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培萍
(徐州工程学院 体育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
摘 要:健美操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对提升学生的审美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实现学生主体发展,既是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也是课程标准对学校体育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因此,加大对健美操教学与学生主体发展的策略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本文结合健美操课堂教学实践,就如何实现学生主体发展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学校体育;健美操;教学主体;主体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7-0133-02
1 引言
健美操作为一种融合趣味性、竞争娱乐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在发展学生运动技能的同时,对于提升学生在运动中的审美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健美操成为广受学生欢迎的体育活动内容.健美操在增强学生体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发展学生的体能,提升学生的优良品质与人际交往的能力.因此,加大对学校健美操教学与学生主体发展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2 健美操教学与学生主体发展的契合与促进价值
在学校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注重健康促进手段的多元化与时代性.而健美操作为一个发展学生审美与健康观念的运动项目,其开展环境的多样化、人际交往的频繁化,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体质健康锻炼的激情.同时,健美操作为团体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学生相互间的合作与帮助,成为锻炼其优良品质的重要手段.
2.1 健美操符合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自然性
健美操与其他运动项目相同,是一种身体形态的活动方式,是以发展人体的运动能力为主要特征的运动载体.在健美操开展的过程中,其活动的环境可以在校园体育场馆、广场等环境中进行的,优美的环境与精致的音乐,为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自然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成为学校学生喜闻乐见的一个运动项目.
2.2 健美操的智能性与学生的发展
健美操开展的过程中,对参与者的智能、辨别、模仿等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对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健美操作为一项体能与审美意识相互结合的运动项目,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生理学、美学、体育学等相关知识.这在发展学生体能的同时,实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2.3 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水平
体育锻炼是通过促进锻炼者的体适能来发展其健康水平.健美操以其趣味性、竞争性、自然性等,吸引着学生的积极参与.作为一种自然状态下的有氧锻炼形式,其多变的地形既能够让练习者兴奋,也能够很好的发展练习者的心肺功能和肌肉能力,因此成为一种发展学生运动技能的有效手段.同时,健美操在开展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心理与身体有着双重的刺激.要求学生在全身参与的情况下进行锻炼,需要做到身体活动与环境的协调、心理活动与身体机能的配合等.健美操与其他的运动项目相比而言,在健美操的过程中,学生应对审美的追求很好的转移了对身体运动的注意力,降低了体育技能学习的枯燥感.因此,健美操对于发展学生的健康体适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4 健美操有利于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健美操作为一项简单易行的身体活动,其运动特点是通过身体的活动,锻炼练习者的身体,对于改善参与者的身体状况,发展灵敏等身体素质,提升个体的自然与社会适应能力有着直接的作用.从学校学生的角度来讲,健美操适于在学生中开展,这是因为丰富多彩的定向比赛方式,能够让学生从枯燥的体育锻炼中解放出来,让体育锻炼不再枯燥.因此,学校开展健美操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促进学生在健美操中的社会交往,发展学生健康的体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3 实现健美操课堂学生主体发展水平提升的策略
3.1 进一步提升健美操的激励与评价制度的有效性
应该确立学校体育教学的主导主导,认清健美操教学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价值,努力做好健美操的教学、社团、训练工作.加大健美操课堂教学的激励与评价策略研究,努力使学生能够接纳健美操,将健美操带进校园、带进体育课堂中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健美操带来的运动体验与健康影响.多样化的健美操教学平台与活动组织,能够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健美操练习平台.因此,在学校健美操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大对健美操社团、健美操兴趣小组、健美操比赛等的科学设置.例如:健美操竞赛作为引领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健美操比赛的开展,能有效的提升学校对健美操运动的重视程度.因此,学校要通过科学的组织健美操比赛等方式,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到健美操锻炼中,让学生在比赛规则、计分方法、参赛要求等引导下,进一步的提升健美操练习的科学性.
