专业化水平不高、社会认知度较低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的高等学校,面临着观念转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实务实训、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困境,严重制约了社区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在转型期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基础平台作用,以职业化为导向,以《社区工作》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为基础,建构从“知识为本”、“能力为中心”到“服务需求为导向”的社区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职业化社区工作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嵌入、建构、增能: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中社会工作干预策略研究”(DHA140280)。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828(2015)04-0086-10
DOI: 10.3969/j.issn.1672-4828.2015.04.011
金碧华,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杭州310018)。
社区工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通过社区工作专业人才的参与和职业化、专业化的社区服务,促进社区和谐和善治。社区工作专业人才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服务的提供者,是社区问题的协调者,是社区民主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扮演着使能者、教育者、组织者以及资源巾介等角色,是社会治理和社区建设重要的助力。一方面,和谐社区的当代发展对于社区工作专业人才的职业化诉求非常强烈。转型期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的实践,客观上要求社区工作手段与方法更趋职业化、专业化和规范化,要求社区工作者能够掌握和运用专业社会工作的理念、知识、技能与方法,尤其是《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对于社区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和远景规划。另一方面,受制于基层社会治理转型和社区工作的职业化、专业化进程,我国社区工作专业人才面临着总量不足、社会认知度较低、核心竞争力缺乏、社会美誉度不高等一系列问题,而作为社区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孵化基地,高校也面临着培养目标大众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践应用性不足、专业价值观教育不容乐观、实习实训基地缺乏等发展困境。鉴于此,为了顺应社区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同应现实经济和社会建设对社区工作人才的能力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本文在对职业化重新定位和解构的基础上,以《社区工作》课程教学改革为载体,建构了从“知识为本”、“能力为中心”到“服务需求导向”的社区作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目的是以《社区工作》的“教学、科研、实践”为网络平台,以项目化为重要载体,按照“注重养成、加厚基础、强化实践、增强适应性”的思路,明确目标,合理定位,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法,科学规划实践教学,增加实践教学比例,强化科研能力提升训练,拓展实务实训,不断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从而使专业培养过程成为职业行为的孵化培育过程,更好地适应社会。
一、职业化是社区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所谓职业化,实质是指某项社会活动被社会逐渐认可并赋予其特定职业属性、标准和内容的过程。从社区工作发展的历史来看,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和职业化的进程戚戚相关。在我国,社区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之所以要坚持职业化和专业化,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社区工作特有的专业属性、和谐社会建设和社区治理的现实需求。因此,我们可以将社区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职业化的过程理解为:“在社会结构日趋复杂和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的基础上,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而萌生出来的社区工作职业的过程,经由这个过程,社区工作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入职资格,并拥有自己独特的工作对象、工作条件、工作内容、职责范围、收入水平及职业声望等(王勇、王淑卿,2011)”。
(一)社区工作的内在属性决定了人才培养职业化的重要性
社区工作是整个社会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工作知识、价值观、职业伦理以及方法技能在社区中的运用。社区工作以整个社区或全体居民的“集体增权”为主要目标,关注制度取向的社会正义;强化民主取向的社会参与;强调社会行动取向的工作策略;通过互助取向的助人服务,解决社区问题,实现社区发展。应该说,社区工作“已经发展出一套专门的技术与方法,从而成为当代社会巾一种得到普遍认同的专业,一种不可或缺的专门职业”(张乐天,2003)。社区工作的内在属性和专业特征决定了人才培养职业化的重要性:首先,从历史渊源看,社区工作是一种专门的职业。它强调专业性,同时也关注职业性。可以肯定,社会工作的历史轨迹代表了一种新的职业的出现,作为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之一的社区工作,同样面临着职业化的诉求。这从上世纪发达国家社区工作者往往被视为“社会T程师”就可以看的出来(李沂靖,2010)。其次,本质上,社区T作是一种助人的活动。这种助人活动从“互助”巾实现“自助”,已经演变成为一种充满爱心的崇高的事业。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和不同社会群体需求时,社区工作必须发挥它恢复、预防和发展的社会功能,充分利用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方法,改善社会环境。因此,社区工作并不是简单地帮助人的行为,而是内嵌于专业服务中的具有特定属性和功能的助人自助的一种职业。它与“雷锋精神”有本质区别,社区工作以职业化的姿态将专业的技术和方法融入到“助人”的过程中,而社区工作者亦被称为“拿薪的活雷锋”。例如巴多克(P.Baldock)在《社区工作与社会工作》一书巾就明确指出社区工作是“一项由受薪工作人员所进行的工作(曹翠翠,2011)”。最后,社区工作从一开始就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职业。社会工作关注人与环境的互动状态,社区工作同样如此,它以其鲜明的专业性将自己与日常的社区服务区分开来,通过不断挖掘和干预人与环境之间的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发展。它要求社区工作必须具有自己的“专业槽”,能够应对纷繁复杂地社会问题;它也要求社区工作者能够在专业价值观引领‘下懂得运用专业的技术和方法对社区环境进行改善,促进社区的良性发展。凶此,在“问题导向"下社区工作必须走职业化的路径,社区工作者必须有最基本的职业意识,能够通过规范化的职业行为和职业操守进行专业性的社区服务。
