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互联网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变革与启示

杨明艳 张密生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2)

摘 要:互联网作为有极强渗透力的先进科技传入我国以来,得到了飞速传播与发展,并广泛融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主要对人们思维、价值观、交往方式和行为习惯产生重要的变化。机遇与挑战共存,互联网发展现状的分析对今后进一步推进社会健康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字:互联网;传播;发展;变革;启示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1.041

作者简介:杨明艳(1989-)女,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哲学;张密生(1962-)男,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科技哲学

收稿日期:2015-04-16

1 互联网在我国当前发展现状

互联网作为继海陆空太空之后的第五维空间,自问世以来不断给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的军用价值到今天家喻户晓的生活应用,给社会带来的变革不亚于工业革命、电力革命。我国在1990年11月28日以国家域名.cn正式加入国际互联网,迄今已有二十多年。中国作为世界上第77个加入国际互联网的国家,由于人口基数庞大,经济不断发展,中国的网民也越来越多,推动了互联网在世界的普及。

互联网创建的平等、自由,超越时间与空间概念的平台,任何人不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只要能连接互联网,就可以分享网络信息与资源。据CNNIC最近数据显示,“截至到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 4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9%,较2013年底提升了1.1个百分点”。“其中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较2013年底增加2 69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进一步提升,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3.4%,手机网民规模首次超越传统PC网民规模。”互联网的普及率以及移动客户端的增速,预示着我国互联网发展光明的前景,同时数字鸿沟也在相对减弱。

2 互联网对日常生活的变革

日常生活主要是指人们一定思维方式上的价值观念,交往方式和行为习惯的统一。互联网以用户为导向,提供越来越便利的产品和服务,从各个方面潜移默化的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

2.1 思维领域的冲击

思维方式是历史的凝练和时代特征作用于人的思维的主观意识的能动反应。“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是在自然经济、中央集权、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建立的,这使它具有整体性、直觉性、封闭性、保守性、中庸性、和道德化等非理性的特点。”伴随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思维也一度成为网络热词。针对互联网思维是什么,各学者不用视角给出不同见解。笔者比较赞同姜奇平老师的观点,”互联网思维是智慧思维、社会网络思维、低成本产异化思维、分享与创新思维,是互联网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和制度等客观变化在一般人思维中打下的烙印”。与传统思维方式的固化态势相比较,互联网思维具有明显的发散性、创造性、互动性特点。企业必须以这种思维方式谋求新的发展拓展新的疆界,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个人生活在诸多方面也深受互联网思维的影响,这种思维的转变是人们日常生活接收到的信息、服务、生活习惯的综合产物。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在今天互联网时代拥有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创新思维,个人就能够做到改变一个行业,甚至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

2.2 价值观的多维度变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演进,人的价值观念也在随之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价值观念形成途径主要来源于传统文化的影响、父母教导和学校灌输。互联网创造的完全开放的平台,人的思想观念变得多元化。不仅有正面的激励,还存在负面的影响,不仅有东方的观念,还有西方的信条,各种意识形态在生活中传播,其直接影响是导致受众群体在接收价值观或改变价值观的点变得复杂。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商业媒体与影视节目引导互联网社会群体的价值观走向。目前我国互联网领域缺乏完善明确细致的监管条文,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复杂的信息,网民对这些信息的浏览、自由言论的传播,都对传统价值观的解体,新型价值观的构建产生重要作用。互联网领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主流意识形态深入到每个民众的内心,这在互联网时代对当前政府和媒体提出挑战。商业媒体追求目标为点播率的数量,政府目的为弘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和谐社会,这二者需要找到最大程度的利益契合点来实现民众价值观的再塑。

2.3 交往方式的变革

交往方式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基本的来往方式。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的形成原因之一来源于相互交往。在最初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主要局限于面与面的交谈或书信往来。21世纪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交往方式逐渐让位于互联网技术产生的交往方式如电话、QQ、微博、微信,在新一代年轻人群体中尤为突出。通过朋友圈发布个人心情就可以达到所有熟知的人群中了解到自身状态,这种具有即时性、便捷性、高效性特点的语言传输与文字交流方式,给新青年提供广阔的表达个性和自由的空间。各种社交网站改变着人们相互认识的途径,依据大数据库点的链接的相关性,来推测个人社交圈并合理科学的向用户推荐好友。交往方式的转变降低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成本,也形成了人与人之间淡漠、孤独的个性特征。

2.4 行为习惯的变迁

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交往方式对行为习惯具有先导作用。个人闲暇习惯的改变,从相聚而谈、聚会等为主要活动到网上“独居”的转变。在接触到互联网的人们日常生活中,倾向于网络购物与网络消遣甚于其他生活习惯。互联网领域的各种商业活动、游戏与娱乐改变着每一个人的业余生活。电脑支付、手机支付各种智能软件的升级,让互联网消费走向平常化,仅2014年11月11日淘宝天猫交易量就创历史新高达到571亿元。各大网站如苏宁、京东、当当等商家相互竞争,争相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给传统商业模式提出挑战。民众对各种信息量的获得方式方面,也倾向于互联网搜索、互联网新闻。我国4G网络正在逐步普及,这也将给互联网移动客户端提供更良好的土壤来促进发展。