3.2 提升健美操教练员的培训与交流工作质量
健美操教练员培训工作关系到教练员业务能力的发展水平.做好健美操指导员的继续培训工作.提升健美操教师的个人素养,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与学生课堂学习健美操的交流.通过定期的开展健美操教练员培训等工作,帮助教练员及时的更新理念、获得最新的训练方法,提升健美操训练的水平.同时,要加大体育教师等对课堂教学目标、体育课程标准等内容的学习,以此来更好的凸显健美操教学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校要多进行一些健美操课的开展,让孩子在课堂中感受健美操,体会健美操带给他们的快乐,渐渐的喜欢上健美操,让整个校园都能享受健美操带给孩子的乐趣,达到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健美操运动中,健美操才能达到开展的目的,健美操爱好者的数量才会越来越大.学校还要做好健美操的宣传工作,不仅仅是对学生要宣传,最主要的还要对家长、社会做好宣传以便可以提升健美操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3.3 提升健美操课堂教学组织的合理性
在学校健美操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的教学组织合理性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在使用行动导向法的时候,有的教师仅仅是以简易的方法进行组织教师,造成了健美操课堂教学组织方式不科学,学生的健美操学习效果受到影响,思维活动频繁的背后,其体质健康与运动技能水平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在健美操教学方法确定之后,因为组织方法不且大导致的教学节奏混乱.频繁的使用运动导向法容易占用课堂上的练习时间,对教师健美操技术的传授、学生健美操技能的练习等产生不利的影响.课堂教学时间运用不科学将会造成健美操系统练习的时间无法保证,导致学校健美操教学效率不高.
因此,在实际教学开展的时候,健美操教学的过程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动作技能习得规律,在严格落实课时安排的基础上,让学生真切的感受与体验健美操带来的健康感与快乐感.在健美操教学的过程中,构建完善的课堂常规,形成固定的健美操学习小组,在健美操学习的起始阶段,教师要发挥主导角色,而在后期学习的时候则以自主学习与练习为主,让健美操运动技能学习与职业技能学习有效的结合.同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全面的发挥健美操运动的健康、审美、交际等效应,让学校学生可以多层次、多角度的体验健美操带来的快乐,让不同专业、不同健美操基础的大学生都可以积极的参与到这一运动中.
2.2 实现学校健美操教学方法与策略的有效性
当前在开展健美操教学的过程中,一些教师缺乏有效的手段贯穿在健美操教学中.在教学的过程中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适时、合理体现,很多教师仅仅通过简单的任务驱动、角色扮演、自主探究等方法开展健美操教学,缺乏对学校大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独立计划实施能力、职业能力等的培养与实践.同时在健美操组织教法方面,缺乏以职业特点为基础的健美操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应用,导致了运动导向教学法使用的不合理,对学校大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学习能力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为了进一步的提升学校健美操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转变角度,让大脑的思考与身体的练习有机的融合到一起,在给学校大学生创造练习的时间、空间的前提下,促进大学生健美操技能、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2.3 做好健美操课堂教学内容的选取与设计
部分学校的健美操教师在使用开展的时候,没有将整个过程贯穿与教学的过程中.受到教学时间、练习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健美操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存在着多种的顾虑,而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实现健美操课堂的有效教学,成为健美操教师专业技能与教学素养的集中体现.因此,为了更好的提升教学的效果,在健美操教学内容选择的时候,要学会去繁取精,在传授基本动作的基础上,按照学校大学生的专业特征、健美操基础等做好健美操教学内容的改编,让传统的健美操技术教学创新为健美操知识、健美操技术、健美操交际等综合的教学,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落实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给学生的健美操锻炼能力、学习兴趣、人际交往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3 结语
综上所述,健美操教学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与落实,既符合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也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在健美操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在创设良好的教学条件的基础上,要加大对教师的健美操教学业务的培训与督促,以有效的健美操组织、科学的健美操教学评价等,激发学生的健美操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开展的时候,健美操教学的过程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动作技能习得规律,在严格落实课时安排的基础上,让学生真切的感受与体验健美操带来的健康与快乐体验.同时,为了更好的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发展效果,需要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加大对健美操场地、师资等条件的优化,以此来更好的促进健美操教学效果的提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任平,肖移刚.个性教学视角下的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普修课程模块化教学设置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6).
(2)王海燕,唐振宇,张宇峰,佟宁.课内外一体化视域下的高校健美操课程优化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08).
(3)郑伟.新体育环境下健美操普修课程教学方案优化的改革研究——以三明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为例[J],长沙大学学报,2013(02).
(4)姚小玲.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