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恩强
在当下,随着文化娱乐渠道的日益多元,内容的日渐丰富,人们对大众媒体的文化欣赏品味和内容要求也水涨船高。于是,每逢年关,我们经常会听到关于春节联欢晚会的讨论和抱怨。人们追忆着20世纪80年代万人空巷追逐港台剧或日剧的难忘画面,试图通过找寻属于自己一代的独特影视记忆体验,证明当下影视媒体内容的荒谬与无聊。那么,80年代以电视为代表的影视媒体,为何给当时的受众留下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呢?返回80年代电视发展的历史场景,可能会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下的大众媒介文化现状。
80年代有关电视的黑白记忆
电视作为对受众具有影响力的大众传播媒介,在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中国,开始崭露头角,获得了大发展。我国的电视媒体虽然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但真正发展在1978年以后。1958年北京电视台成立,当时电视的覆盖面非常小,仅限于北京市几十平方公里的范围,全国也只有30多台黑白电视机。同年10月1日,中国第二座电视台——上海电视台问世。同年12月20日,哈尔滨电视台(黑龙江电视台前身)也与观众见面。接着,一些有条件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电视台纷纷上马,甚至一些不具备条件的城市也纷纷效仿。到1971年,全国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总计达80座。1977年5月,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全部改为彩色播出,从而实现了具有历史性的由黑白电视向彩色电视的过渡。但客观而言,从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中国电视几乎没有什么影响,普通中国人甚至都未见过电视机的模样。直到1976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代领导人去世,因为电视报道了告别式、追悼会等活动,大中城市的机关、厂矿、学校组织收看,许多观众才有机会涌到为数不多的电视机前目睹了这些历史性的场面。从此,电视显示出了潜在的大众传播功能,并开始产生较为广泛的影响。
正如经历过80年代的中国人所共同感受的,民众的生活自觉不自觉地受电视影响,是从电视大规模进入千家万户开始的。与此同时,电视节目的质量也不断提高,辐射力、吸引力、穿透力日益增强。这种变化在数据中也得以体现。1978年前后,全国只有中央和省两级电视台,每天播出时间不过三四个小时。而10年之后的1988年,仅中央电视台就有4套节目,每天总播出时间超过30个小时,各省级电视台多数也自办2套节目,每天播出10小时以上,市、县两级也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办了具有本地特色的节目,全国形成了多层次的联合覆盖网络。1987年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抽样调查表明:78%的人经常看电视,高于广播(56%)和报纸(49%);大学文化程度的人中,经常看电视的观众保持着80%的比例;86%的被调查者对电视节目持肯定态度;京津沪三地人均每天看电视时间超过2小时。由此可见,在80年代后半期,电视已成为受众获得新闻信息、享受文化娱乐、增长知识的主要渠道,电视同时也形成了新的舆论力量,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
除了抽象的数据,在具体形象上,如果搜罗有关80年代的记忆,经历此一时期的人会发现许多片段都是黑白的。这显然跟那时大部分家庭观看12英寸抑或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有关。而就电视的影响而言,当时城镇大街上年轻人戴的“蛤蟆镜”,各大城市的中小学生将大号铁钉放到煤球炉中烧红后打制的“飞刀”,是源于对《大西洋底来的人》及《加里森敢死队》的模仿。袁伟民和中国女排,央视和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也是当时中国人对电视的美好记忆。随着彩色电视走进千家万户,观看电视节目、谈论电视内容、臧否影视人物,逐渐成为普通中国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大众流行文化的流行,歌星影星的粉墨登场,都有赖于电视在80年代的发展。
电视逐渐成为中国第一媒体
随着电视的影响在中国民众中的不断扩散,电视硬件网络和电视观众数量也得以大幅度提升。在硬件上,1978年,全国有电视台30座,电视机社会拥有量150万台,并且多数为机关、团体、厂矿所有。当时的抽样调查也显示,当时城市中每50户才拥有一台电视机,固定的电视观众是相当少的。1983年,全国电视台增加到70座。到1988年,全国的电视台猛增到422座,电视发射台转播台增到近2万座,电视机社会拥有量1.2亿台,比1978年增长近80倍,全国有一半以上的家庭拥有了电视机。10年间,发展速度不是翻一番,而是翻两番,有的指标甚至是两番以上。
在电视观众规模上,1985年我国电视观众已达5.4亿人,正好是1981年2.7亿人的2倍。湖北、南京等地区的调查也反映了电视飞速发展的态势。1988年中央广播电台全国听众调查表明:电视已跃居三大传媒之首,广播退居第二。在中国的广大农村,电视的发展则要缓慢得多。1985年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当时电视在农村的普及率极低,每百户拥有的电视机数,苏中有9.1台,苏南有15.8台,苏北经济水平较低,l台也没有。这些数据表明,在80年代中期以后,从覆盖率和受众人数看,电视媒体在大众媒介结构中逐渐取得优势地位,超越报纸与广播,取得中国第一媒介的地位。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在广大的农村及边远落后地区,此时电视的普及率还比较低,还不能超越具有良好基础的广播媒介网络。
那么电视在1980年代的飞速发展,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首先,经济的发展为电视媒体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过渡。在此背景下,为提高商品的知名度、塑造形象,企业开始重视大众媒介的广告宣传功能,而电视是最有效的宣传推介途径。对广告界和企业界来说,产品只有上了电视才能登堂入室,才能产生效益。企业对电视广告的投入,逐渐成为各大电视台生存与发展的主要经济动力。
