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同性恋心理危机干预案例的思考

彭东丽

(岭南师范学院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互联网广泛普及,人们的思想日益开放,同性恋这一现象的被关注度和被社会承认度似乎达到了顶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同性恋者尝试着表露自己的同性恋倾向并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大学生同性恋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面临着强大的内外压力,因此极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案例,分析大学生同性恋的主要原因,并对辅导员在处理此类案例提出建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大学生;同性恋;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209-02

1 案例背景

李某,男,笔者所负责的2014届的毕业生.幼时其父亲外出做生意,由奶奶抚养长大.由于从小缺少父母关爱,李某一直渴望被关注被保护,性格倾向女性化,大学里穿衣打扮也保持中性.在校期间与同学关系很融洽,但发现自己更加喜欢男生,为了求证自己是否是同性恋,大学期间尝试过追求女生,但是发现自己对女生没有感觉.李某不敢把自己的真实情况告诉父母,只跟关系亲近的叔叔、堂姐和同学吴某诉说.大学期间李某曾与社会上好几个同性交往,后来感觉社会人士比较复杂,最终分手.2013年与附近中学一高二男生恋爱,李某非常喜欢对方,但是由于对方家里出事,有段时间没有主动联系李某,李某开始寝食不安,最终发展成严重失眠,对学习、生活及同学之间的交往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甚至有轻生的念头.

2 对同性恋案例的思考

2.1 导致同性恋的主要原因

2.1.1 家庭生活背景影响

在笔者所接触到同性恋的案例中,只要追根溯源,都能从当事人的幼时成长背景中发现端倪.

如男男同性恋,几乎都是与小时候家庭缺少男性角色,由奶奶、外婆或者母亲抚养成人,缺少关爱,缺少男性的刚阳之气的影响,导致长期处于弱者的境地,内心渴望被保护.案例中的李某就是典型的由于幼时的成长背景导致的同性恋倾向,他的父亲一直在外地做生意,长期不回家,李某由奶奶抚养长大.而笔者所负责年级的另一位男男同性恋,当事人也是从小没有父亲,跟着妈妈和外婆长大.这些案例都尖锐地反映了一个健全的健康的家庭环境对小孩子的健康成长多么重要.

2.1.2 网络媒体的影响

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电影,动漫、书籍等对同性恋这一现象的宣扬、揭露与公开,让年轻人容易因为好奇而尝试,在一定的程度上误导了青少年的性取向.

2.2 对同性恋当事人的心理辅导与策略

由于同性恋在大学生当中呈越涌越多的现状,几乎每个高校都有同性恋的圈子,作高校辅导员,有必要多点了解这方面的信息,平时主动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争取早日发现情况,解决情况.在对待同性恋案例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方法,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2.2.1 价值观保持中立,无条件尊重当事人,取得当事人的信任

虽然同性恋这一词已不再新鲜,在某些国家,同性恋的婚姻也是合法的,网络媒体上对于同性恋的揭露似乎也不再抱着排斥的态度.但是大多数人其实并未能真正用平常眼光对待同性恋,尤其是在过半大学生是以农村家庭出身的粤西校园.而同性恋群体,特别是青少年,一般都把自己是同性恋当成一个秘密,没有人或者只有极少数人知道.他们害怕一旦公开自己会被歧视,得不到尊重,心理处于极敏感、脆弱的状态,因此如果作为教师也不能尊重当事人,以异样的目光对待同性恋学生,肯定是无法获得学生的信任,接下来的工作也将难以开展.

笔者一直以来对同性恋的了解并不多,没有非常排斥但是难以理解.直到最近几年发现自己的好朋友就是同性恋者,从好朋友的角度感受到了同性恋者的无奈、痛苦,才渐渐明白其实绝大多数同性恋者只是性取向不同,他们在其他方面是很正常的,为人做事都没有问题,他们走到今天实属无奈,作为旁人应该理解和接受他们.

因此当我收到李某的短信,对方称自己感情受挫,有轻生的念头,并表示他的情感与一般人不同,作为老师的我肯定也无法理解他,只需要告诉他心理咨询中心的电话时,第六感告诉我,这是一个同性恋者.在表示对对方的尊重的前提下,我态度极为诚恳地对对方说自己也有好朋友跟他是一样的情况,能理解他,请他相信我,才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令对方说出自己的姓名与班别,迅速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2.2.2 遵循保密原则

由于同性恋者的痛苦之一就是担心旁人的异样目光,他们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情况,因此,如果遇到同性恋案例,作为老师在处理的过程中没有能做到高度保密个案,容易造成外界因素对此案例的干扰和对当事人造成的可能性伤害,失去当事人对自己的信任,并可能令事件发展恶化.在次案例中,笔者一直遵守这一原则,保证干预工作的顺利开展.