(二)社会建设要求加大社区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职业化力度
当前我国之所以大力推进社区工作专业人才职业化建设,建设宏大的社区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是因为社区工作专业人才或社区工作者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其他职业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转型期社会生活的快速变迁,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单位制的社会化改革使得社区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主要空问;与此同时,大量的社会矛盾聚焦于社区,陌生人社会的异质性加剧各种问题的出现,包括社会组织孱弱、共同体文化缺失、社会参与缺乏以及社会信任度降低等。在这种情况下,对社区作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尤其是在社区居民需求多元化背景下社区工作越来越倾向于‘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个性化、精细化。首先,和谐社区建设成为社区工作专业人才职业化建设的内在驱动。就社区建设而言,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职业化建设能够有效地保障和谐社区建设的顺利实现。正如上述所言,当社区逐渐成为整个社会矛盾滋生频发的高危地带时,专业的社区社会工作和职业化的社区工作者的存在就变,更加有价值和意义,社区社会工作者真正成为党和政府解决社会问题、缓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其次,社区治理转向是社区工作专业人才职业化建没的重要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包括“社会建设”的五位一体建设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社会治理”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这些都从国家整体战略的高度对转型期社会建设作了充分的规划,并且要求统筹城乡社区建设,加快和谐社区的形成。就社区治理而言,社区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必将成为推进礼区治理创新的新力量。作为多元主体社会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工作专业人才通过专业化的服务和职业化的技能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各种需求,通过资源链接,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社x治理,解决社区问题,进而形成政府调控机制与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治理网络,推进社区建设,发挥社会工作人才整合资源、协调关系方面优势,恢复和发展社区自治功能(曹翠翠,2011)。
(三)社会政策的强势推动加快了社区工作专业人才职业化的进程
社区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事业巾发挥着其他职业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社区工作职业化进程也被列入日程。当然,在我国,社区丁作专业人才职业化的进程与国家社会政策的强势推动分不开,而有关社区工作职业化建设的社会政策更多地被融合在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中。例如,2003年上海市颁布《上海市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认证暂行办法》,同年即开始试点考试,开启国内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序幕;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标准》,从国家层面确立了较为完整的社会工作者职业化规范;2006年7月,为了规范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行为,人事部、民政部联合发布《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标志着我国正式建立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2010年6月《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把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列为第六支人才队伍,并定位于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纳入国家人才工作大局;2011年中组部、中央政法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等十八个部委联合签署《关于加强社会丁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大幅度提升现有从事社会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切实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职业道德建设,逐步形成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2012年中组部、中央政法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等十九个部委联合签署《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对社会工作人才进行了远景规划,提出以专业化、职业化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建设为核心,强化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价值伦理和职业能力。此外,各级地方政府也陆续通过制定、出台有关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管理暂行办法或意见(试行),来大力推动社区工作专业人才职业化建设。尤其是2014年底上海市委为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而推出的“一号课题”,以“坚持核心是人”为基本原则,建立了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体系,建立与岗位等级和绩效考核衔接的薪酬体系。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国家对社区工作专业人才的高度重视,使社区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任务更加明确。
