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鹏
摘要:网络求“虚”与生活务实的价值追求、网络感性与现实理性的价值评价、网络“包容”与现实功利的价值选择,是当代大学生网络受众的双重价值取向倾向。大学生社会化困惑、第二生存空间的诱惑,以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滞后则是其成因,把握倾向、厘清原因对于形成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网络受众;价值取向;虚拟;现实
网络受众是指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接收者,亦即网民。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14年6月底,我国网民总数已经突破6亿人,网民规模达到6.32 亿,其中手机网民数5.27亿,30岁以下的网民数量接近70%。极具猎奇性和求知欲的当代大学生是这中间的特殊组成部分,认真分析当代大学生网络受众价值取向的倾向,厘清原因,引领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促使他们身心协调发展、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网络受众群体价值取向透视
价值取向是指主体对价值追求、评价、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也就是一个人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并做出选择与追求。[1]价值取向决定着人的行为指向和目标追求,进而调动自身的最大能量为有价值的目标实现而努力。以数字化、信息化、交互性、虚拟性为特征的互联网络是一个与现实环境有本质区别的虚拟社会,基于网络受众地位的当代大学生,其价值取向往往面临虚拟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体现为价值取向分化的倾向。
1. 价值追求的双重性—— 网络求“虚”与生活务“实”
互联网以知识、消息、声音、图像、文字等作为自己的形式,有句名言:“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它形象地刻画出了互联网的虚拟性。[2]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大学生受众以面具化的形式出现,抱着“反正没人认识我”的心态,从事各种虚拟的行为。现实中的压抑在网络中释放,大学生网络受众容易集体无意识,往往会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漫无目的的网络行为中,追求感官刺激,沉迷于各种虚幻的满足——网恋中寄托精神、闲聊中消磨时光、游戏中成就自我——大学生受众似乎真让人读不懂。正如“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一样,网络娱乐不是不能提倡,但关键在于大学生受众能否自觉约束,把网络当作一种适度休闲,而不是沉溺中伤害。
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以及学习、就业、发展的压力和动力,使得大学生不得不回归到现实生活。网络中的放纵在残酷的现实竞争面前变得消停,就算是消极的回归也变得更加实在。在这里,他们关注社会发展形势,关注社会环境对自身的影响,以及个人如何在现实环境中适应社会、提升自我。他们踊跃参加各种培训班、参加各种认证考试、资格考试。他们尤其注重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锻炼,积极参加各种社团、学生会和社会实践活动,寻找锻炼机会,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他们踊跃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服务他人,也希望从中受到尊重、提升个人对社会的价值。[3]
2.价值评价的双重性——网络感性与现实理性
“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4]这就是说,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处在不可分割的一定的社会关系当中。但在虚拟的网络中,大学生受众往往作为个体游历网中,那种由熟人的目光、舆论和感情筑成的防线不复存在。上网行为跟着感觉走,于是大学生受众在网络上自由自在、天马行空,看问题容易情绪化、表象化,甚至人云亦云。情超陶冶有所缺乏,深邃思辨有所淡化,很少去思考和判明网上内容对自身是有害还是有利,有价值还是无价值,以及价值是大还是小。特别是对某些现象和问题的讨论,有一种“跟风”效应,它更多的是不负责任的表达与宣泄,感性色彩比理性色彩更浓。
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受众的价值评价中网络浮躁和感性成分减少,变得相对稳重和理性。他们不再总是看到社会的阴暗面和人性的扭曲,他们同样关注国家的发展变化,也会为国家取得的成就而欢呼雀跃,为国家面临的灾难而忧心担责。在涉及国家主权、民族尊严等重大问题上,他们会毫不犹豫地站在国家和民族一边,头脑清醒、行为理性地彰显是非曲直。例如,拉萨“3·14”以及新疆“7·5”打砸抢烧事件后,面对西方媒体歪曲和颠倒黑白,大学生理智面对,客观评价,还原事情本来面目。面对民主法制、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的建设和改善,他们看在眼里,喜上眉梢。面对生活中的美丑善恶,大学生们自有公论。
3.价值选择的双重性——网络“包容”与现实功利
基于价值评价而作出的价值选择是人类自觉自主的活动,选择的差异直接决定着由此而产生的价值效应。大学生受众价值选择网络的“包容性”主要从两个角度看待,一是大众心态的“包容”,主要体现为选择的开放性;二是娱乐心态的“包容”,主要体现为选择的无取舍性。当代大学生受众身上展现着改革开放条件下中华民族的自信与日益强大,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他们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接受新观点、鲜事物,融入新领域。他们放眼世界,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各种各样的文化成果和交往方式,既欣赏中国“七夕”的古典美,又享受西方“情人节”的浪漫感。同时,大学生受众的娱乐心态也一览无余,面对“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包二奶”“网络色情”等现象他们也能一笑了之,“泰然处之”。
在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双重影响下,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凸现,义利定位更新,价值衡量标准转换,主体意识明显增强,改变了虚拟网络中的空想陋习,以客观效果和实际效益作为价值选择的尺度,选择的对象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并且与实际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外语热、考证热兴起,学习与就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导致更多的人把学习与自己的工作、生活联系在一起,寻求理想的职业和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单纯为求知而学习的人越来越占少数。同时,个人价值的突出化、衡量标准的商品化、利益关系的直接化,都让大学生们更加现实。祟尚自我、祟尚个人奋斗逐渐成为潮流,重价值轻形式,重功利轻精神,功利主义趋向表现突出。[1]
二、大学生网络受众价值取向分化成因
透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和现实生活世界价值取向会存在一定的反差,说明了大学生网络受众价值取向的游离性和不定型性。究其原因,以下几个因素不容忽视。
1.主体性因素——大学生社会化困惑
大学生社会化困惑俨然成了大学生“成长中的痛”,但社会化是个体与社会交互的过程,大学生社会化困惑实际也是社会“发展中的痛”,这对其人生价值取向所造成的影响应当引起重视。由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不确定性,当代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自身存在着明显的弱点。他们的年龄阶段和社会阅历,他们自身的理论修养和认识能力,决定了他们社会化过程中产生问题的情形和特点。比如,自我意识强,但认知能力相对较弱;情感丰富,但稳定性较弱;思想活跃,但逆反心理较重。
