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颖
摘要:作为深刻影响中国人精神图景的宝贵财富,雷锋精神具有永不过时的独特魅力。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雷锋始终以他人为重;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雷锋始终以社会为重;处理个人与自身的关系,雷锋始终以精神追求为重。雷锋的非凡抉择正是当今中国最需要的精神食粮,也是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所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雷锋;雷锋精神;时代价值
雷锋,一个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精神图景的普通士兵。共和国筚路蓝缕,风雨沧桑,在无数英雄与楷模之中,最鲜明、最平实、最深入人心的形象始终是雷锋。曾几何时,在不良风气和丑恶现象面前,人们会自然而然地发出“雷锋不在了”的愤慨和忧患,而在真善美的浸润之中,人们又会用“雷锋回来了”表达自己的欣慰与赞叹。然而,随着时代的急剧变迁和社会的加速转型,这种影响我们多年的语言模式和思维习惯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在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前所未有的今天,人们不仅对宣传弘扬雷锋精神的某些生硬说教极端排斥,对学雷锋活动中的某些形式化、庸俗化做法极度反感,就连雷锋精神本身也在人们的审视和拷问中承受着前所未有的质疑。因此,积极回应质疑,深入揭示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雷锋精神具有永不过时的独特魅力
在对雷锋精神的种种质疑中,有一种论调由来已久,那就是雷锋精神过时论。有人认为,雷锋精神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讲求利益双赢,“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单向付出是唱高调,假清高,根本不合时宜;有人强调,雷锋精神的产生有着极大的特殊性,经过三年困难时期的中国,急需一个凝聚和振奋人心的政治偶像,雷锋就是那个特殊时期制造出来的特殊产物,在改革开放和日益全球化的今天,雷锋早就不再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还有人提出,雷锋的言行是与过去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联系在一起的,学雷锋就是抹杀个性,现在还提倡雷锋精神太陈旧了,太落伍了,等等。诚然,雷锋生活的那个时代确实已经渐渐离我们远去了,雷锋形象中某些具有浓厚时代色彩的部分也理应回归历史,对雷锋精神的认识和诠释、宣传和践行,必须要与新的历史条件相结合,与时俱进地注入新的时代内容,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当今中国不再需要雷锋精神了,更不意味着可以对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进行质疑甚至否定。
无论人类历史的变幻轨迹如何波诡云谲,无论人类社会的现实状态如何天翻地覆,每个时代的人们都要面对一些共同的无法回避的心灵课题——比如,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应该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社会?如何对待自己的内心?这种千百年来积压在人类内心的根本困惑,在当下的中国变得尤为强烈。当人们经历了从理念单一到价值多元、从单位人到社会人、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的急剧转变,当等价交换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存哲学,似乎生活中的一切都应该掂量轻重、计较长短,都可以打上价签、上架销售的时候,当“理性经济人”几乎成为唯一物种,当全社会都陷入深切而痛苦的道德焦虑的时候,如何在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如何正确定位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身的关系,就成为叩问着每个中国人的越来越迫切的心灵课题。而雷锋恰恰以其平凡的人生对这些心灵课题和根本困惑做出了超越时空的非凡回答。在22年短暂的生命历程中,雷锋始终自觉地把他人的幸福与自己相连,把社会的进步与自己相连,把理想的美好和精神的充实与自己相连。这些真正高尚和优秀的品质,从来不会因岁月流逝而蒙尘和暗淡,雷锋精神中所蕴含的善良与美好、牺牲与奉献值得任何健全的社会和健全的人们去倡导和坚守,雷锋精神的独特魅力永远不会过时。
二、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所在
翻开雷锋的日记,追忆雷锋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身关系的非凡抉择,一笔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跃然纸上,这恰恰是当今时代最需要的精神食粮。
1.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雷锋始终以他人为重
人活着最绕不开的难题之一就是如何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季羡林先生曾经说过:“自己生存,也让别的动物生存,这就是善。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生存,这就是恶。”善与恶的分野往往就在人们对待他人的态度和行为中表现出来。在雷锋看来,“凡是脑子里只有人民、没有自己的人,就一定能够得到崇高的荣誉和威信。反之,如果脑子里只有个人、没有人民的人,他们迟早会被人民唾弃。”对于个人与他人的关系,雷锋作为一个平民哲学家经过朴素而深入的思考,最终得出了自己的答案。他在日记中写道:“我们吃饭是为了活着,可活着不是为了吃饭。我活着是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人说:人生在世,吃好、穿好、玩好是最幸福的。我觉得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时时处处把别人的冷暖挂在心上,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总是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乐于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
现在有很多人认为,雷锋重利他不重利己,是一个最傻的“傻子”,如果雷锋活在今天这个时代,肯定寸步难行。其实,在雷锋生前就已经有很多人说他是傻子了,而雷锋就乐意做这样的傻子。他说:“有些人说我是‘傻子’,是不对的。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是甘心愿意做这样的‘傻子’的。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建设也需要这样的‘傻子’。”今天的中国,早已从革命和建设的年代走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己确实是合理的,无可非议的,甚至是必须的,是一切市场行为的根本动力所在。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走向成熟,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利己只是最表面、最直接的目的,利他才是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对于企业和商家来说,只有自己的产品满足了消费者的喜好和需求,自己才能生存和发展,只有利他了才能真正利己。对于个人来说,一个人如果心里除了自己,完全没有别人,只关心个人利益,不珍视与他人的关系,把谦让和隐忍视为老套和迂腐,就会丧失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机会,人生道路只会越走越窄,直至寸步难行。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终将证明,那种认为市场经济时代只讲利己不讲利他、靠损人利己才能发家致富的短视和肤浅,才是完全过时的、落伍的、不合时宜的。如果说雷锋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那么利己利人、达己达人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也能够实践的生活态度。