一、当前高校社区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迅速,社会工作人才不断增加,进而不断厚实社区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尤其是十六届六中全会之后,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进入到了一个发展的春天,高校社会工作毕业生大量充实到基层社区,成为社区建设的生力军。然而,蓬勃发展的背后高校社区工作人才培养和专业教育却面临着职业化导向下严峻的转型升级问题,主要表现在:观念存在误区,职业化存在体制性障碍,社区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不够明确;专业定位模糊,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化的现实需求脱节;课程体系设置不够科学合理,理论重于实践;实务实训基地建设滞后,职业化督导不足;专业师资力量薄弱,难以提供智力支持等。
(一)观念误区导致方向错位
职业并不等于专业,职业化也不等于专业化。在西方,社区工作在社会工作的襁褓中成长,社区工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形成与发展依然遵循着循序渐进的自然而然的过程,首先是基于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的需要形成了社区工作的职业,然后才适应社区工作的职业化的要求逐渐发展起专业化的社区工作教育(杨贵华、王瑞华,2004)。在我国,特定的时代契机和强势社会政策的出台推动了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而由于体制改革的严重滞后,使得扎根于基层的社区工作难以获得价值认同和社会信任,进而影响高校社区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职业化建设进程。这种先有专业化后有职业化的“倒置”模式极容易模糊专业化和职业化的边界和区别,更使得高校在专业人才培养上尤其是社区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上陷入职业化与专业化的矛盾和误区。首先是对职业化的忽视。主要表现在重视专业化建设,而轻视职业化培养。其次是对职业化的认识狭隘。认为职业化就是让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更多地在专业性服务机构中从事专业服务,而不是在社区从事简单、重复性服务。再次是对职业化的迷茫。因为对当前甚至是未来社区工作的发展持怀疑不确定态度,而变得越来越失去方向。最后是对职业化认识的不统一,方向不明确。职业化到底该意味着什么?社区工作专业人才的职业化怎么做?意见分歧很大。当然,上述矛盾和误区更多地是源于体制改革的障碍,导致高校社区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化强势和职业化滞后,主要精力是专业建设而不是基于需求导向的职业化培养。
(二)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化的现实需求脱节
当前高校在社区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而“齐步走”的现象非常严重。所谓“齐步走”指的是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在价值认同、导向、模式以及路径上大体一致,同质性较强,人才培养大多定位于具有社会工作理论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能够在企业、民政部门、司法部门、大众传媒、医疗部门、学校、社区等单位从事社会管理、社会服务与社会保障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这种“齐步走”的发展模式具有整体性特征,属于粗犷式发展,凸显宏观、抽象层面社会工作的重要性,专业优势不强,特色化不鲜明,与职业化需求容易脱节。最大的问题是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基本参照国外和香港的做法,“步调一致”的特征明显,人才培养目标笼统和抽象,缺乏应对社会变迁、政府职能转变、公共服务供给改革以及专业人才职业化诉求的能力,并没有基于现实需求对人才培养的导向进行重置。绝大多数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缺乏特色,在分层分类培养专业人才过程中很难与职业化现实需求保持一致,高校过度的专业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职业意识和专业素养的培养。直接导致的后果是设有社会工作的高校在专业人才培养上大多没有各自的侧重和主攻方向,所谓的社区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并没有成为大多数高校的“主流模式”,更多的只是“附带”培养罢了。事实上,当前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如火如荼,作为重要抓手的社区工作,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从这几年全国各地社区工作的发展情况来看,对高水平、高素质的社区工作专业人才的诉求已经成为共识,尤其是2012年4月,中组部、民政部等19部委发布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巾长期规划(2011-2020年)》,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社区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广阔前景。但是,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高校在社区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上仍然是步履艰难,面临着观念转型和人才培养转向的重要使命。
(三)课程体系设置偏重理论,职业化方向不明确
