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中杰
(赤峰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幼儿营养配餐是指根据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及自身的营养需要而配置的膳食.而幼儿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能量和营养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关键的时期,在此过程中所获取的营养素,对孩子的一生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指出家庭、幼儿园和家园共育方面幼儿营养配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合幼儿生长发育特点的营养配餐建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幼儿;营养;营养配餐
中图分类号:R15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118-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1].”健康,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幼儿的健康,更是对其他一切能力培养的基础,而幼儿消化系统尚不成熟,消化能力弱,适应性差,对幼儿身体健康和能力塑造造成无形的困难,这时家庭和幼儿园应该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生长发育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营养配餐.幼儿营养配餐是指根据3-6岁幼儿生理特点与营养需要而配置的膳食.
1 幼儿营养配餐存在的问题
合理的营养是幼儿生长发育的基础和保障.下文将从家庭、幼儿园、家园共育方面分析幼儿营养配餐不合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 家庭方面
1.1.1 家庭饮食结构不合理
3~6岁的幼儿的饮食主要以家庭与幼儿园的饮食相结合.这时的幼儿的饮食习惯存在着早餐过于简单,晚餐过于丰盛和荤素搭配不均的现象.这也是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早餐因为赶着上班上学凑合吃,晚餐下班、放学回家因为突然放松下来,就准备的特别丰盛,在幼儿的晚餐中加大营养.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和水,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是长身体的最佳“建筑材料”,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结构,也是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关键,幼儿生长发育的越快,需要补充蛋白质越多.如果补充的营养超过了幼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就会出现肥胖的现象,另外有一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孩子胖才是健康.而营养不良和肥胖都会给孩子的现在也可能是将来带来不可逆转的危害,也是难以弥补的,也会对幼儿的智力、性格有影响.
1.1.2 家长营养配餐的随意性
第一,家长每天工作的忙碌,家长没有耐心和时间去学习专业的营养配餐方面的知识,也没有时间和精力给孩子准备食物,还会根据自己对食物的喜好给孩子准备食物,家长不喜欢的食品在餐桌上就很难见到.由于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使孩子养成了挑食、偏食的习惯,对不爱吃的东西一口都不吃,常常会因为不喜欢吃一些东西吃不饱或者不吃饭.
第二,部分家长配餐观念陈旧,认为孩子饿了、吃饱了自己会说,不用定时定点的提醒与督促.于是幼儿就出现了饿肚子的现象或者吃多的现象.也是导致幼儿营养不良或营养过盛的主要原因.家长的这种营养配餐观念容易造成幼儿的营养不均衡,从而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
1.1.3 家长营养配餐的盲目性
现在的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一般是一群人(包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围着一个孩子转,家长注重的是幼儿吃得好吃得饱,幼儿喜欢吃什么就让他吃什么,过度的放任幼儿吃零食.家长就想把最好的都给幼儿,过度溺爱幼儿,就让孩子吃所有营养的食物,往往造成幼儿营养过剩.
有研究表明,在被调查的家长中,家长对幼儿“该不该喝甜饮料”有着不同的认识,有50%的家长反对自己的孩子喝甜饮料,但42.2%的家长认为孩子喝甜饮料无关紧要,还有7.8%的家长称说不清;在“该不该不吃洋快餐”的调查中有69.2%的家长反对儿童吃洋快餐,但25.1%的家长认为吃洋快餐无所谓,还有5.7%的家长称说不清.许多家长错误的认为,孩子的饮食每餐有荤有素就行,孩子能吃饱就行,并不知道营养量是缺乏还是超标.
1.2 幼儿园缺乏专业的营养师
在我国,部分农村及落后地区幼儿园的管理者并没有觉察到幼儿营养配餐的重要性与营养师配备的必要性,幼儿园都没有的专业的营养师,而是由一些营养观念较低的食堂工作人员负责幼儿配餐,或者由教师代替幼儿保育员或者营养师的职责,这些工作人员不具备专业系统的营养知识,对营养的供给的质与量把握不当,易造成幼儿营养不均衡.
有调查表明,我国幼儿因营养配餐不合理造成幼儿生长发育迟缓的现象,农村为39.1%,城镇8.9%,农村所占的比例几乎为城镇的4倍;身高达不到标准的幼儿,农村为20.5%,城镇为2.9%,农村所占比例是城镇的7倍;低体重17.8%,城镇为4.6%,农村所占比例几乎是城镇的4倍.此调查结果说明了农村及乡镇在幼儿营养配餐方面的差距,以及农村地区对幼儿营养配餐的忽略.
1.3 家园缺乏沟通与配合
幼儿园与家庭在幼儿营养配餐的问题上缺乏沟通.幼儿园组织的家长活动日,营养月等活动较少,两者缺乏沟通的渠道.因此,家庭与幼儿园的沟通与配合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可是部分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幼儿园老师不管在智力、安全和健康等方面都会教,自己不需要自己操心,从来不与老师沟通、交流.老师认为培养幼儿健康饮食习惯、营养均衡的配餐方面家长会负责.例如,某幼儿从来不愿意吃蔬菜,家长觉得在幼儿园老师会改变,老师觉得家长能引导.结果双方推卸责任造成了幼儿的营养不均衡.
