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毛泽东、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形成及其一致性

摘要: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基础上,根据当时国际国内环境,丰富与发展了对外开放思想。毛泽东、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具有高度一致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毛泽东;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

“我们要学会用经济办法管理经济。自己不懂就要向懂行的人学习,向国外的先进管理方法学习。”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果断把我国的经济建设作为工作重心,顺应开放这一国际潮流,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明确提出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学习国外先进管理方法,充分利用外资,大胆进入国际市场。事实上,我国对外开放这一巨变式过程并不完全是由邓小平启动的,毛泽东在1956年《论十大关系》一文第十点“中国和外国关系”中就提到“我们提出向外国学习的口号,我想是提得对的。”在邓小平之前,毛泽东对对外开放思想已有其相对成熟的论述。

一、毛泽东、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形成

1.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形成

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谈到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相互关系时,指出“自从帝国主义这个怪物出世之后,世界的事情就连成一气了,要想割开也不可能了。”他主张我国应当同世界各国建立广泛的联系,争取国际援助,同时也必须对世界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世界的发展也不能离开中国。1936年初冬,毛泽东在保安对埃德加·斯诺谈论中国革命与世界事务时表示,当中国真正获得独立的时候,外国正当贸易利益就可享有比以前更多的机会。四亿五千万人民生产和消费的力量不是一件能完全由中国人来管的事情,而必须要许多国家来参加。我们巨大的潜在生产力用在各方面创造性的活动上,能够帮助改善全世界经济和提高全世界的文化水准。这时,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已有所显现。

到了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更加注重对对外开放思想的论述。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对即将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开放策略的基本原则有如下表述:“关于同外国人做生意,那是没有问题的,有生意就得做,并且现在已经开始做,几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商人正在互相竞争。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1949年6月,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毛泽东向世界声明:“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们实行友好合作,恢复和发展国际间的通商事业,以利发展生产和繁荣经济。”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日趋成熟。1956年4月2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作了题为《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向外国学习的口号,强调“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在中共八大开幕词里,毛泽东进一步提出“必须善于学习”,这些对于形成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至关重要。

2.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形成

邓小平最早使用“开放”一词是在1980年8月会见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时,他说:“我们的建设方针还是毛主席过去制定的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不管怎样开放,不管外资进来多少,它占的份额还是很小的,影响不了我们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同年12月,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了“对外开放”一词,提出“要继续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下,执行一系列已定的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

其实,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邓小平的讲话中已闪烁着对外开放思想的光芒。1975年8月18日,邓小平在国务院讨论国家计委起草的《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时的讲话中指出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扩大进出口。”1978年12月13日,他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向国外先进管理方法学习。不仅新引进的企业要按人家的先进方法去办,原有企业的改造也要采用先进的方法。”自此,邓小平向国外学习的思想逐步为全党全国人民所接受,并开始付诸实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新的国际国内条件下,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这一宏伟蓝图,使国门大开,接纳外国观念、技术和资本的程度大大提高。他强调“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我国进入了对外开放的全新阶段。

二、毛泽东、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相同之处

邓小平全面的对外开放思想是在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他们不是对立的,是一种继承和延续。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搞改革开放,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正因如此,毛泽东、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1.毛泽东、邓小平都倡导全面的对外开放

(1)毛泽东、邓小平都主张我国要向世界一切国家开放,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尽管当时国际上存在着许多不利于我国对外开放的情况,但是毛泽东始终坚持要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1957年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再一次强调:“完全不错,一切国家的好经验我们都要学,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这一点是肯定的。”

邓小平同样重视向一切国家开放的问题,他提出:“我们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并不只是对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开放。对这些国家开放,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南南合作;还有一个方面,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开放。”1978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中央主席团委员科罗舍茨时也提到:“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对各种类型的国家开放。”

(2)毛泽东、邓小平都主张从各方面向外国学习。毛泽东要求“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而邓小平所倡导的也正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2.毛泽东、邓小平的对外开放都是结合中国实际、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开放

无论哪一时期,毛泽东、邓小平在倡导向外国学习的同时,都强调批判地学习,将学到的东西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其具有中国特色,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毛泽东历来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要学的是属于普遍真理的东西,并且学习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他坚决反对盲目学习,反对一切照抄。在他看来,“学习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不管我国情况,适用的和不适用的,一起搬来。这种态度不好。另一种态度,学习的时候用脑筋想一下,学那些和我国情况相适合的东西,即吸取对我们有益的经验,我们需要的是这样一种态度。”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邓小平也始终旗帜鲜明地强调不能照搬西方,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科学等,都是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的。1988年5月,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总书记雅克什时,邓小平谈到:“改革开放必须从各国自己的条件出发。每个国家的基础不同,历史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左邻右舍不同,还有其他许多不同。别人的经验可以参考,但是不能照搬。过去我们中国照搬别人的,吃了很大苦头。中国只能搞中国的社会主义。”

3.毛泽东、邓小平的对外开放都遵循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本原则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能够持续的重要保证。在对外交往中,毛泽东、邓小平始终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交流合作。1949年6月15日,毛泽东在新政治协商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做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1958年6月,毛泽东在一项批示中同样强调,应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破除迷信,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认真学习外国的好经验,研究外国的坏经验,引以为戒。在他看来,对于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大国,外来帮助只能解决小部分问题,真正根本的问题只有靠自己。

邓小平坚持党的一贯立场,强调必须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下,对外开放。他曾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郑重宣告,中国的事情要按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国对外往来的立足点。他认为“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自力更生。”

三、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是对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首先提出了“对外开放”的思想,并在理论上进行了认真探索,奠定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理论基础。但当时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封锁依然严重,受限于当时国际、国内环境,加之毛泽东对外部世界的感性认识不充分,过分地强调对立斗争,部分理论脱离实践,使其对外开放思想和实践的深度与广度受到很大限制,无法更好地付诸实践。可以说,邓小平是在毛泽东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且更为深刻地认识了对外开放的问题,不仅强调“学习”,还要求主要从经济发展入手,把吸收外国资金、技术等作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创立了较为完整的对外开放思想体系,把对外开放列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他更加辩证地看待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指出“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与毛泽东相比,邓小平更加注重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对外开放,学习一切有利于我国发展的东西,正如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前主任傅高义所评价的那样: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中国人愿意放下架子,承认自身的落后,不断向外国学习他们所能学到的一切。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从毛泽东第一次提出对外开放思想,到邓小平将对外开放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对外开放思想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却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果。对外开放使我国国门大开,经济、科技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飞速发展。毛泽东、邓小平在对外开放思想上的一致性,也正是我国今后继续对外开放应坚持的原则和特点:我国对外开放应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继续强调全面开放,结合我国具体实际,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向前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张雷声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8]傅高义.邓小平时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9]曹普.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形成、价值及其局限性[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4(1).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