从日前来看,社区工作的强势发展并没有促使高校在人才培养上转移匝心,适合社区工作擘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仍然是“一种与专业实践相脱节的粗放型扩张”(杨雪梅,2011)。这种沿袭西方经验而复制的课程体系,既缺乏系统的本土化理论指导,又很难与当下特定的转型期社会特征相对接,直接的后果就是高校在社区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上过于泛化,课程体系没置淡化职业化方向,明显“重理论,轻实践”。首先,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侧重理论课,社区工作专业人才所需的实践课程相对较少。目前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南通识教育课、学科平台课(学科基础课、学科选修课)、专业教育(专业平台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课等组成,而实际上由于人才培养综合性评价、专业评估需要(10门主干核心课程,分别是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社会研究方法、社会政策、社会保障学、社会统计学、社区工作、小组T作、个案工作)以及师资力量缺乏(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大多由社会学、哲学转型过来,严重影响专业平台课和专业选修课的设置),多数高校侧重于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的入门教育,社会工作专业基础课、社会学类、公共管理类或心理学理论课程居多,而侧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反思能力、行动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的实务实训类课程却少之义少、这种课程设置的不利后果就是社会工作学生很难将课本上习得的专业知识与现实社会对接起来,社会工作的实务操作缺乏应变性,敏感度不够,很容易造成与具体社工实务工作的现实脱节,不利于社会工作学生在就业职场上获得竞争优势(谢敏,2010)。”其次,课程设置的职业化方向不明确。正如之前所言,缺乏针对性,没有明确体现专业优势和人才培养特色,课程设置过于泛化,课程之间的衔接性、连贯性较差,导致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社区工作发展以及职业化建设缺乏方向感,不清楚未来的职业选择,不理解社区管理领域的社会工作人才和社区服务领域的社会工作人才的区别,社区工作职业认同感较弱,最典型的是,现行课程体系设置偏重于培养“工具性的问题解决者”,比较适合传统型社区工作。对于瞬息万变、复杂多样的现代社区工作来说,“问题导向”固然重要,但是还应更多地关注“需求导向”以及在无法确定的环境与情景中处理问题。这就要求社区工作专业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多变的实践处理能力,能够对多样化的社区需求做出快速地反应。然而,现行课程体系设置过于泛化,社区培养目标不确定,诸如项目管理、非营利组织、志愿服务以及更为重要的社区工作实务方法等课程都没能合理安排,间接导致高校在社区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上实务实训不足,影响职业化的意识、知识、行为训练以及素养的养成。
(四)实务实训严重不足,职业督导不够
社区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是实践取向的教育,社区工作实习实训在社区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中一直占据重要并独特的位置。考虑到社区工作面临的问题包罗万象,复杂多样,要求社区工作专业人才必须经历实务实训方面的历练。但是由于现实中社区工作职业化体系的推进一直停滞不前未有突破,社区工作专业人才的职业化定位难以明确,更加剧了高校在社区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上教学与实践的脱节,缺乏制度化设汁,典型表现在社区工作专业人才应用性方面,实务实训明显不足,实践基地严重缺乏,职业督导少之义少。首先,由于缺乏具有社区工作实务经验的专任教师,多数高校在人才培养的具体设计中淡化社会工作学生实务实训锻炼。除了常规性地在专业平台课和专业选修课基础上(例如社区工作实习、个案工作实习、家庭社会工作实习等)设计专业方向实践课程(附带实务实训计划),其他多为理论讲授。这种近乎放羊式的实务实训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作用甚微。其次,社区工作实务实训的制度化建设明显滞后。多数高校没有制定严格的社区工作实务实训计划,实习要求不明确,尤其是培养期间社区实习时限比较笼统或者要求较低,学生通常处于茫然状态。再次,社区工作实习基地建设后劲不足,对接不够。一方面,受制于观念转型、人才培养曰标定位以及职业认同的影响,大多数高校选择与政府部门、机构、企业、医院等准专业机构或非专业机构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而适合社区工作开展的实习实训基地则相对较少;另一方面,由于在制度化建设方面力度不够,有关实务实训的规章制度执行力较弱,导致社区工作实习基地功能的深度挖掘受到制约。结果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主动性不够,流于形式,难以真正获得与目标人群工作相关的知识、方法、技巧以及态度的锻炼与提高(杨贵华、王瑞华,2004)。最后,缺乏严格的社区工作实务实训的监督管理和督导,规范的实习标准和评估机制没有建立。事实上,由于社会工作“外驱”特征明显,国内多数高校仍然处于社会工作教育“厚积而薄发”的初期阶段,专业基础知识的讲授和社会工作价值观、专业伦理的普及成为重中之重,而由于缺乏大量专业师资力量尤其是实务领域的优秀导师,使得社会工作学生的实务实训往往成为一种“奢侈品”,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更严重的是,由于欠缺制度设计,较为成熟的实务实训的标准、监督管理制度、督导制度、评估制度等流于形式,加剧了社会工作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使得学生对社区工作职业化的认同难上加难,学生缺乏在特定事件中的应变能力,所谓的社区工作职业技能更无从谈起。
(五)专业师资力量薄弱,不能提供有效智力支持
厚实的专业师资力量是社区工作专业人才职业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高校在社区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性不强,缺乏社区工作实务经验,不能提供有效智力支持的困境。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工作尤其是社区工作方向的专业教师比例偏低。国内目前还没有社会工作方向的博士点(更多的是在社会学学科下社会工作方向),高校在引进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时只能考虑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方向的优秀人才。也就是说,在高校提高专业教师学历门槛的同时(大多数高校需要博十学位),高校社区工作专业师资力量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事实上,由于社区工作专业教师大多不是社会工作专业出身,在专业教学中显得理论知识有余而实践指导不足。第二,多数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缺乏对社区的关注和研究。由于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各自的教学和研究方向上,普遍存在专业实践经验不足,实务督导有限的窘境,难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社区实习督导,不利于社区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
