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体刚
(枣庄学院 体育学院,山东 枣庄 277160)
摘要:本文采用录像分析法、文献资料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张继科在2013年两大赛事决赛中的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张继科在发球强攻方面不占优势,在接发球阶段及相持阶段占绝对优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接发球;强攻;乒乓球
中图分类号:G80-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182-03
张继科是近几年中国乒乓球队重点培养的对象.作为新时代弧圈结合快攻横拍两面打法的代表, 其打法为右手横板,两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而张继科的打法特点为攻守平衡,正反手转换快,正手进攻质量高,反手防守稳定,发球好,临场比赛心理稳定.其发球方式主要以逆向发球为主,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发球方式,在比赛中实战运用的效果比较理想.反手拧打技术作为张继科的制胜法宝,虽然近几年很多选手纷纷采用这项技术,而张继科却能将这项技术发挥的淋漓尽致.张继科在一系列的国内外大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世界排名已进入前十名并且处于不断提升的状态.本文通过对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张继科2013年主要赛事的技战术分析,总结张继科在主要比赛中技战术的运用情况,探寻其致胜规律.让运动员和教练员从中了解目前乒乓球运动中优秀运动员对于比赛技战术的运用状况,从而得到借鉴和启示,找出自己的不足,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有效的提高比赛的成绩.进而促进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全面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张继科在2013年的两大重大赛事的技战术情况.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利用枣庄学院图书馆文献检索系统中的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全面系统地查阅有关乒乓球技战术分析及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了解其发展现状和相关的研究成果,为研究问题提供学术背景,找出科学依据.
1.2.2 录像分析法
以2013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决赛中张继科对阵王皓,以及2013年团体决赛中第二场张继科对阵中华台北陈建安,共2场比赛视频为数据来源.
1.2.3 数理统计法
对张继科在2013年的两大重要赛事中较为典型的两场比赛进行分析,将所需的统计数据进行认真的记录统计,并用Excel计算出得失分率和使用率.
1.2.4 逻辑分析法
通过13年两大重要赛事的数据分析结果,对研究所得的数据进行客观的、科学的说明和分析,并运用归纳、总结、比较等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
1.2.5 统计分析法
根据三阶段统计方法对张继科在这两场比赛中的发球抢攻阶段、接发球抢攻阶段和相持阶段的得失分进行统计,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三阶段指标评估法参考周庆玺等所采用的方法,使用率和得分率的计算方式如下:[1]
阶段得分率=阶段得分/(阶段得分+阶段失分)×100%
阶段使用率=(阶段得分+阶段失分)/(总得分+总失分)×100%
1.2.6 分段指标评估法
采用乒乓球单打比赛三段技术标准评估法,将所得数据与模式值评估指标(表1)进行比较,为本文的定量分析做好准备.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2013年乒乓球团体世界杯赛决赛(张继科VS陈建安)
张继科成为了本次男团世界杯唯一单打输球的国乒选手.在本场比赛中整个人的感觉显得比较重,场上调动比较慢,造成一局领先情况下后面打的比较拘谨,非常的被动.有时候前三板不够细,接发球和对拉过程中失误偏高,特点被遏制后情绪会出现波动.
2.1.1 发球抢攻段技战术分析
发球,是发球抢攻的基础.发球好,可为发球抢攻制造较多、较好的机会.而发球抢攻是乒乓球技战术的灵魂.由表2可以看出,本场比赛张继科在发球抢攻阶段的得分率只有56.3%,低于70%得分率的标准,在发抢阶段的整体使用率也不高,说明张继科在本次比赛中发挥失常,心理大受影响,在发球抢攻的能力上还有待提高.
2.1.2 接球抢攻段技战术分析
接发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击球环节,能否处理好这一环节对整场比赛至关重要.[2]由表3可以看出,在接抢段,张继科的平均得分率为47.3%,平均使用率为26.2%,处于良好水平.结合比赛录像分析,其接抢段得分率整体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其在接发球时采用的反手拧拉给陈建安造成的威胁较大,在接发球拧拉后常常能形成主动进攻的局面.
2.1.3 相持段技战术分析
由表4可以看出,张继科在相持段的得分率为50%,已超过40%的及格要求.结合比赛录像,可以看出本场比赛张继科在相持段失误率较低.说明张继科的相持段在比赛中有较大的优势.
2.2 2013年世界杯锦标赛男单决赛(张继科VS王皓)
张继科和王皓时隔两年再次在世乒赛决赛相遇.由于球路以及年龄的因素,在这场决赛当中,张继科掌控主动,最终四救局点取得胜利.
2.2.1 发球抢攻段技战术分析
由表5可以发现,本场比赛张继科在发抢段的得分率为69.5%,接近优秀.使用率也处于良好.张继科在接发球抢攻段以反手技术为核心,以拧打拧拉为主,杀伤力强.并且配套使用劈长、摆短等正手接发球控制技术进行战术变化,其特点鲜明,效果明显.张继科凭借独特的逆向发球,获得了明显的得分优势.
2.2.2 接球抢攻段技战术分析
根据录像进行数据分析(如表6),张继科在本场接抢段得分率整体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其在接发球时采用了自己擅长的反手拧拉给王皓造成了较大威胁,并在接发球拧拉后常常能形成主动进攻的局面.使用率在38%,接近优秀标准.
