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彬/重庆市铜梁县巴川畜牧兽医站
猪肺疫又名猪巴氏杆菌病,俗称“清水喉”或“锁喉风”。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以败血症、咽喉炎和胸膜肺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是危害养猪生产的主要呼吸道疾病之一。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给巴川地区许多养猪场,特别是中小规模的养猪场造成严重损失。
(一)流行病学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毒力较强的病原菌有时也可呈地方流行性。一部分健康猪的上呼吸道寄生本菌,据报到,在猪的鼻道深处和喉头上,有30.6%带菌。当饲养管理不善时,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如温度的急剧变化、相对湿度很高、通风设施差,或长途运输、营养不良、饲料突变、寄生虫侵入体内等因素而诱导该病发生,在动物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病菌即可乘机侵入体内,而发生内源性传染。病猪的分泌物、排泄物不断排出有毒力的病毒,污染饲料、饮水、用具以及外环境,经消化道传播,有时也可通过呼吸通或皮肚、黏膜的伤口感染。
(二)临床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1~3?d,根据病程发展经过,本病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个病型。
1.最急性型。最急性者无明显征兆死亡。病程稍长者,体湿升高到42℃,可视黏膜发绀,食欲废绝,心跳加快,呼吸困难。最具特征性症状是咽喉部急剧肿胀,发红,触诊热而坚实,按压有明显的颤抖症状。严重者肿胀可向上延及耳根面后可达胸。病猪呼吸极度困难,常作犬坐势,伸长头颈呼吸,口鼻流出泡沫,有时带有血色,发出喘鸣声,多因窒息死亡。
2.急性型。是本病最常见的症状。除具有败血症的一般症状外还表现急性胸膜肺炎症状。病初体温升高达40℃~41℃,发生短而干的痉挛性咳嗽,呼吸困难鼻流粘稠液,有时混有血液,后变为湿咳,咳时感痛触诊胸部有剧烈的疼痛,听诊有啰音和磨擦音,先便秘,后腹泻,未期心脏衰弱,皮肤郁血或小点出血,病势发展后,呼吸更困难,卧地不起,可视黏膜蓝紫色,窒息死亡,不死的往往转为慢性,病程4~6?d。
3.慢性型。主要表现为肺炎和慢性胃肠炎,有时持续性咳嗽和呼吸困难,鼻流少量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关节肿脓、跛行,常有腹泻,食欲不振,营养不良及渐进性消瘦,有时皮肤出现痂样湿疹多经2~3周因衰竭死亡,其中约30%~40%的病例可逐渐痉愈,但因此而生长发育停滞。
(三)剖解变化
一般可见全身败血症变化,全身黏膜,浆膜和皮下组织有大量出血斑点,尤以咽喉部及其周围组织的出血性浆液浸润最为特征,切开颈部皮肤,可见大量胶冻状淡黄或灰青色浆浸润,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切面呈红色,肺部有不同程度的肝变区,和灰黄色坏死灶,肺小叶间浆液浸润,切面呈大理石纹理状,胸膜常有纤维素性附着物,支气管、气管内含多量泡沫状粘液,黏膜发黄。心包和胸腔积液,胸腔有大量纤维素性附着物,胸膜增厚粗糙。
(四)鉴别诊断
当本病临床症状和病变不典型时易与猪瘟,猪丹毒,猪副伤寒等急性,热性病相混淆,必须从各方面全面考虑,细心加以区分,特别应注意与猪传染性胸膜炎,猪喘气病相区别。
1.猪传染性胸膜炎。本病与猪传染性胸膜炎的症状和肺部病变都相似,较难区别,但猪传染性胸膜炎的病变局限于肺部和胸腔,而猪肺疫常见咽喉部肿胀,皮肤,皮下组织浆膜以及淋巴结有出血点,猪肺疫的病原体是两极着色的巴氏杆菌,而猪传染性胸膜炎的病源体是小球杆状的球线杆菌。
2.猪喘气病。本病与猪喘气病症状相似,但猪喘气病的体温不高,病程长,肺部病变对称,成胰样或肉样病变,病变灶周围无结缔组织包裹,病原体为支原体。
(五)预防和治疗
1.综合预防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卫生,通风良好,保证空气质量,强化灭鼠,消灭蚊蝇,尽量减少传播媒介。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定期对圈舍、通道、工具进行消毒。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1)仔猪断奶时接种一次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活疫苗,70日龄接种一次。(2)种猪每年春、秋两季分别免疫接种一次。
2.发病后,可采取以下措施。立即对病猪采取隔离治疗,并严密消毒。同圈的猪可用磺胺类药物预防,并用抗猪肺疫高免血清作紧急预防,隔离观察一周,如无新病例出现再注射菌苗。
3.对病猪的具体治疗。
(1)磺胺疗法,用磺胺嘧啶钠和磺胺2甲基嘧啶钠,按每公斤体重0.1~0.2 g,每天2~4次连用3~4日,体温下降恢复后还须给药1~2日。
(2)抗生素疗法,氟本尼考油乳剂,泰乐菌素联用,硫酸卡那霉素,青、链霉素,新霉素注射液等,每日注射1~2次,连用3~5?d。
(3)血清疗法,早期应用猪肺疫高充血清治疗,小猪20~30?ml,中猪30~50?ml,大猪50~100?ml,最好半量静注,半量皮下注射。
(4)中药疗法,处方一:丹皮25 g、紫草50 g、射干20 g、兰根35 g、黄芩15 g、麦冬40 g、大黄35 g、元明粉25 g、水煎服。处方二:甜葶苈25 g、山子15 g、黄芩20 g、天冬15 g、麦冬15 g、白萝卜半斤引,水煎服。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