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任务单导学模式下中职语文有效教学研究

摘要:任务单导学模式是教师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内容,依托一份精心设计的“任务单”,由学生主导学习、开展教学活动的新型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生本教育”的教学理念。任务单导学模式的四个基本要素是前置先学、任务单、学生活动、教师导学,据此探讨中职语文的有效教学,有助于实现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同生共长,达到教育的合作共赢。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任务单导学;中职语文;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3-0062-03

中职语文教学的核心已不能简单地将已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注重挖掘学生的创造力量,从学生成长的基点上让其通过一定的教学模式进行有意义学习、发现学习,最终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真正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促成其终身发展。为此,以“学习者为中心,在实践中学”的任务单导学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成为我校课堂教学的一个全新亮点。

所谓“任务单导学”,是指教师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以“课堂学习任务单”为抓手,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努力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引导学生在任务的引领下,通过师生合作和学生合作培养其自觉自主学习及探究研究能力的“学教合一”、“学做合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获得生动、活泼、可持续的发展,在活动中培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达到减负增效之目的。

一个完整的“任务单导学”课堂是一个四维空间的组合,包括前置先学、任务单、学生活动、教师导学四个基本要素,要真正实现任务单导学模式下中职语文有效教学,必须切实落实这四个基本要素。

先学导航

准确把握学情是实现任务单导学模式下中职语文有效教学的起点。

先学导航是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准备性学习,即指导学生自学、自问、自思、自做、自练、自评的先学过程。通过先学,教师既可以准确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底蕴,又可以清楚把握学生的先学动态及先学结果,从而能精确分析其与新课目标、能力锻炼、社会需求的差距,进一步有效确定课堂教学应缘何入手,从何起步。而指导学生先学,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先学情况后确定的教学起点,其真实可靠性非常强,课堂教学中必然会出现教的起点与学的基础和谐一致、教与学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此外,依据学生先学而决定的教学起点,必然会打破以零为起点的课堂教学陈规,有效克服少慢差费现象,课堂教学质量必定会得到较大提高。

缘学而导

审慎设计任务单导学案是实现任务单导学模式下中职语文有效教学的基础。

教学过程其实就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任务单导学案的设计不同于教师以往的备课,应以学生的学为根本要求,立足于学生“如何学”及“学到了什么”,教师要充分依据学生的先学学情及学习个性,根据一节课教学知识的特点、教学目的,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和能力提升编制学习方案,任务单导学案应成为学生学习探究的“灯塔”、教学活动的“推进器”以及对学生学习活动历程与结果的生动记录。因此,任务单导学案的编写必须严格遵循学生主体性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关注学生的具体进步和发展。

编写任务单导学案要制定优化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整个语文课堂教学的根基,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追求学习目标的优化,用优化的目标指导、控制、调节和评价课堂教学,可以减少课堂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方向性和有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素质的有效策略。

编写任务单导学案要选择独特的学习角度 应选择独特的学习角度,使教学信息具有新奇性,能有效并极大地激活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兴趣,为其思维的律动、发展、拓宽及有效实践提供坚实的支架,为其知识与能力的内化、深化培育出厚实的土壤。

编写任务单导学案要控制学习的难度 任务单导学案的编写仅仅考虑到能否激发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兴趣是不够的,还应考虑如何激发学生求知与探究的欲望,使学生保持持久不息的探索心理。因此,任务单导学案设置的任务要难易适中,激发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桃”,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

编写任务单导学案要加强直击中心的力度 中职语文有效教学理念的核心是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发现那些为学生真正所需要的、终身有用的核心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在学生学习精力限定的情况下,教师编写任务单导学案应准确合理地确定课堂教学的重点,直击具有教学价值的核心任务,真正把主要精力用在“刀刃”上,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价值。

编写任务单导学案要设置由易到难的梯度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在于有效导引学生思考的方向,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培养学生敢疑、敢问、敢想、敢说、敢做的良好学习品质,参与课堂教学和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因此,编写任务单导学案时应有效呈现课文内部的逻辑关系和学生学习上层层递进的关系,实现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自我研习、主动探究下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有效增强学生自我分析、归纳、演绎、运用的能力,真正使学生走上乐学、爱学、会学、勤学、博学的道路。

编写任务单导学案要安排精而有当的密度 教学是否有效益,与一堂课的教学密度有很大的关系。量过大,学生不易消化;量过小,学生又吃不饱。只有有了量的思考,在预设、筛选、生成任务单导学案时进行宏观把握,有意识地将课堂生成的诸多问题加以综合归类,控制好恰当的容量和节奏,使教师教的量和教的速度与学生学的量和学的速度相匹配,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有效性。

