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振侠
河南省郑煤集团大平煤矿医院 河南省登封市 452473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β 受体阻滞剂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3 年8 月-2015 年2 月期间收治的21 例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资料,全部换均为急性心肌梗死引发心律失常症状,采取扩冠、抗凝、抗心律失常、补钾、补镁等基础治疗措施中辅以应用β 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进行治疗,并结合实际情况给予电击除颤。结果:本组研究中收的心律失常患者经及时治疗,18 例患者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其治疗有效率达到85.7%,另有3 例患者抢救后心律未得到恢复,应无效死亡。结论:将β 受体阻滞剂应用与心律失常症状的治疗中,其治疗效果良好,具有迅速缓解室颤症状,减少心梗、猝死事件的发生,为患者预后提供有效保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β 受体阻滞剂;心律失常;治疗效果
如今临床中对于β 受体阻滞剂的用药机理、药物效果等不断深入研究,这类药物对心血管疾病的疗效也得到充分认可,并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首选用药,β 受体阻滞剂科显著减少患者心血管风险事件的发生,对避免患者致残致死有着重要意义[1]。但是对于该药物在心律失常症状的治疗效果,却认识不足,导致医生在临床用药中仅仅局限于索他洛尔、美托洛尔等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对此,本文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21 例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资料,并通过应用β 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进行治疗,其疗效令人满意,现将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 年8 月~2015 年2 月期间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21 例,男性13例,女性8 例,年龄43~71 岁,平均年龄56.4±3.7 岁,全部患者经诊断检查均符合“ESC推荐指南”中对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其中前间壁4 例,广泛前壁10 例,多发性心源性室早3 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 例,,Brugada 综合征例3 例。
1.2 方法
全部患者在急救中采取扩冠、抗凝、抗心律失常、补钾、补镁等措施进行常规治疗,并应用β 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进行注射治疗,首次静注5mg,并辅以电击除颤(200J 能量),观察患者症状表现,若无反应间隔10min 再次注射5mg 倍他乐克,行第二次电击除颤(300J 能量),注意倍他乐克最大使用剂量不可超过15mg,同时递送次除颤能量为360J。随后静脉用药治疗2d 后可改用阿替洛尔维持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心律失常患者在静注倍他乐克及电击除颤后治疗效果;并记录分析不同剂量倍他乐克静注与除颤的成功率,随访3~6 个月,观察患者治疗预后情况。
2 结果
本组研究中收的心律失常患者经及时治疗,18 例患者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其治疗有效率达到85.7%,另有3 例患者抢救后心律未得到恢复,应无效死亡。其中中治疗期间有7 例患者在使用β 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初期阶段发生一过性低血压症状,为发生其他恶性或严重影响心律作用症状。18 例患者在治疗出院后均持续性口服β 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经半年随访仅1 例患者因过度劳累而再度诱发心动过速症状,经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后心律恢复,治疗效果良好。详见表1。
3 讨论
当前医学领域众多专家研究证实,β受体阻滞剂具有改善心率,缓解心肌缺血症状,对心脏有着良好的保护,降低了猝死事件发生;其药理学机制在于利用选择性接受β 受体合成,降低心率及收缩压,抑制心肌收缩能力,减少不必要的心肌耗氧,对心肌梗死症状有着较高的治疗效果[2];另外该药物可有效限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程度,稳定心电活动,使β 受体阻滞剂在心肌梗死症状中预防室颤有着显著疗效。
而王电烨等[3] 众多学者早已通过动物及临床分析研究发现,室颤的持续时间与电击除颤成功率成反比,这其中相关因素较复杂,不过主要与心肌缺血、酸中毒和电机械活动衰减等反应相关;同时在急救中患者室颤及电击除颤过程中也会造成机体过度反应形成频发性室颤,而一般普通抗心律失常药物对此症状并无明显作用,β受体阻滞剂则具有迅速缓解室颤症状,减少心梗发生的首选药物,因此在临床治疗或急救中在明确患者无药物禁忌症候,可适当采用β 受体阻滞剂配合治疗。本组研究结果也表明β 受体阻滞剂在治疗心律失常症状中具有确切疗效,其治疗有效率高达80% 以上,不过本组研究例数较小,对于β 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的具体病理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郭继鸿.β 受体阻滞剂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7,21(1):4-6.
[2] 徐容.β 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疗效评价[J]. 医学信息,2014,(13):368-368.
[3] 王电烨, 李永慧, 李胜建等.β 受体阻滞剂对大鼠急性缺血心肌间隙连接蛋白43 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2007,36(5):41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