2.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雷锋始终以社会为重
如何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生在世的又一个根本困惑,这种困惑的深层根源就在于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矛盾。从人的自然属性来看,个人性占主导地位,趋利避害的生存本能决定了每个生命个体都要首先维护个人的生存发展;从人的社会属性来看,社会性占主导地位,因为单个人的能力总是非常有限的,个人要应对外界的风险和挑战,唯一的选择就是彼此之间联合起来,在社会和集体中生存发展,这就是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根据所在。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自然属性是从属于社会属性的,每个人归根结底都是社会的人。任何人都无法完全凭借个人的能力来独立满足自己的全部需求,只有在社会和集体中,个人才能生存下来,也才有可能去追求“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当大多数人都在自然属性的驱使之下本能而盲目地追逐个人生存发展的时候,雷锋则在对一滴水、一朵花、一颗螺丝钉的观察思考中获得了对人的社会属性的高度自觉。他在日记中写道:“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我懂得一朵花打扮不出春天来,只有百花齐放才能春色满园的道理。”“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正是基于对人的社会属性的高度自觉,雷锋才能做出“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人生选择。当雷锋把自己的全部生命都融入到集体之中时,他得到的就不是可怜的、自私的、有限的乐趣,而是获得了真正高尚的人才能体会到的无与伦比的充实感、完善感和幸福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中国梦是民族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在当今中国,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自觉地把自己融入到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潮流之中,就能“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与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实现中国梦的力量就无比强大,实现个人梦的空间也就无比广阔。
3.处理个人与自身的关系,雷锋始终以精神追求为重
如何处理好个人与自身的关系,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如何安顿心灵家园,这是每个人都要回答和解决的终极人生课题。今天的中国,成功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飞跃,从积贫积弱重新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当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走过西方国家两三百年走过的历史进程,当我们进入市场经济这样一个推动人类进步又充满矛盾的历史阶段,一个巨大的问号摆在我们面前:为什么生活水平提高了,内心世界却空虚了?毋庸讳言,正在迈进现代社会的中华民族,物质与精神的天平也不可避免地遭遇挑战和冲击。穿行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生活在五光十色的广告牌下,面对拥挤的人流、满眼的诱惑,人们内心躁动,没有片刻安宁,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精神缺钙”的现代病。印度有一句谚语:慢点走,等一等你的灵魂。任何现实的、具体的人都不能脱离物质生活而存在,也不能不对更好的物质生活有所追求。然而,只顾着追求物质生活,把宝贵的灵魂丢在了半路上,即使物质生活再富足、再完满,人的生命最终也是残缺的、不幸的。
当年,不少人对到处作报告的雷锋还只是一个小小的上等兵感到奇怪,为雷锋抱不平,可雷锋自己是怎么想的呢?他说:“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我总想多贡献一点力量,那些个人的军衔级别,我真没时间考虑。”在雷锋的价值天平上,金钱、名利、享受、待遇都是没有位置的,精神世界的充实和完善才是雷锋真正在乎的。现在有的人说,雷锋做好事不留名,但把做过的好事都写在日记里,以为雷锋日记就是做好事的流水账。说这些话的人肯定是根本没看过雷锋日记。雷锋日记里写的最多的,不是做了哪些好事,而是对一言一行的自我审视,对所思所想的深刻反省。“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谁要是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风雨中锻炼自己,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螺丝钉要经常保养和清洗,才不会生锈。人的思想也是这样,要经常检查,才不会出毛病。”雷锋就是这样“吾日三省乎己”,通过写日记来直面自己的灵魂,把自己做过的事都如实地记下来,在反省和励志中不断成长,在坚持不懈的精神追求中成就了短暂却壮丽的人生。
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出某种社会财富,这是每个健全的人都能做到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劳动创造都能留下恒久的精神价值。每个人的物质生命都是有限的,但总有人能让自己有限的生命凝结成一种永存不朽的精神力量。雷锋用他行为平凡而境界非凡的人生揭示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身的全部奥秘,这正是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所在,值得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去实践和传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雷锋全集[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2.
[2]覃正爱.雷锋精神的伦理价值探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9).
[3]黄宏.关于雷锋精神本质的断想[J].前线,2012(3).
(作者单位:海军大连舰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