导为促学

学生主体课堂最佳投入状态是实现任务单导学模式下中职语文有效教学的关键。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中学生的投入状态是指学生自觉学习的程度。大量研究表明,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并进行讨论的课堂教学,其效果要优于教师主讲、学生听讲的被动参与学习状态,因为有效的语文教学绝不是简单的“告知”和“被告知”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并自主建构的知识,其内生性才会更为牢固,运用时也才会更为灵活有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努力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找到主动发展自己的途径。

释放学习时空,唤醒学生自主意识 教育家共同的主张就是要相信学生、大胆放手,在时间上、空间上最大限度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或带着对教材的独特理解,找到适合自己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或带着共同的学习疑问,更自觉地组成合作小组互助学习;或带着学习中的问题,主动得到教师更有针对性的帮扶。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以最佳的学习状态积极地投入学习,“学生成为主体”才能真正得到落实,从而有效实现教学的效益。

巧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认知心理学认为,将学生置于具体切实的认知冲突中是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在动机的方法。所谓“认知冲突”是指学生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与当前面临的学习情境之间暂时的矛盾与冲突,是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知识之间存在某种差距而导致的心理失衡。若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不和谐因素”或“障碍”,巧妙设置认知冲突,就能强化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认知需求,让学生在追求认知的心理平衡中全身心地投入矛盾与冲突的解决过程,从而能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思维的相互激撞中亲历创生知识的意义,于学中得趣、得法,有效地提升学习能力,实现教学的效益。

提供展示平台,在体验赏识中激励学生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角,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在有限的教学环节中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及个性发展。教师在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表现欲,时时处处为他们提供展现自己的舞台,并运用成功体验法和赏识激励法,建立学生对自己潜能开发的自信,由外力变成内力,主动地学习,更好地学得语言、悟得技巧、发展思维、拓宽能力、提升素质,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学定教

教师主体教学灵活引导是实现任务单导学模式下中职语文有效教学的保障。

任务单导学模式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绝非否定或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相反,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技能、学会知识、学会学习,并迁移运用,不仅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而且要求教师导之有法,方能使学生学之有效。

导在主题切入处 任务单导学的课堂,每节课都有一个明确的探究主题,一旦学生离开了预设的主题去探究,那么探究活动将是放羊式的漫游。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引起学生学习任务的意向,指明所要达到的目标和要完成的任务,帮助学生简捷有效地切入主题,引导学生在抓主线、重核心的基础上分层布点,步步推进,进而实现学生的活动探究在各个点的递进中有序发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在目标游离时 知识生成并非都是事先可预设的。语文课堂是一个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共同协作向未知领域逐步挺进的旅程,沿途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游离目标的意外,而这恰恰正是教学的最佳时机。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教师若能适时抓住瞬间时机,捕捉“非预设生成”的智慧火花,加以机智性的引导,就能使这些鲜活的课程资源绽放出生命的光彩,并收获格外美丽的风景。

导在难点疑问处 每节课都有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一般而言是指因为某个知识点或环节比较抽象,不易理解且知识面广而深的问题。有些是知识内容相近、相似而容易引起混淆的问题,有些是由于学生年龄、阅历、思维、认识水平等因素的局限以及客观事物的发展尚不充分而致使难以理解的问题。如何化解难点,有效引领学生寻找达到彼岸的路径,让学生体验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教师应导在难点疑问处,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引导学生积极应变,从多角度思考,变学为思,变学为悟,在探疑的亲历过程中逐渐拨开迷雾掌握学习的方法与策略,使自己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从而形成无数个独特精彩的个体,这才是教师引领艺术的体现。

导在实践应用时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语文教学资源、教学场景和教学手段,多角度、全方位地构建语文教学立体图。要使语文与生活、与专业、与职业相融合,引导学生大胆实践,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整理归纳的能力、分析综合的能力、策划组织活动的能力、自学和迁移的能力、探索与创新的能力、总结与评价的能力。

导在回顾反思时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反思是语文思维活动的核心与动力,是一种有益的再学习方式,是促进能力发展的良好途径。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对探究过程与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回顾与反思,可以使肤浅的、零散的经验明朗化而巩固下来,转化为能力,也可以使学生从失败的经历中总结出教训,修正学习策略,提高辨析错误的能力,从另一方面转化为学习能力,提高综合能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余志军.任务单导学模式在中职教学中的运用[J].吉林教育(综合版),2010(4).

[2]徐年华.用任务单导学模式实施中职教育有效教学[J].快乐阅读,2011(18).

[3]孙成林.浅谈中职课堂教学的技巧[J].职业教育研究,2011(4).

[4]吴诗梅.用“任务导学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J].现代教学,2011(12).

[5]杨义然.任务单导学模式下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究[J].成才之路,2012(22).

[6]朱晓梅.“任务单”导学中预设与生成的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21).

[7]冯志刚.“任务单导学”模式下中职文化课教学改革探析[J].职教通讯,2012(3).

(责任编辑:王恒)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