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教育管理学论文范文赏析(共2篇)

导读:本论文分类为职业教育栏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教育管理学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第1篇:案例教学及其在教育管理学课程中的经济运用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提升和深入,其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要求教育这一人才培养最重要的方式要不断提升其成效。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和教育的需求。因此,教育的改革至关重要。教育管理学知识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知识类型,采用传统的教师单方面的知识传授的方式,虽然有利于理论知识的传递,但是无法很好的满足教育管理学的教学目标。为此,如何有效改进教育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提升其教学效果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在众多教学方式中,案例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促进学生充分的学习和掌握较为复杂多样的综合性较强的教育管理学知识。因此,采用案例教学是当前教育管理学课程应该广泛使用的教学模式。本文研究了案例教学对于教育管理学课程的意义,并探讨了如何在教育管理学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的具体策略,希望对广大教育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教育管理学;案例教学;应用研究

一、在教育管理学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的意义

案例教学是一种教学方式,这一方式是在学科教学目标的指导下,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构造一种真实的案例情境,让学生在这一情境中去深入的理解和掌握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的养成。因此,在教育管理学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首先能够很好的匹配复杂多样的教育管理学知识。教育管理学知识不同于其他自然学科的知识,更多的是以人员、组织机构等在实践中所总结、积累的经验、教训为基础,存在特有的复杂性、多样性特点。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很充分的将教育管理学知识的多维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吃力。其次,在教育管理学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不仅能有助于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十分有利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锻炼。因为案例教学是以一个个真实、典型的实际案例为载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的学会和积累各种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式以及经验。最后,传统的单方面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于被动,无法充分进行自主思考,不利于學生的学习和理解,也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渐渐失去对教育管理学的兴趣。而采用案例教学,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案例上充分进行自我思考,并与同学进行深度合作探讨,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自主思考,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提升。

二、如何在教育管理学课程中有效应用案例教学

(一)根据教学目标,搜寻高质量的教学案例

要想在教育管理学课程中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首先就是要搜集和汇总形成高质量的教学案例库。虽然当前在教育管理学领域,存在一些已出版的教育管理学教学案例的著作,能够帮助教师来进行案例教学。但是,这些著作也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方面,当前很多的教学案例的内容、篇幅等不适合当前的教学体制。很多教学案例虽然典型,但是无法和当前实际的教育管理学的热门问题进行匹配,实效性不强。另一方面,很多教学案例的设计过于简单直接,没有地方来充分激发学生的自我思考和合作探讨,不利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合作意识的锻炼。因此,我们首先要根据当前最新的教育管理学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结合当前领域研究热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进行教学案例的搜寻和汇总,形成高质量的案例教学素材,提升案例教学在教育管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

(二)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提升教师能力和素养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引导作用,是教学素材和学生之间重要的传递者。如果教师的能力不足,无法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那么我们的教学案例素材再典型、质量再高也无济于事。因此,要想有效提升教育管理学课程中案例教学的效果,我们要对教师的能力进行强化培训。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对于教师的能力要求有所提升。教师除了在传统教学中重视的语言表达能力外,还要具备良好的案例分析、教学设计和过程把控能力。因为案例教学中,学生的自我思考、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和讨论都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在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要求很高。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并能够有效控制整个教学过程,确保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加强学生学习思维的引导,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案例教学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参与度要求有了明显的提升。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对案例的分析、思考,以及学习小组内和小组间的交流和讨论,都要求学生要积极参与,积极自我思考,才能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提升教学效果。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更多的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并没有明显的主动参与教学的要求。因此,在案例教学中,不止教师要进行能力的培训,更要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引导,改变其传统的学习方式,提升其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

三、总结

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教育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来说,效果十分有限。而案例教学能够有效结合理解知识和应用实践,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加强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团队协作,从而促进学生对教育管理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能够有效提升教育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积极推广和应用案例教学。

作者简介:黄竹明(1989.7-),男,汉族,安徽安庆,本科学历,助教职称;研究方向:管理学。

第2篇:任务驱动法在应用型高等教育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应用型高等院校管理学教育的教学方式进行探索,试图将任务驱动法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建立应用模型,解决应用型高校管理学教育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高等教育;管理学

引言

管理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这就要求在管理学的教学方式上,不能单一地采用传统的“教——学”的方式,要突出自身的学科特点。高等教育根据学校定位的区分,应用型高等院校的管理学教学,更应该突出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突出和实践的结合性。但是管理学学科本身又是一門经验学科,如何将管理学教育与应用型高等院校的定位结合起来,有针对性的、有的放矢的开展教育实践,也摆在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面前。

一、任务驱动法管理学教学模式

(一)模型构建

教学过程纵向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具体模型如图1所示。课前阶段教师主要内容包括三项:第一,教师确定任务的实施方式,即根据教学大纲内容要求,确实采用案例式、实践调研、沙盘模拟等任务方式来实现教学目的;第二,确定了任务的实施方式后,就需要将任务和所要讲授的理论内容融合,合理地将教学大纲规定的理论内容融合进任务中;第三,任务的分派,主要是将教学任务提前布置给各个教学小组,明确完成要求与提前进行教学任务预习。学生的主要内容包括任务接收、素材整理与任务准备、任务完成三个阶段。课中阶段教师主要内容包括各项目组任务完成的点评和融入理论两部分内容,学生的主要内容包括任务的完成汇报和知识的接收两项内容。课后阶段教师主要进行任务的总结,进行任务的丰富与完善,学生主要进行任务的完善,并形成最终的任务终稿,提交老师。

(二)模型实施的关键要素

1.任务的选题方法

基于任务驱动法的管理学教学模型中,任务的设计是核心要素,如何设计任务、选择任务的实现形式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任务主要包括案例研究、沙盘模拟、企业调研、调查分析、场景重现等方法,要根据课程大纲的内容安排,在每一章节上选择适合的方法。

2.任务的结合性设计

任务的结合性设计主要是任务的选题方法和所讲授的章节内容要完全的融合,所选择的案例必须符合三个条件:紧扣章节内容、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能够触类旁通。紧扣章节内容是前提条件,任务驱动的目的是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教会学生用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任务驱动法管理学教学模式的思考

(一)对于教师能力的提升

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设计教学任务的过程,是教学实践、教学研究相结合的过程,教师本身是研究者、更是行动者。设计任务的过程,需要教师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减少教学的盲目性,提高教师的能力。

(二)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

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管理学素养,使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管理学的理论,更能有效地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团队能力,为管理类后续专业课程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提供后续研究和学习的方法论。

总之,基于任务驱动法的应用型高等教育管理学教学模式能够对管理学的教学方法提供较好的探索,能够有效地解决应用性的问题、解决理论和实践的脱节问题,同时也能够为管理类学科专业课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尝试。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