3 互联网在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启示

3.1 互联网作为一种工具应凸显人的主体性

互联网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使人同自己相异化。首先,互联网是人类发明的先进工具,旨在为人类服务。在实际生活中,大多数人却被工具奴役、主宰,表现一种极度依附性,违背了自然状态。其次,互联网增加了人们的惰性,手机控制人的思想和消耗时间。各种智能终端与设施,降低了用脑的机会,智力普遍呈现下降趋势。比较常见的是电脑输入日益替代手写汉字,导致很多汉字逐渐被人们遗忘,练书法成为少数人的休闲娱乐。虽然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类似活动的出现,根本上难以改观新时代的书写现状。其次,部分人群对互联网游戏的沉迷影响正常学习工作。对青少年成长不利,对中年人家庭不利,对老年人健康不利。互联网作为先进的发明,在使用的同时应该合理运用这种工具,不能沦为工具的奴隶。单从人作为社会主体的角度看,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人们相互之间许多日常生活细节,实质加深了各自的孤单感、不信任感、缺乏存在感。人与人之间应多些直面沟通、倾诉、了解、关怀,营造良好温暖融洽的生活氛围。

3.2 互联网发展应始终贯彻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互联网发展引发青少年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交往方式行为习惯倾向于西方化,而漠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先人创造的巨大民族宝藏,是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标志。互联网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冲击,西方文化表现出极强传播力,开始主导部分人群的生活。主要表现在当代青年对西方节假日的重视,而对中国的隆重节日如春节的意识淡薄;西方社会通过影视节目传达出来的所谓的自由平等民主(这是牺牲多数民众的利益建立少数人的虚假的观念)的价值观念也引发部分网民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当前社会现状的发展存在异议等方面。不可否认西方文化里存在值得学习的地方,但过分崇拜西方文化,则会导致对传统中国文化的彻底丢弃。各种网络文化的交织碰撞,中国传统文化是否会像雅典文化的没落一般,需要广大民众共同努力对传统文化加强重视,对西方文化取舍有度,树立正确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来捍卫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

3.3 互联网惠民应注重技术上深度发展的走势

互联网当前在对人们日常生活改观的方面,在广度上包罗万象,在深度上有待商榷。如互联网医疗,在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可以全方位完工,我国只停留于浅层次的挂号工作;互联网教育如幕课,投入很大收效甚微;移动办公普及率也不甚理想。缺乏深度的发展难以推动巨大的生产力变革,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对整个国家发展存在滞后性影响。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必须创造出比资本主义社会更辉煌的成果,当前社会主义国家缺少一种发展环境去追求一种更高层次的生产力的解放和给人民带来最大的福利。就国际局势来看,互联网的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发达国家。我国的技术不发展将会面临巨额的专利购买费用,这就告诫各商家在以用户为导向的基础上,适度进行更深层次的服务软件开发的必要性,同时政府也应出台相应决策让高校与企业达成联盟进行高科技研发。

3.4 加强互联网法制建设应更好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互联网兴起的快速性、传播的广泛性,对完善的政策法规的制定提出迫切要求。互联网政策法规如果落后于发展的脚步,对个人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将产生不利影响。互联网领域缺乏完善的条文来束缚言论的传播,规范网络秩序。表现在各种夺人眼球的新闻横行其道而忽略了互联网受众群体年龄分布的不均衡性;沉迷于网游的玩家完全依据主观意志自由遨游;各种意识形态碰撞,对社会主义认同感,民族归属感,社会道德感的弱化;网络流行的各种快餐文化对传统文化表现出的腐蚀作用;网络交易欺诈现象依旧存在等。就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言,互联网充斥着各种超越成长阶段的内容,让青少年语言、心理、行为等各方面都受到影响。加强互联网法制建设,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互联网发展中创造一个纯净健康的环境是广大民众的共同期待。

4 结语

互联网改变日常生活,但仍然客观存在若干现实问题。2014年11月19日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的致辞说“互联网发展即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不少风险挑战。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互联网,关系国家主权、尊严和发展利益,关系国际安全与社会稳定,关系世界经济繁荣和发展,迫切需要国际社会共担责任,共对挑战。谋求共治,实现共赢。”便利服务同时注重生活温馨,发展经济同时弘扬中华文化,关注外界动态同时关注内心世界,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于整个人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胡华南,鲁岚.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及其现代化[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4)

2 姜奇平.什么是互联网思维[J]. 互联网周刊,2014(5)

(责任编辑 梁 工)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