2.2.3 相持段技战术分析
由表7可以看出,对于本场比赛的相持段,使用率最高为66.7%,最低为33%;得分率上,最高为56.3%,表现为良好,最低为26.3%,不及格.从总体上看,使用率为40%,得分率为44.3%,从中可以看出张继科的相持阶段能力还有待提高.
2.3 两场比赛的技战术分析比较
发球抢攻是乒乓球技战术的灵魂.由表8可以看出,通过对两场比赛的统计进行比较,在发抢段上张继科对陈建安的发抢段得分率没有达到及格,与对阵王皓时得分率达到优秀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张继科以擅长的逆下旋为主,同时配合近网短球和左侧下旋球.旋转强烈,落点刁钻,因而能在对阵王皓的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但是在对陈建安的比赛中发挥失常,过于保守,两场比赛中发抢段的使用率分别为25.2%和26%,都不算高,积极性差.要争取主动,而第一板抢攻的上手质量非常重要.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更要注重抢攻意识的培养和训练.
而在接抢阶段,张继科展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得分率和使用率均明显高于其他阶段.接发球是乒乓球运动的重要环节,由于这一环节完全不由自己掌控,因此也最能体现一个选手的技战术水平.
相持阶段,在这两场比赛中均表现一般,在对陈建安的比赛中,仅仅是达到了良好.而在对阵王皓的比赛中,虽然相持不足,但最终还是赢得胜利,这是因为张继科在发抢段和接抢段,抢攻积极,带有较大的威胁性,积累了一定优势.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在发抢阶段:张继科的两场比赛得分率一个是不及格一个是良好,平均得分率达到良好标准.使用率均为良好,平均使用率同样达到良好标准.说明张继科在这两场比赛中发球抢攻阶段缺乏积极性.通过观看录像我们可以看出,两场比赛,张继科的逆向发球不仅可以直接得分,还可以为自己发球后的抢攻做好铺垫,发球的优势使张继科在发抢段处于优势和主动,但是在这两场比赛中发抢运用的不够积极,失误率略高.在团体赛中略失水准.但在与王皓的比赛中,发抢运用的积极有效,敢打敢拼,这也是战胜王皓的关键.
接抢阶段:张继科在两场比赛中,此阶段的得分率几乎全部达到优秀标准,可见张继科在这两场比赛中的接抢段比发抢段的进攻更加积极凶狠,杀伤力更强,球风更加的凶狠,尤其是在局点敢打敢拼.通过观看和分析两场比赛,我们可以看到张继科在接发球阶段大量使用拧拉的方式,接球抢攻更加积极主动,使王皓在发抢段没有了优势.张继科在接发球抢攻段以反手技术为中心,以拧打拧拉为主,杀伤力强.并且配套使用劈长、摆短等正手接发球控制技术进行战术变化,其特点鲜明,效果明显,是张继科主要的得分手段.
相持阶段:在使用率方面,世锦赛上张继科和王皓进入相持的球比较少,但是在团体赛上与陈建安的相持几率比较高,使用率也高.总体得分率良好,但是世锦赛得分率不及格,说明张继科正反手相持能力较好,但是也有表现起伏的时候.通过比赛录像可以看出,在相持阶段,张继科正反手比较均衡和全面,往往能在相持球中胜出,为自己增添气势和必胜的信心.而在相持段张继科连续进攻的意识较为主动积极,持续进攻能力强,但相持过程中战术套路略显单调,失误率较高,后几板衔接不够,连贯性还需加强.
在整体技战术上看,张继科的逆向发球,能为自己的抢攻做好准备.发球后的抢攻能力和意识都很强.在接发球上张继科的拧拉运用熟练,反手控制能力较强,成功率和稳定性都较高.发抢阶段使用率略低,应该增加抢攻机会.相持阶段得分率良好,相持能力有待加强.
3.2 建议
发球抢攻是乒乓球技战术的灵魂,发球抢攻阶段是重要的得分阶段,张继科应利用好逆向发球的优势,为后面的抢攻做好准备,尤其是为自己的反手拧拉做好铺垫.面对不同类型,不同打法的对手要有针对性的使用反手拧打,尤其要注重落点的位置.对于直板选手可以回在对方的反手位置,相对来说反手位置比正手位更难发力,对综合实力比较高的对手,则需要提高反手拧拉的质量.
在接发球阶段,抢攻意识还有待加强,应充分利用好自己的反手拧拉优势,减少失误,增加稳定性和成功率.在战术的运用上还要提高灵活性和多样性.在接抢阶段,利用反手拧拉的优势,提高自身的使用率和得分率.为后面的相持做好准备.
相持阶段的得分率明显偏低处于及格边缘,因此需要加强,在落点上要更加灵活多变.发挥出自身回球力量大旋转强的特点,增强技术的稳定性,提高得分率.在训练时要注意减少相持阶段的失误.同时要增强心理调整能力,减小情绪波动幅度.提高在比赛关键时刻的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控制好自己的节奏,沉稳应对对手的各种变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周庆玺,刘德乐.对张继科2011-12年三大赛事决赛的技战术统计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3,27(5):70-73.
〔2〕郑海波.第50届世乒赛男子团体赛张继科接发球技术的分析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30(6):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