大学生一方面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安宁生活,一方面又面临着繁重的学习和就业压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较少,这使得他们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距离拉大,对于社会的理解趋于表面化和理想化,形成了追求完美的心理特征。但同时他们渴望参与社会事务,谈论、评判各种社会现象,并希望自己能加入进去,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变各种令人不满意的社会现象,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智慧服务社会,以体现自身的力量,实现自身的价值,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然而,现实社会是复杂而具体的。对社会腐败深恶痛绝又无可奈何、对贫富差距忧虑困惑以及对学校教育与社会反差的无所适从,大学生往往生成“恨铁不成钢”之感。当颇为理想化的社会需求得不到满足,理想性和现实性发生激烈冲突的时候,往往产生心理上的失衡,进而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回避的态度,而把目光投向电脑网络所提供的虚拟社会中,在虚拟的电子空间里寻找自我实现的途径。[5]加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资源垄断网络,大学生易于被表象所迷惑而出现思想上的混乱和动荡,很容易受到网上内容所隐含的意识形态的影响,不同程度地消解我们民族的文化影响力。
2.客体性因素——第二生存空间的诱惑
网络被誉为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当代大学生更不例外。随着手机上网功能的提升,大学生网络生存的时空限制进一步减少。网络本身的特点也弥合了大学生的兴奋点。以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以及无权威性著称的网络文化迎合了大学生崇尚民主、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念。网络中的每一个成员,可以最大限度地参与(信息)文化的制造、传播。由于互联网络空前的开放和自由,不仅使其拥有了无限的信息量,也使网络中每一成员可以平等地共享这些信息。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反抗和叛逆心理以及求新性,他们试图摆脱束缚,任意驰骋,发展自己的个性,互联网络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空间,因而对当代大学生极具诱惑力。[6]
网络生态的变异,也使大学生难以自拔。受众中心论的确立,信息生产者更多考虑的是经济价值而忽略伦理价值。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大量的信息垃圾污染网络生态环境。虚假信息(如假新闻、假商标、虚假广告等)、淫秽信息(如色情、暴力、迷信信息)等充斥网络,造成信息泛滥。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全球互联网信息中,“污染”信息所占信息的比例至少不低于50%,甚至在个别学科领域高达80%,大大污染了网络生态环境,干扰了网络生态系统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也严重地危害着整个网络信息环境的生态平衡。[7]而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不成熟性,不可避免地会成为网络生态变异的牺牲品。
3.介质性因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滞后
价值取向既是习得的过程,也是生成的过程。基于网络受众的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形成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扮演着大学生与网络之间互联互通的中介和桥梁作用。但目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呈现“时间分离、空间分离、师生分离、教管分离”[8]的四大分离状况,使得大学生网络受众群体的价值取向的形成,实质上更多地变成了虚拟网络对大学生的单向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导引作用没有更好地发挥。
同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认知水平不高,解决深层次问题的能力不强。教育方法和手段滞后,大多处于被动应付、单兵作战、单点突破的状态,缺乏系统性和有效性。教育机制不健全,例如,网上舆论引导机制,信息搜集和反馈机制等。在网络公共平台上,只要是不违反法律、法规和道德要求的各种信息都可以发布(当然也有人散布谣言及非法信息)。面对虚拟的网络,大学生们愿意在网上表达和倾诉对学术问题、生活问题、社会问题的建议和看法。而各种看法的推出,都会引起关注;各种建议的面世,都会有人呼应。面对各种复杂的网络问题,仅仅简单地靠删除帖子、锁定IP、关停论坛等方式进行堵控,远远跟不上教育实践发展的需要,也无助于问题的实质性解决。除此之外,如何减少公共网络对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冲击,也是必须认真思考和对待的问题。
总之,面对网络时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网络与现实价值取向分化的倾向,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认清其产生的原因,认真面对,才能让当代大学生在网络时代不至于迷失方向、迷失自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纽带,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整合、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的回归、精英主义向平等主义的重建不失为大学生网络受众群体价值取向调适的方向。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王绍玉.跨越转折: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报告[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8):61-62.
[2]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27-29.
[3]杨直凡,袁正希.当代大学生价值追求的总体特征[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8):19-2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7.
[5]宋元林.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59-65.
[6]范笑仙,刘东锋.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及应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1):80-82.
[7]徐国虎,许芳.网络生态平衡理论探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2):168-171.
[8]吴满意,曹银忠.关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3):13-1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形势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研究”(编号:12YJC710087);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马克思群众观与群众力工程建设”(编号:2013QNMK05)]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