2.2.3 谨慎发挥朋辈作用

同性恋案例与一般的案例不同,当事人极大地要求自己的情况被保密,因此在发挥朋辈作用这一块必须非常谨慎,尽量避免让不知情的学生参与进来,非要走到这一步,就必须慎重选择非常信任的学生干部.

在此案例中,由于笔者在最初取得当事人李某的信任,并从谈话中获知班上有一名女生平时与他关系很铁,知道他所有的秘密,因此很顺利地找到了他的好朋友吴某,既能从吴某处了解更多关于当事人的情况,也找到了多一位共同商讨方法帮助李某度过困境的帮手.笔者从吴某口中获知知悉李某情况的还有李某的叔叔与堂姐,因此顺利做到在与不知道情的李某父母沟通之前避免生硬直接的不良后果,先由李某叔叔对李某父亲公开这件事并做其思想工作,李某父母更容易接受.此外,由于李某当时提到有轻生念头,家乡与学校之间的距离较远,为了预防在家长来到学校之前发生意外,笔者安排吴某白天一直陪同李某.但由于他们不同性别,晚上李某回到宿舍后的情况就无法监控.经过再三思考,笔者决定选用当事人的舍友,也是当时的班长林某在李某呆在宿舍期间密切留意他的举动.林某在担任班长期间工作非常负责认真,为人做事极为踏实,深得笔者信任,但是笔者在交代林某这一任务的时候并没有把刘某的真实情况相告,只是提出李某最近家里发生了不好的事情,心情非常不好,担心其想法极端,希望林某能密切注意他的动态,随时向笔者汇报,并要求其保密.这就有力地保证我们掌握李某的情况,以防发生意外时无法做到第一时间掌握.

2.2.4 发挥家庭的重大作用

前面提到,多数同性恋倾向的形成,都与幼时的成长环境息息相关,同性恋者的主要痛苦,来源于不敢向父母倾诉内心的想法,担心父母对自己失望、无法再接受自己.因此若能争取家长的统一战线,在当事人的世界里多一份尊重与理解,对于当事人来说相当重要.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技巧,从父母爱小孩的角度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作为父母也许一时间很难接受事实,但是每个父母毕竟是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出事的,因此一般也会乐意积极配合学校一起解决问题.

此案例中的李父从李某叔叔口中获知李某的情况后在与笔者沟通之初虽然表示对李某的性倾向的震惊,但了解李某性倾向形成是由于成长背景造成后,李父更多是自责自己与妻子一心扑在生意上没有好好关心自己的孩子,并愿意配合学校一起处理好李某目前的情况,表示不会责备孩子,以爱打动孩子.由于获得家长的尊重与理解,使得李某的内心负担降低,李某更是表示会爱护自己的生命,不让父母失望.

2.2.5 做好危机案例的预后跟踪,做当事人的良师益友;令当事人认识到同性恋的特殊性,注意保护自己

在处理危机案例时,一定要注重对危机事后的当事人的跟踪调查.关心当事人今后是否能恢复正常的学习与生活状态,要做到有始有终.

此后,笔者与李某一直保持联系,李某也主动告知其学习与感情的状态.由于李某所在班级刚好空缺学习委员一职,笔者鼓励李某担任.李某同意.平时聊天中,笔者从自身的恋爱经验,告诉李某对待爱情一定要理性,对对方的预期也要合理,并认清目前马上进入毕业班的学生身份,要分阶段去处理问题,把精力集中提高自己学习能力上.后期跟踪,据吴某回馈,李某比以前更加活泼开朗.

同性恋的特殊性,还在于同性恋群体非常容易感染性病.大学生群体一直生活在象牙塔,思想相对单纯,同性恋内心的秘密不敢向身边的公布,只能在圈子、网络中寻求慰藉.特别对于刚进入这个圈子的大学生同性恋者来说,极容易被社会上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糊里糊涂就跟圈子里的社会人士发生性关系,且没有自我保护意识,这样往往导致大学生同性恋群体容易染上性病.性别一旦染上,难以启齿,既有传染给舍友的危险,且由于病情的反复,患者内心也会相当痛苦与煎熬,有些甚至由此轻生.因此作为高校辅导员,自身应该提高对这方面的认识,适当在学生当中宣传这方面的知识,让同学们都学会自我保护.

3 小结

同性恋大学生是个隐秘存在、人数不多但却不容忽视的群体.他们多面临强大的内外部压力,易出现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高校应积极转变观念,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出击,加强相关宣传教育,健全性教育体系,做好同性恋大学生的个别辅导和危机干预工作,探索大学生自助与互助之路,构建宽容、健康、理性、和谐的社会风尚,促进同性恋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高校辅导员在担负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可以借助自身和学生交往密切的优势,对高校同性恋群体进行关注和正确引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延华.大学生同性恋现象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151-152.

〔2〕高淑艳,贾晓明.近15年来国内同性恋的研究概况[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4):461-463.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