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立英
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中医院麻醉科,吉林长春 130062
[摘要] 目的 评价臂丛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效果。 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66例行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为该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臂丛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给予臂丛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期间,观察组患者MAP、HR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P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臂丛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臂丛;颈浅丛;经阻滞麻醉;锁骨骨折
[中图分类号] R61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2(a)-0032-02
[作者简介] 石立英(1969.5-),女,吉林长春人,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麻醉科。
由于锁骨骨折部位相对较为特殊,加大了麻醉难度,行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需选择的适当的麻醉方式,提高麻醉效果,保证手术安全性。若麻醉效果一般,患者因强烈疼痛感难以继续配合完成治疗,因此良好的麻醉效果是保证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1]。该院为研究臂丛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效果,选取收治的66例行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行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66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男21例,女12例,最大年龄57岁,最小年龄18岁,平均(29.4±3.1)岁,平均体重为(57.1±5.2)kg,其中交通伤14例,跌伤13例,重物砸伤6例;对照组男18例,女15例,最大年龄59岁,最小年龄17岁,平均(29.7±3.5)岁,平均体重为(56.9±4.9)kg,其中交通伤13例,跌伤12例,重物砸伤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平均体重以及致伤原因等方面根据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比较价值。
1.2 方法
观察组给予臂丛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给予臂丛阻滞麻醉。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均取仰卧位,头偏向健侧。对照组患者在其患侧前、中斜交落肌间触及肌间沟进行定位,并给予常规消毒,在穿刺点沿肌间沟开始穿刺,患者患侧上肢发生异常感时将针尖进行固定,回抽无脑髓液或血液后将20 mL的0.25%罗哌卡因与1%利多卡因混合液注入,观察5~10 min;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在患者臂丛阻滞后10 min开始颈浅丛神经阻滞,将患者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作为手术穿刺点,给予常规消毒后进行垂直穿刺,当针尖进入颈浅筋膜后注入5 mL相同麻醉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严密监测麻醉中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1.3 效果判定
患者术中毫无痛感,术中无需使用任何镇静镇痛药物,可顺利完成手术操作,其麻醉效果可视为优;术中进行分离牵拉过程中,患者有不适感或稍有痛感,需要进行镇痛、镇静药物维持,其麻醉效果可视为良;手术野出现明显疼痛,阻滞不全,在使用镇静、镇痛药物后还需要进行局部药物麻醉或全身麻醉,其麻醉效果可视为差。麻醉效果优良率=(优+良)/例数×100%[2]。
1.4 统计方法
该数据选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期间各项生命体征情况比较
麻醉期间,观察组患者HR(心率)、MAP(平均动脉压)均优于对照组,组间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PO2(血氧饱和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
观察组优良率为94.0%,对照组优良率为66.7%,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通过该观察可以看出,在麻醉期间,观察组HR、MAP分别为(93±8)次/min,(86±11)mmHg,观察组HR、MAP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4.0%,对照组优良率为66.7%,观察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洪顺垣,江映,梁惠玲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3]。
锁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创伤性骨折,一般采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但由于该手术部位较为特殊,其锁骨为上肢带骨,通常需使用钢丝或钢板加克氏针进行骨折部位固定,但因锁骨部位皮肤、软组织痛觉受C3-C6锁骨上神经支配,肩部皮肤痛感受C3-C4神经支配,而其深层肌肉痛感受C5-C6神经根的肩胛深神经、腋神经以及肩胛上神经支配,因此麻醉方式较为复杂,且易引发多种不良反应发生,在临床治疗上,常用局麻联合基础麻醉进行手术操作,保证手术安全性。
行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若仅给予患者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组织范围难以深至患者锁骨内侧部分区域;若仅给予患者颈丛神经阻滞,可行锁骨骨折内三分之一部分骨折手术,骨折位于外三分之二部分者麻醉效果相对较差,特别是在术中进行复位固定时,疼痛感加强,严重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若给予患者全身麻醉,虽然可以保证手术操作,但患者在全麻诱导初期或术后拔管易引发恶心、呕吐、误吸等不良反应,加大了手术风险,且麻醉费用也较高。现阶段,临床常用臂丛颈浅丛神经联合阻滞麻醉,选择使用该麻醉方式进行锁骨骨折手术时,熟练的技术操作与准确定位是该麻醉方式成功的关键内容,要求操作者熟练掌握麻醉技巧,了解解剖组织关系,以便进行准确的解剖学定位,保证穿刺成功。另外,使用长效局部麻醉药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感,减少患者术后镇痛药的注射次数与剂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易亚金.臂丛颈浅丛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1):1900-1901.
[2] 王庆明.臂丛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0):15-16.
[3] 洪顺垣,江映,梁惠玲.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用于锁骨骨折麻醉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4(15):3-4.
[4] 陈实.锁骨骨折手术治疗的比较与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1,8(Z1):84-85.
[5] 黄霞.锁骨骨折手术采用臂丛加颈浅丛神经联合阻滞的麻醉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0):65-66.
[6] 王超红.臂丛加颈浅丛阻滞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麻醉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3):167-168.
[7] 王爱梅.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麻醉选择[J].河北医药,2010,6(12):1603-1604.
[8] 陈建军.三种麻醉方法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效果比较[J].医学信息,2011,24(6中旬刊):2274-2275.
(收稿日期:201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