一、职业化导向下社区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职业化是社区工作活动具有满足人类需要的特定功能并不断得到社会认可的过程(尹保华,2008)。由于社区工作涉及的问题、服务对象、工作场域、介入模式和工作技巧等相当复杂,社区工作者在开展社区工作时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社区工作者应该具备全面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够适应社区工作的要求。客观来讲,基于职业化需要,高校社区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应重点关注专业价值取向、通才取向和实践能力等方面。鉴于此,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工作系课题组在《社区工作》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在对职业化重新定位和解构的同时,以社区工作“教学、科研、实践”为网络平台,以项日化为重要载体,按照“注重养成、加厚基础、强化实践、增强适应性”的思路,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和教学方法,突出实践和实务实训环节,建构了从“知识为本”、“能力为中心”到“服务需求为导向”的社区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一)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
社区工作又称社区社会工作,是与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并列的三大社会工作方法之一,而《社区工作》课程又是国内社区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鉴于《社区工作》的课程性质以及特定功能,尝试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来建构职业化导向下社区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地解决观念转型与价值认同、理论教学有余与实践实习不足、问题导向与能力导向矛盾等一系列问题。本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包括:(1)通过建构合理、有序、可持续的“知识为本”、“能力中心”、“服务需求导向”的社区工作理论和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解决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尤其是社区工作专业归属感、凝聚力以及}人同感、满意度较低等问题;(2)针对社区工作专业教育本土化、扎根性的诉求,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接受面临/ -业文化背景的差异,通过接地气、交叉、融合、聚类,对接形成社区工作“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互动网络平台,解决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理论理解力较差,理论运用较弱,实践过程缺乏目的性和导向性的问题;(3)针对社区工作教学重视理论,轻视实践,学生认为理论教学脱离现实,课堂案例分析缺乏体验的问题,通过校内社区丁作案例、参与式、情境模拟、合作式等教学方法以及校外实践基地实习实训,让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区,真正感受社区工作理论的应用性并适时检验自己的运用能力和水平;(4)以项目制为载体建立不同性质、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实践基地,建构实验模块、实习模块、方法与实务模块等模块化的校内校外独立实践教学体系,解决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社区实践网络较窄,实践机会较少,学生应变能力较弱,资源整合能力不强,反思性不够的问题,提高学生职业意识、职业思维、职业技术、职业水平;(5)针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参加国家和省教育厅大学生科研创新创业科研训练计划以及部分学生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实际需要,通过建构高年级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训练机制以及个性化的分类培养模式,满足不同学生理论知识应用、训练的不同需求,解决科研训练不足的矛盾。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方法
职业化导向下社区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策略、模式、路径的选择,都必须结合社区工作发展的实际需要,通过教学改革,逐步从数量扩张型粗犷式发展转向质量内涵特色化发展,走出“教育专业化先行、实践专业化滞后”的扁平式发展窘境,解决职业能力培养缺失的问题。本课程教学改革采用的主要方法包括:(l)组成一支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社区工作教师队伍。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举办的社区工作课程培训班,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聘请一些实践经验丰富的社区在职工作人员(社区书记、主任、实务社工)为实训教师,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学术专家和实践能手相结合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2)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完善教学方法,继续探讨和采用适合社区工作课程建设和专业发展的教学方法,真正使“知识为本”、“能力为中心”到“服务需求为导向”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继续坚持案例教学法,积极引导社会工作学生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管理;探索“参与互动法”,提前设置焦点问题,采取带领社会工作学生走进社区,实地考察,重点关注,探索问题,倾听别人故事,帮助社区解决问题等方法,将教学主阵地由课堂转向课外,让学生成为学习实践的主角;改变教学中教师为主的传统形式,释放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励培育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巾的每一个环节,在互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最终获得能力的提升。