其次,社会结构领域的一系列变革,为电视媒体发展提供了舞台背景。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与经济变革相伴随的社会生活的变迁,为电视媒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舞台。年复一年的民工潮、下海经商热、股票期货热、跳槽找工热、开发区热、房地产热,人口大规模流动的现实情境,使人感受到置身其中的社会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许多以前不曾出现的矛盾、问题都以城市为集合点、发散点,这就为电视媒介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如,当时广州电视台创作的以南国经济发展为题材的《商界》和以南下打工妹为题材的《外来妹》等电视连续剧,都以当时社会变迁为题材和背景,受到了亿万电视观众的欢迎。
最后,电视是高科技、重装备、高消耗的行业,其发展必须以相关的技术进步为依托。可以说,技术革新是80年代我国电视大发展的重要诱因。如,采用录像设备电子编辑手段后,电视一改过去为节目内容配乐的做法,给节目的声音录制带来了极大方便。这种一体化的录像设备,用真实的现场背景音响和同期声,弥补了声画分离的问题。比如1978年1月1日正式开播的《新闻联播》,节目中的每个新闻片都采用现场音响,取消了电视配乐,增强了真实感和现场感。同时,新型电子新闻采集系统、现场制作设备和电子编辑设备在电视节目中的逐步应用,增强了电视媒介独有的现场感、参与性、兼容性等特点。
电视节目内容的丰富与发展
节目内容是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产生影响力的核心要素,内容的丰富和完善,也可以说是电视媒介成熟的重要标志。在80年代,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促发社会心态与风尚的变化,也使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和变化。
此一时期,城镇居民开始住单元房,不再住大杂院,邻里相互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自身娱乐休闲的机会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春节联欢晚会、综艺晚会、综艺节目、影视剧集在某种意义上填充了人们的空闲时间和精神需要。因此,综艺晚会、专题片等电视传播样式和电视艺术样式在80年代大量涌现。在受众收视热潮的推动和刺激下,电视内容迅速拓展和丰富,赋予了荧屏更加绚烂的光彩。于是,电视媒介向人们展示了快速及时的新闻播报、活泼生动的综艺娱乐、指点江山的新闻评论、茶余饭后的影视谈资、有理有据的社教思辨、淋漓尽致的文艺宣泄,等等。这些节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元,为受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文化层次的观众,都可以从荧屏上获得自己需要的内容。节目和内容的丰富,也形成了电视媒体门类日趋齐全、特色日益彰显的频道体系。
在新闻方面,受政治形势以及国际环境影响,加之传播理念和传播技术还比较落后,我国的电视媒介在新闻报道上还基本局限在国内新闻与时政内容上。在获取新闻的大众媒介中,电视逐渐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民众获取新闻的主要媒介。在新闻节目样态上,以中央电视台为例,1980年《新闻联播》成为报道国内国际新闻事件相对完整的新闻节目,时间也从15分钟增加到了30分钟。其后若干年,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在新闻节目的报道内容、报道量上都实现了很大的跨越。节目内容由时政新闻为主向时政、经济、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新闻相结合转变,传播内容也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80年代初,城镇受众也十分偏爱体育新闻。80年代中后期,喜爱体育新闻的人群日益扩大,但仍以城镇受众为主。80年代初期浙江和北京的调查发现,体育新闻爱好者以城市居民为主。到80年代中后期,体育新闻的城镇受众增多,新闻接触率大为提高。80年代初到中后期,受众对经济新闻的兴趣从小转大。80年代中后期,受众对经济新闻的兴趣进一步增强,在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变化尤为显著。80年代初,会议新闻曾是受众获取新闻的重要来源之一。80年代中后期,受众普遍认为会议新闻过多,呼吁大众媒介改进会议报道,特别是剔除无新闻价值的会议报道。此外,社会新闻也是电视观众尤其是农村观众感兴趣的新闻节目。
电视除了具有电子媒介普遍具有的能够快捷传播资讯的特征,还为人们娱乐休闲活动提供了新方式。电视媒介具有声画一体的独特性,带给80年代的人们有别于读报与听广播的新体验。80年代到90年代,是电视专题节目、综艺节目、文艺节目、电视剧称霸荧屏的年代。80年代开始陆续摄制的《话说长江》、《话说运河》、《丝绸之路》等电视专题片赢得了观众称道。在综艺节目上,电视此时还创新了许多节目形式。广东电视台率先推出竞赛节目《“六一”有奖智力竞赛》,后又开办了杂志型的文艺专栏《万紫千红》、《百花园》;北京、上海、广东、福建四个电视台联合引进《正大纵横》(后改为《正大综艺》);1986年中央电视台还播出了在新加坡举办的“亚洲大专辩论赛”决赛的实况录像。此时的文艺类节目包括文艺晚会、专题文艺、音乐节目、文学节目(包括电视小说、电视散文、电视诗、电视报告文学等)、舞蹈节目、戏曲节目、杂技节目、文艺竞技节目等。文艺节目通过欢快的节奏、精美的舞台设计、绚丽的现代化灯光,使观众在轻松热烈的氛围中实现审美娱乐。1983年综艺晚会开始出现,比如春节联欢晚会。一年一度的春晚集歌舞、小品、相声、戏曲、曲艺、魔术、杂技、器乐、武术、绝活、游戏等节目于一体,精品荟萃,精彩纷呈。于是,晚会也成了80年代人们电视娱乐消费的主要热点、焦点。
从根本上说,大众媒介是现代都市的产物,其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视,传播何种内容,用何种形式传播,也往往要受到社会和受众需求的影响和制约。而中国整个80年代到90年代之间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变迁,决定了电视媒体的传播形式与内容,填充了中国民众的精神空间,进而塑造了这一阶段中国观众的大众文化记忆。
【本文系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2013年度,项目编号:ZZH213024)成果;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