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小学生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和利用初探

【摘要】校本课程即以学校为基础而开发的课程,我校以主体教育理论为基础,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与创建科技教育先进学校相结合,进行了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不断完善自我及超越自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如何立足于教材,以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开展与地域特点相结合的校本课程,使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具有更广阔的智力背景。

【关键词】小学科技;课程;开发;利用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态度、技能和获取关于自然的知识。”学校要特色发展,校本课程是关键。校本课程即以学校为基础而开发的课程,我校以主体教育理论为基础,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与创建科技教育先进学校相结合,进行了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不断完善自我及超越自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培养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体验,提高学生的素养。

一、课程开发宗旨

1.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生存与发展能力、打好基础作为课程开发的基本目标;

2.符合学生学习认识发展规律,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并使人文与科学结合;

3.强调课程的特色和个性,为教师和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时间和空间;

4.强调课程面向社会和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过程,让学生在研究现实问题中进行学习。通过我们多途径、多层面的课程开发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使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了张扬,丰富了主体教育实验的内涵。

二、课程开发措施

1.建立合作机制,多层面价值认可

教师的开发态度、合作精神、合作行为是校本课程有效实施和整合的有效保证。我校在建构科技教育特色建设理念时,传承科技启智未来,学做合一提高素养,在实践中求真,在实践中求学,在实践中求发展,教师对科技教育理念文化的深度思考。科技教育特色创建工作逐步成为全校教师的普遍自觉,体现在每个教师的期望和态度中,不断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学校还通过家长学校向社会、家长广泛宣传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科技教育特色文化,使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得到街道、社区、家长的广泛支持。

2.建立整合机制,多学科渗透互动

为保证科技教育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和配置,学校应建立开放的组织氛围和教研制度,引导不同学科的教师打破同一学科和年级的组织和界限,围绕科技教育课程文化重建的主题,建立起新的非正式的开放的组织气氛和组织制度,以利于设计和实施科技教育校本课程整合的学习和教研主题,推进不同学科教师的互动和学科整合。

学校通过建立开放式的备课组,让科技教育骨干教师参与其他学科集体备课活动。在此过程中,语文、品德等学科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科学人文教育元素,对学生进行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教育;艺术学科组织学生绘科技幻想画、临摹获奖科技制作、排演科技小品、让学生在场景中扮演科学家的角色等;数学学科在计算、测量等教学中,密切结合科学学科教学,指导学生将科学实验数据转换成简图、表格、图像等,并指导学生运用图像和表格中的数据建立模型进行预测,指导学生运用分数、小数、百分数等运算方法就调查结果进行统计,让学生在整合性学习中激发学习科学的内在动机。

3.建立体验机制,多渠道走向生活

①课外活动

我们将学生课外的活动看成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在课后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探究活动,参加科技兴趣小组。

②家庭教育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言传身教最多的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家庭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特点是我们课程开发中不可忽略的一环。学校要不定期召开科技教育家长会,跟家长探讨科学素养对孩子、对家庭、对社会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多给孩子输送科学的思想,培养孩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精神。

③社区环境教育

我校的课程开发注重活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强调以社区为背景的科学及人文素养的熏陶。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穿插社区环境污染的调查,将书本的知识生活化、具体化,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同时学生更多的接触社会也有利于其人文素养的提高。组织学生开展“生活科技实践行活动”,以专题形式加以设计,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定期请专家作环保科技专题讲座,请园艺师作栽培现场指导,请工程专家作“感知教育”基本知识讲座等,让地方和社区的自然人文资源成为科技教育课程开展的不竭源泉。

4.建立活动机制,多形式开发智能

任何教育都是从活动开始的,科技教育课程建设更是如此。在建立活动机制的实践中,必须确立以儿童为本位、以儿童兴趣为主题的课程观,十分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学校的课程开发应弥补科学学科课程的不足,重视开发和丰富活动课程,平衡课程类型,让学生在自主性体验活动中提升和发展科学素养。

科技教育活动课程的设计,必须尊重和满足个性的兴趣、需要和意愿,在兴趣发展的基础上将知识掌握和智力发展统一起来。如以制作“小三模”,培养学生创新技能的“金钥匙工作室”,每周组织学生学习航模基本知识,动手操作拼装和制作航空航天模型,定期组织班、校竞赛活动,并积极参加省、市、县科技模型大赛,以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机器人拼装、编程、调试等技能的“罗伯特工作室”,引导学生从小就接触前沿科技。各工作室设有相应的班级工作站点,在以上科技教育活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由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参加相应的工作室和工作站点,让学生各选其好,各展所长,各得其所。我校还将学习的内容分为低、中、高年段,在课时上1-6年级每周1节科技教育课。各年级科技教育内容安排如下:一、二年级:科幻画、手工制作、智力拼图,侧重培养学生想象能力,锻炼出灵巧的双手。三、四年级:科幻画、科技小制作、科学小论文,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写作训练。五、六年级:废旧物利用、科学小实验、科技实践活动,侧重培养学生创造技能和创造思维,训练实践动手能力和实验报告的撰写。将科技教育课列入课表,使科技教育进入教学主渠道,落实到每一个学生。每个班有固定的学习时间及指导老师,加大科技的含金量。

普及科技制作活动中,引导学生在文娱表演型活动中,组织学生自编自演各种科技类文艺节目,使校园科技节与艺术节融为一体;在评比竞赛型活动中,组织学生搞小制作、小发明,参加省市县科技创新大赛,学校主动承办、协办各级机器人大赛,为学生展示新兴科技技能和特长创造机会;在科普宣传型活动中,让学生以自己制作的科技制作、科学幻想画、丰富校园环境文化;在探索研究型活动中,组织学生写科技小论文、搞小发明参加专利申请等。开展这些活动的宗旨是用丰富的科技活动去实践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的文化理念,在每一个学生心中播下科技创新的种子。

作者:邓樱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