(3)注重实践性教学课程内容的整合。针对实践教学课程的特点,将实验室案例教学、情境模拟、校外实习实训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和整合,增强社会工作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价值观的内化力等等;结合培养目标、专业特点和课程建设需要,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逐步建立几个资源较充足、条件良好、必需及相对固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以社区工作课程教学团队为基础,在承接纵向和横向课题的基础上,鼓励社会工作学生参与到课题调研进程,提高他们实践能力。(4)深入开展考试改革和试题库建设。进行与社区工作理论和实践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相适应的考试改革,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科学的试题库。改变过去单一的闭卷考试的考核方法,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并把实践能力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该课程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社会实践的参与、课堂的表现等)占30%,课程论文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40%。(5)凝聚专业特色,强化职业意识、职业行为和职业素养的培育。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侧重对学生潜能的挖掘和专业教育职业化的拓展,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多种教学方法的创新运用,主要有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参与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合作式学习、行动研究的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此外,实践课程和实务实训的制定更多的是提供机会和平台,让社会工作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同时又强化社区工作的适应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够以专业的心态和职业的素养面对错综复杂的社区问题。(6)以各级各类学生科研能力训练计划为平台,积极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的提升。通过课程论文指导老师制度以及毕业论文、学年论文导师制,积极动员和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省、校大学生课外活动挑战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训练计划(新苗)、浙江理工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等,加快推进高校产学研体系的形成。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创新点
社区工作本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在理性分析专业化、职业化关系并对其进行重新定位的基础上,以社区T作“教学、科研、实践”为网络平台,通过项曰化的运作,建构从“知识为本”、“能力为巾心”到“服务需求为导向”的社区工作理论和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总体创新之处在于完全按照社会需求、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日标设定理沦和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了多层次、个性化的社区工作理论与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创新点有:
1.目标创新。社区工作本课程教学改革最大的创新点在于以知识为本,建构课程体系;以能力为中心,创建互动式教学模式;以服务需求为导向,凸显人才培养特色;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驱动,着重培养学生H主学习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社会实践能力。首先,建构科学合理的社区工作课程知识体系,涵盖社区工作基础理论、社区工作主要模式、社区工作方法和技巧以及社区工作有关的社会政策的知识体系,重点培养学生社区关注、社区分析、社区工作关系建立和问题介人、社区组织(社区宣传教育和传媒利用、居民活动组织、社区领袖培训、志愿者队伍培训、社区资源整合)、社区项目评估(过程评估、成果评估、效益评估)等一系列开展社区工作的能力;其次,围绕如何开展社区工作以及如何撰写社区工作服务计划这两个主线,设计社区探访——社区分析——与社区建立关系——制定社区活动方案——实施社区活动方案——社区评估等具体项目(任务)。在《社区工作》实践课程中,根据和学生共同讨论,初步拟定实践环节的主要任务,以学生H愿(独自完成或者小组完成)为主,将他们安排到社会工作实践基地(社区)以及学校周边的社区进行实证考察(进入社区、参与社区活动、接近社区服务对象、实施社区活动方案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行动巾学习”,在互动中成长,不断积累社区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方法技巧;最后,不断厚实社会工作学生社区工作实务实训的平台。除了常规的课程实践外,还通过与行业的积极联系,为学生创造更好的锻炼机会。先后与杭州市拱墅区民政局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与杭州市江干区白杨街道合作,开展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与杭州市江干区民政局、江干区丁桥镇政府、汀干Ⅸ笕桥镇政府合作,开展社区(社工)满意度第三方测评,让学生深入社区了解社区工作,了解社区居民对社会工作的认识和看法;与杭州市江干区星星苑自闭症发展中心合作,协助开展白闭症儿童的康复发展T作。
