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新闻评论》新型课堂实践教学形式探析

王敏利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 崇左 532200)

【摘 要】《新闻评论》课堂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知,如何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值得每位任课教师去思考。本文主要从如何创新《新闻评论》的课堂实践教学形式出发,提出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渐进式”、“交互式”、“共进式”三者并举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评论思维和水平,以期提高课堂实践教学效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新闻评论》实践教学;渐进式;交互式;共进

0 前言

《新闻评论》是新闻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同时在新闻学中又是一门比较特殊的课程,一方面他的理论性特别强,既有定义特点历史的基础知识,又有对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等等不同评论类型的学习;另一方面,他又非常强调实践性,旨在培养学生新闻评论写作的技能。新媒体时代,独家观点已经取代独家新闻成为媒体的主要竞争之所在,而目前大多数高校新闻学专业对学生评论写作能力的培养却远远落后于市场的需求。填鸭式的传授与形式单一固化的依靠几次评论写作锻炼无法让学生得到多大的提高,甚至有些学生在整门课程结束之后还无法分清楚新闻报道与评论的区别。对《新闻评论》新型课堂实践教学方式的探索势在必行。

1 当前《新闻评论》课堂实践教学中的问题

1.1 实践教学形式单一

当前大多数高校在《新闻评论》的实践教学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在相关理论的学习之后布置课堂练习或者课后作业,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能够锻炼学生的思考与写作能力,但是难免一些学生为了应付作业像中学生写作文一样,拼拼凑凑几百,完成任务便了事;另外,由于接触的评论作品少,评论的思维也未形成,简单的几次写作锻炼,实际上对学生来说能进步的空间不大。更多的还是每次按照原来的认知与思维在写作,甚至有些学生上完一门课程都没有看超过10篇评论文章,指望通过几次写作锻炼就能获得这项技能是不切实际的。

1.2 课堂实践锻炼前后割裂

每次的实践锻炼前后断裂是新闻评论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讲完短评让学生练习写短评,讲完编者按语让学生写编者按语。有的学生刚刚知道什么是短评,然后赶鸭子上架完成了一篇短评写作任务,老师点评几句便没有下文了;有的学生刚刚开始对这个“编者按”产生兴趣,想要深入了解,却又马上开始了下一个内容的学习,而学生自觉性大多不高,如果没有老师引导和要求,比较少同学愿意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去看、去写。学生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去摸索、去熟练,这样的设计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提高。

1.3 教师忽略自身的实践

像《新闻评论》这样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应该非常注重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但目前的《新闻评论》教学,教师大多是负责理论的讲授,实践环节以布置任务、点评的形式来完成,很少主动参与到实践锻炼中去。事实上,教师自身的实践锻炼不仅指去到专业的媒体单位从事采写编评工作,也包括在教学中与学生共同参与实践,完成实践任务,而在实际教学中,这一环节往往被忽略了。有些教师上了几年的《新闻评论》,自己却没写过一篇评论作品,这也是目前《新闻评论》教学中存在的较为明显的问题。

2 新型实践教学形式的运用

2.1 渐进式任务——习惯的培养

《新闻评论》的课堂实践教学首先应该是培养学生关注评论的习惯。笔者在第一节课上先用许多同学们感兴趣的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告诉学生并不是想大家想的那样无聊,随后提供较为著名的评论媒体与网站,并布置任务:以后每次上课都会叫同学起来问问最近看了什么评论,跟大家分享。渐进式的第一步就是评论复述,每次上课前花10-15分钟让学生复述最近看了什么评论及评论的主要内容;进行2-3次课程之后,随着相关理论的学习,第二步由复述评论渐进到解析评论——说出评论的论点、主要论据、评论的结构及你对评论的评价;第三步让学生追踪自己喜欢的一到两个媒体或作者的评论,观察他们的评论选题特点与评论写作,同样利用每次课程的前10-15分钟让同学们自己说。三步走的形式可以贯穿在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渐进的、持续的三步走让学生养成关注评论的习惯,熟悉评论的思维,让学生熟悉评论就像熟悉新闻报道一样,看见一篇评论标题便能够立刻知道这种评论大致是什么样子的,为新闻评论写作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交互式课堂——形成兴趣

