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中国科学人文情怀缺失研究与重建初探

牛 健 廖 娟

(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5)

摘 要:人文情怀能推动科学进步与人类文明的进步,更能将人类所崇尚的能力通过科学智慧成为现实。但目前学术界存在学术不端和功利主义科学观,以及现行科技管理体制——主要由教育行政化所造成的当前学术界科学精神缺失等。解决因此问题需要提高学术工作者的自律意识,制定和完善学术规范体系,注重培养科学人文情怀。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科学人文情怀;缺失;原因;重建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6.033

人文情怀既是人生境界的一种选择,是维系人类和谐的纽带。科学人文情怀是在人类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其不仅能对科学实践主体起规范作用,而且也能对其它各类实践主体的行为与意识产生积极的启蒙、感召和引导等作用。而评判一个民族对人类社会所做的贡献的关键,取决于该民族理论水平的高低,以及为人类所贡献的学术精品。而学术精品的产生源于基础的沉淀,关键在于学术精神的高度。学术不在局限于技能和理论,更多的是一种成型的文化、思想和传承的精神。坚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推崇理性思维、敢于探索,这都是科学技术与生所具的本性,也是其学术精神的本质体现。科学精神是一种理性行动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敢于批判的精神,也是很重要的学术道德。然而科学精神缺失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当今的学术界甚至呈现出不断扩散之势。尤其是高等学府,更成为科学精神缺失的重点区域。高校的教职员工和在校的学生科学精神缺失存在。毋庸置疑的是,科学精神的缺失不仅是对科学精神的亵渎,更是对人类精神文明的背叛。

1 学术界科学人文情怀缺失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宣传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普及科学知识和弘扬科学人文情怀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全社会普遍形成了尊重科学和热爱的氛围。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尤其是在现阶段,科学人文情怀的缺失不仅是理论问题,而且是具有普遍性的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其涉及到众多社会阶层。

1.1 学术人员重科技理性,轻人文修养

20世纪80年代,高等教育的重心一直在科技而忽视了人文。但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以及大众对科学的尊重,使科学技术越来越受到全社会各行各业的关注。但却忽视了人文修养。无论是中小学的创新教育,还是重点大学向世界一流水平的迈进,重心都放在科技理论,而没有把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与传授科学知识摆在同等地位。这也造成学术人员人文素养及人文价值流失的现状。

1.2 学术人员科学精神的缺失

当前,一些学术人员片面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或者待遇、地位,不惜做出背离科学精神的行为;抄袭和剽窃他人成果,滥用科学基金经费,这类“学术腐败”在社会上存在,助长了不正之风。而学术的发展作为衡量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准。我国现阶段所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就是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来实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

1.3 高校科普工作不受重视

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离不开科学普及和学校教育,科普工作在于提高公众对科学全面的了解,而科学教育侧重于使科技人才具备基本的科学知识。科学人文情怀不似科学知识那般容易普及,有必要将其融入到学校教育中。但是一些高校对科普工作存在误解和忽视,认为科普工作不属于高校教育的范畴,使科普工作只局限在义务教育阶段。

2 学术界科学人文情怀缺失的成因

弘扬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重视科学精神的作用。因此,分析学术界科学人文情怀缺失的成因,营造科学精神恢复和发展的良好环境。

2.1 功利主义的科学观

其是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评判标准的科学伦理学说。功利主义科学观强调科学的工具价值、技术价值和功利价值。其是推动科学进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的动力,更使得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成为可能。但是功利主义科学观也有着消极的影响。

2.2 科技工作者的学术不端现象普遍存在

当前,学术界和社会公众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泛滥都深感忧虑,学术不端行为究竟有多普遍?科技工作者们应该对此应该有直接的发言权。通过调查科技工作者对学术不端行为普遍性的认知状况,调查发现,在几乎所有学术不端现象上,都有半数左右的科技工作者认为此种现象在当前是“相当普遍”或“比较普遍”。总之,即使是在许多科技工作者看来,学术不端行为的泛滥已是相当普遍的现象。

当前,学术不端行为的影响呈不断扩大之势。学术界将造成学术不端行为泛滥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当前的科研评价、管理和监督制度不合理。而从现实看,当前以量化为主导的学术评价体制和以课题制为代表的学术管理体制的确存在诸多不符合学术规律的弊端。而调查显示,治理学术不端行为要从根源入手,改革现行学术评价和管理体制,才是清除学术不端行为的治本之道。

2.3 科技管理体制创新

在科技竞争力某种程度上决定国家综合国力的时代,世界各国都在构建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而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基础科技的管理体制的作用不容忽略。为了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建立组织合理、学科合理分布,高效运行的科技管理体系,创新科技管理体系。

2.4 教育行政化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初奠基的我国大学教育体系突出表现为教育行政化。大学不再是现代意义上完整的大学,而是“政府的行政体系在大学系统内的延伸”,将大学教师和管理人员按照行政级别进行严密的划分事实上造成了教育系统的缺失,而大学生在行政化的教育环境中被熏陶和培养的模式需要进行改革。

3 学术界科学精神缺失的应对

(1)提高学术工作者的自律意识。重视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发展,培养和确立遵循学术道德规范的自觉意识是很多学术风气端正的国家的共识,例如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中国的学术工作者应该加强学术上的自律思想。首先,科学精神和道德的培养;旨在培养创新、务实、求真的科学品质,以及诚实守信的道德素养;其次,学术规范的培养。让所有学术工作者明晰学术活动中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理解“为与不为”的边界,具体行动遵循“怎么样为”的思想。

(2)制定完善的学术规范体系。从本质上来说,学术规范是整个学术活动中,学术工作者必须遵从的一套行为准则。它是学术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存在因素,也是调整和确立学术活动以及相互间的关系、学术尊严的维护和学术活动的秩序的一种文化模式。柏林·罗斯曼指出:“现代科学把科学精神的声望完全建立在了严格的研究程序、客观的事实性和实践材料的基础上。”柏林·罗斯曼认为现代的科学精神完全建立在了严谨的学术规范之上。

(3)培养科学人文情怀。对科学人文情怀的培养可以从科技工作者自身素养和加强社会人文情怀建设两方面着手,提高科技人员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普及对象既要有广大科技工作者,更要有大中专学生、研究生。还要通过促进科学家与伦理学家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培养科技工作者的科技伦理意识,使之树立正确的科学技术观以及科技伦理新观念。

4 结语

综上所述,人文情怀能推动科学进步转化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更能将人类所崇尚的能力通过科学智慧成为现实。当然,加强人文情怀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不能因此而忽视建设的步伐与速度。因为人文情怀的加强与完善,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程民治, 朱爱国. 试析物理学大师在求真臻美趋善中的人文情怀[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7)

2 刘孝廷. 科学家的人文情怀刍议[J]. 科普研究,2011(4)

3 张开逊. 科学家的人文情怀[J]. 科技导报,2014(32)

4 赵延东,邓大胜. 科技工作者如何看学术不端行为——问卷调查的结果[J]. 科研管理,2012(8)

5 徐匡迪. 学习大师风范做名副其实的科技工作者[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3(1)

6 王慧娟. 浅论国内科学精神缺失研究及其重建[J]. 青年与社会,2013(24)

7 郭颖,王胜利. 浅论科技人员的科技道德责任[J]. 中国集体经济,2008 (12)

8 柳洲. 我国科学精神缺失的现状与对策——基于传播学视角[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9 徐子芳,张明旭,徐初阳.科研工作中如何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10 方婷.现代科技伦理问题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16)

(责任编辑 要 毅)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