2.模式创新。渊整教学模式,结合自身特色和教学条件,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首先,凸显教师主导作用,更好地发挥教师使能者、引导者、启发催化、监督管理的角色。改变以往社区丁作专业教师“一专多能”角色,避免理论教学强度过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的问题,通过“置身事外”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社区工作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如何才能做好社lx工作以及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社区工作者等。教师不断创设主题化、焦点化的社区工作特定情境,鼓励和支持学生作为独立的思考者和假想行动者去反思和运用社区工作方法、技巧解决问题。此外,社区工作专业教师还通过布置作业、设计实训、业务指导、监测评估等手段检验和巩同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其次,强化学生自主能力,强调学生学习主体的角色,创造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支持和鼓励学生作为行动主体真正参与教学活动。制定《社区工作》考核细则,明确以学生为本的评价体系,要求学生“课前准备”、“课上表现”、“课后反思”,通过对接各个考核模块形成统一、有效、合理的互动式课程体系,不断引导学生进入到特定的社区工作学习氛围中;最后,将能力建设坚持到底,突出学生社区工作能力为本的重心,不断激发学生服务社会、服务社区的兴趣和潜能。最主要的是在《社区工作》课程中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实务实训以及科研能力提升训练,培养社会工作学生社区工作适应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建立关系能力、策划能力、组织能力、行动能力、评估能力以及围绕整个过程的反思能力。
3.创建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教学方法,以理论讲授课堂、个案工作实验室、社区工作实验室、热线电话、社区工作实践基地(社区)为“舞台”,教师为“导演”,学生为“主演”,创建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重点是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充分整合,形成有效衔接,并辅之以明确的项目(任务),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真正做到“从课堂中获得灵感,从实践中掌握知识”,达到学以致用。
(四)成果及评价
通过《社区工作》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初步形成如下成果:(1)确立了培养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与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够扎根社区、服务基层的社区-作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以专业素质为基础,职业能力为中心”的嵌人性发展格局下的社区工作理论与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策略;积极回应社会建设、社区发展的诉求和市场需求,着重探索社区工作与管理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2)建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教学”三元互动整合的社区工作理论与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网络平台;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参与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合作式学习等重构社区工作的教学网络;重点培育发展社区工作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尤其是资源共享型社区工作实践基地的建设;建立“政府对口部门、专业社会T作服务机构、街道社区”三位一体的社区工作实践基地,建构职业能力取向,实务导向型的社区工作实践教学体系。(3)建立社Ix工作专业理论教学基础上的高年级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训练机制。以教学为基础,科研为支撑,实习为延伸,丰富社区丁作理论与实践创新人才的多元化途径。将常规教学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构建分类培养教学模式,对以从事社区工作实践为目标的学生增强实践训练,对以社区工作理论研究为目标的学生增加理论研讨训练。(4)建构社区工作实践教学“模块化”的人才培养机制。根据社区工作专业实践情况,将其解构为四大模块看,具体包括实验模块、实习模块、方法与实务模块、创新开发模块等。
当然,结合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工作系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探索,我们可以看出社区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尤其是在社区工作发展尚未成熟,没有建立真正的职业化体系的背景下,高校在培养社区工作专业人才时更需要关注:社会建设、社区发展的需要;社区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本土化知识和实践的形成;实务实训过程中的制度化建设;资源整合和充分利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科研能力提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李沂靖,2010,《社区工作》,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曹翠翠,2011,《社区工作本土化探析》,山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聂伟.2013,《社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探索研究》,北京: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
[4]王勇、王淑卿,2011,《论社区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唐山学院学报》第4期。
[5]谢敏,2010,《就业能力提升导向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4期。
[6]尹保华,2008,《社会工作职业化概念解读》,《社会工作》第4期。
[7]杨贵华、王瑞华,2004,《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社会工作》第2期。
[8]杨雪梅,2011,《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教育与职业》第6期。
[9]张乐天,2003,《社会工作概论》,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编辑/陈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