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基于“卓越计划”的制冷压缩机教学改革

刘焕卫 高兴奎 周秋淑

(烟台大学海洋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摘 要】为了提高“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制冷压缩机课程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针对制冷压缩机理论和拆装实践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和改革尝试。实践结果表明:优化多媒体资源、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同步进行以及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计划;制冷压缩机;教学方法改革;课堂理论和实践同步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教育部着力实施的针对高等工程教育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存进我国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其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扎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1-3]。烟台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进一步满足卓越计划提出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对本专业重要课程之一的制冷压缩机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

制冷压缩机课程主要包括往复式制冷压缩机、滚动转子式制冷压缩机、涡旋式制冷压缩机、螺杆式制冷压缩机以及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等内容,课程涵盖的制冷压缩机类型较多,部分类型压缩机结构复杂、零部件较多。通过传统的理论讲解和学习,学生往往不能准确理解和定位,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离。本文针对制冷压缩机中的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和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对本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1 重视多媒体资源

制冷压缩机课程以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以及制冷原理等课程为理论基础,其理论性、实践性与应用型均很强的专业课程。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制冷压缩机热力性能、工作原理以及结构特点等内容,需要重视多媒体课件等相关教学内容的制作。多媒体课件是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以及教学方法等内容进行具体设计的面向学生的实用性教材[4]。常见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包括flash、Authorware以及Powerpoint等。其中,Powerpoint为常用的授课形式,它具有内置丰富的动画过滤效果和多种声音效果,并可直接调用外部动画、图片已经影音等文件。制冷压缩机多媒体课件制作时,需要根据课程的特点,将文字、图片以及动画等有机结合在一起,甚至部分教学内容辅以教学视频,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例如,氨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曲柄—连杆机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需要图片、动画以及视频三位一体的多媒体方法进行讲解和演示。因此,多媒体教学资源在讲述压缩机结构特点以及工作原理时,通过大量的图片、动画以及视频等资源,可以使学生及时掌握相关内容,收到较好地教学效果。

2 理论与实践同步进行

实践环节是指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最为直观、最能检验理论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与此同时,实践教学环节是理论和实践的有效补充与完善。烟台大学制冷压缩机理论教学和制冷压缩机拆装大实验实践教学安排同一学期,实现了制冷压缩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同步进行。

为实现制冷压缩机理论课程和拆装大实验的“同步”进行,对教学安排和执行计划进行了微调,即制冷压缩机拆装大实验安排在相关理论课章节后进行,使学生理论学习后,直接进行拆装实践,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往复式制冷压缩机理论章节学习后,进行氨用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拆装大实验;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理论章节学习之后,开始开启式螺杆拆装大实验。通过理论和实践同步进行的教学方法,达到理论和实践相关促进的目的。

3 互动式教学方法

互动式教学是从现代教育理念出发,以满足学生的有效求知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以促进教师自身水平与教学效果的提高为目的,通过教与学全方位的相互促进和沟通达到上述目的的教学形式[5]。互动式教学方法包含层面的内容,主要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材内容与新技术之间的互动以及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之间的互动等。针对制冷压缩机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作者将重点就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之间的互动进行阐述。

制冷压缩机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之间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主要手段。另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讲课程知识应用到实践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涡旋式制冷压缩机以及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不同使用场合、在实际使用中正常运行及故障现象以及相关解决措施,在理论教学和拆装实验时进行互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制冷压缩机课程的工程应用背景,并将理论和实践较好地结合起来,获得良好地课堂和实践教学效果。

4 结语

制冷压缩机作为制冷空调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通过优化多媒体资源、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同步进行以及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实现卓越计划的目标和成为一名卓越工程师打好基础。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杨文焕,李卫平,于玲红,殷震育.基于给水排水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方法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4,24:52-53.

[2]吴江,任建兴,潘耀芳,何平.基于培养模式改革的卓越工程师计划探索与实践[J].2013,32:30-31.

[3]韩建海,杜辉,仝克勤,苏冰,邱明,刘桥方.校企协同育人 构建卓越人才培养新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5,13:30-31.

[4]张喜明,赵嵩颖.《传热学》课程教学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7:140-142.

[5]吕爱民,姚军.高校工科互动式教学的探讨[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6):100-104.

[责任编辑:汤静]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