2 幼儿营养配餐建议
2.1 家庭方面
2.1.1 调整家庭饮食结构
合理的配餐要满足幼儿生长发育时所需要的营养,适合幼儿的消化吸收能力.不能以成人的一日三餐为标准.3~6岁的幼儿消化系统尚不成熟,需要少吃多餐,一日三餐加1~2次点心,每日两餐之间要间隔的时间为4个小时左右,间隔时间太长,幼儿会感觉饥饿,过短会影响消化和食欲.早餐要准备的丰盛,种类多样,午餐要荤素搭配均衡,晚餐要注意肉类的摄入不能过量,要以清淡为主,七分饱为宜.同时,幼儿的食欲也受不同气温的影响,一般夏季不如秋季好,因此要结合四季的特点来编制食谱,以降低因季节气温不同给幼儿带来食欲减弱的影响[2].冬季寒冷,应该提供热能较多的食物;夏季炎热,食物应该清淡.另外,蔬菜类、蛋类有助于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帮助大脑神经细胞活跃.钙质及蛋白质的食物也应适当增加,才能促进幼儿身高的发育.要改善幼儿的肥胖症状,首先要做到的是忌食高脂肪食物、忌食高糖食物、增加高纤维食物的摄入,控制食物的总热量.
2.1.2 避免营养配餐的随意性
家长应利用业余时间,了解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多学习科学营养配餐方面的知识.也可以多于教师沟通,丰富自身的营养配餐知识.转变陈旧的喂养观念,以科学的营养概念养育孩子,耐心,细心的为幼儿准备食物,做到色香味俱全.才能提高幼儿的食欲,家长可以遵循的营养配餐原则:食物多样,粗细搭配,奶类豆类,适量鱼肉,蔬菜水果,荤素兼顾,优化搭配,少食荤油,素油多备,蒸焖炖煮为主,避免煎炸熏烤,清淡少盐少调料,烧熟煮透易消化,两餐之间加餐点,干稀搭配有滋味.
2.1.3 避免营养配餐的盲目性
家长应遵循幼儿营养配餐的原则,注意各种营养素的均衡,避免盲目性的把所有营养物质硬塞给幼儿,超出幼儿承受的范围,容易造成幼儿营养过盛.另外,幼儿都对甜食,油炸食品等不健康食品比较钟爱,家长也不能任由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食物,对幼儿的零食食用量进行控制,才能保证营养配餐的效果事半功倍.对于挑食的小朋友,把喜欢吃的食物和不喜欢吃的食物放在一起,鼓励幼儿对不喜欢的食物也要吃,保证幼儿的营养均衡.
2.2 幼儿园应配备专业营养师
部分农村及落后地区幼儿园管理者应意识到幼儿营养配餐的重要性,以及营养师存在的必要性.应加强并改善幼儿营养配餐工作的管理,配备专业营养师或具备专业的、系统的营养知识的人员.或者对幼儿园教师以及食堂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和指导,加强他们的健康配餐意识;幼儿园提供合理的膳食能使幼儿获得充足的营养,不仅能满足身体的需要还可以提高幼儿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对外界的适应力[3].制定营养均衡的幼儿食谱,避免食谱的形式主义,计算营养量,保障幼儿饮食的合理化,对幼儿的身体健康负责.
2.3 家园之间积极沟通与配合
家园共育是指家庭与幼儿园共同努力,密切配合,教师与家长形成共识,协同教育,实现科学育儿目标的教育过程[4].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是永远是首位的,亦是无可取代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5].”幼儿园应该通过积极地向幼儿家长宣传营养配餐知识,提高家长的育儿理念和技能,让家长通过自身的行为引导幼儿健康的饮食行为,做到科学喂养,合理搭配.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不同.因此,家长的沟通与配合时非常重要的.首先,家长应该与老师及时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园的饮食情况及饮食习惯的差异,发挥教师的重要性,遇到个别小朋友挑食,且不听劝告的,教师要在家长接送孩子时,跟家长及时的沟通,纠正幼儿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成为幼儿营养配餐合理饮食的参与者与引导者,也成为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领路人.注意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在家庭中的一日三餐合理平衡.幼儿园还可以经常举办家长交流会,让家长相互学习,向家长宣传幼儿科学喂养知识,推广健康营养知识,帮助家长提高营养教育观念,创设更好的饮食教育环境,让家长了解营养配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转变原本陈旧的喂养观念.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
〔2〕吴玉珍.浅谈幼儿园如何合理安排幼儿的营养膳食[J].科教文汇,2007(4).
〔3〕谢景学.合理膳食对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6(5).
〔4〕应灵敏.促进幼儿、家长、教师共同发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
〔5〕龚关根.家长联谊会充分发挥家校教育的互补功能[J].教育现代化,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