2.2.1 互动与竞争

课堂实践教学采用互动的形式是充分激发学生能动性和兴趣的形式,对于《新闻评论》教学来说,互动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分组互动与竞争的形式,小组内成员利用课余时间互相讨论自己看到的评论,互相推荐自己认为有意思的或者写得特别好的评论,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通过不定时抽查的形式检查小组的完成情况,也可以为小组提供指定的讨论题目,比如以新近发生的事件为由头,让小组成员收集对这一个事件的各种评论,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归类,指出有哪几类评论,选出其中你认为较好的评论与同学们分析;小组之间的竞争包括每周检查时看哪个小组看的评论多,对同一选题的评论谁的认识更深刻,更有创意,而小组间也可以互相为对方选题,刁难一下对方,互相评价,指出对方的优缺点,调动学生们的互动性与竞争心,能使学生学习更有动力。

2.2.2 课堂辩论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将辩论的形式引进课堂的效果十分明显,课堂辩论也非常适合新闻评论教学,因为新闻评论一个重要的选题来源便是有探讨争鸣的现象与问题,随着社会民主程度的提高,这种众说纷纭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将这样的问题或现象引入课堂辩论之中,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之余,也锻炼了学生学会一针见血的看问题,找论据来论证己方的观点。比如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引入课堂辩论的既有“上课交手机 支持还是反对”这样更学生本身密切相关的辨题;也有类似“学校悬挂祝贺校友李易峰《古剑奇谭》大获成功横幅 你这么快”这样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辩题;还有像“春晚小品看本山 支持还是反对”这种有新闻由头,社会讨论度较高的辩题。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每次课堂辩论最后都是下课时间到但是学生们意犹未尽,争论得面红耳赤,走出教室还在讨论刚刚的辩题,还有学生下课堵住笔者让笔者选支持正方观点还是反方观点。辩论不需要专门选取双方辩手,仅按照座位分成正反两方,这样既不用太多时间准备,同时也给每位学生作为辩手发言的机会。(下转第247页)

(上接第187页)2.3 师生共进式练习——有引导、有参照

《新闻评论》的课堂实践教学目标最终还是要指向学生的评论写作能力,因此在形成习惯和兴趣之外,对学生写作能力的锻炼与培养仍然是重中之重,笔者在对学生评论写作锻炼的实践中,采用了“师生共进”的方式,即每次课堂评论写作锻炼或课后评论写作作业,老师都完成与学生一样的任务。通过这种师生共进的形式,一方面能让学生对老师更有信任感,更加认真的完成这一任务;另一方面,每一次对学生的评论作业进行点评时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点评,好或不好,事实求是与学生共同进步。对学生来说,有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的作品参照,比起媒体上遥远的、冷冰冰的作品更加有人情味和吸引力。换言之,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有一个实践过的老师而非一个会布置任务的老师。

总之,对《新闻评论》这样非常注重实践性,但是内容却不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的课程,应该改变原有的枯燥、断裂的教学模式,采用渐进式的,持续性的,以兴趣带习惯,以习惯养兴趣,在接触大量的评论实例、作品基础之上,将思维能力与写作能力并举对学生进行培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荆丽娜.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评论教学的探索与革新[J].新闻知识,2014(01):93-94.

[2]赵振宇.创新新闻评论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当代传播,2008(03):83-84.

[3]刘海明.新闻评论的多元化教学探索[J].中国报业,2013(06):26-28.

[4]张珊珊.“交互式教学”模式在新闻应用理论教学中的运用方法:以“新闻评论学”课程教学为例[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7):259-260.

[责任编辑:汤静]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