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ICU院内感染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伍 媛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务部,广东惠州 516000

[摘要] 目的 调查ICU院内感染的现状,分析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以便于制定出降低ICU院内感染风险的针对性措施。方法 对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该院ICU收治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有无院内感染发生,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对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研究ICU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532例患者中,院内感染发生85例,患病率为15.98%。按照感染部位分类,呼吸道感染所占比例最多。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45岁、侵入性治疗、ICU住院时间≥20d、使用免疫抑制剂、机械通气时间≥6d可显著提高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P<0.05)。结论 院内感染控制工作仍需进一步提高,需根据侵入性治疗、ICU住院时间、使用免疫抑制剂、机械通气时间等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措施,切实降低ICU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ICU;院内感染;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3(b)-0009-02

The Investigation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ICU and Analysis of the Related Risk Factors

WU Yuan

Medical Department,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Huizhou City,Huizhou,Guangdong Province,516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tatu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intensive care unit(ICU), and analyze its related risk factors so as to develop targeted measures of reducing the risk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Methods The patients admitted in the ICU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1 to January, 2013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infec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y had nosocomial infection during hospitalization. The case-control study was performed to analyze the condition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and its risk factors based on the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data of patients. Results In the present study,532 patients were recruited in the ICU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1 to January, 2013. Among them, 85 cases(15.98%) were infected in hospital.The respiratory tract was the most common sit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The results of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Age≥45 years, invasive treatments, hospitalization in ICU≥20 d, using of immunosuppressive agents and mechanical ventilation≥6 d coul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risk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P<0.05).Conclusion The control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ne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 and we should tak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risk of getting infected in ICU basing on the situation of invasive treatment, hospitalization in ICU, using of immunosuppressive agents, duration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other risk factors.

[Key words] ICU;Nosocomial infection; Risk factors

[作者简介] 伍媛(1977-),女,广东惠州人,主治医师,本科,研究方向:传染病控制。

ICU(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病情严重或者伴随严重并发症,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再加上气管插管、引流管、尿道插管等侵入性操作较多,住院时间长,病菌耐药性等原因,导致ICU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发病率远高于普通病房患者,相关文献报道ICU患者院内感染患病率是普通病房患者5倍以上[1]。为调查ICU院内感染的现状,分析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该研究对2011年—2013年1月ICU收治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院内感染现状和危险因素,以便为降低ICU院内感染以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研究取得预期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该院ICU收治的5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22例,女性患者210例,年龄从17~76岁,平均年龄(54.2±7.17)岁;ICU住院时间15~53d,平均(26.3±9.72)d。预后结果分布为,治愈211例,好转276例,无效19例,转院8例,死亡18例。根据院内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其中感染组85例患者,对照组447例。感染组和对照组患者所患基础疾病有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多发伤、慢阻肺、重症胰腺炎等,两组患者均在同一医院ICU接受治疗,治疗方案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考相关研究制定研究方法[2-5],具体如下:所有调查人员调查前先进行统一的培训,然后根据病历资料采用制定好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入院前的基础性疾病、是否手术、并发症、介入操作等情况。院内感染的具体诊断标准:①潜伏期不明确的感染性疾病,入院2d后发病;潜伏期明确的感染性疾病,从入院到发病的时间超过潜伏期;②出院后发生的与之前住院有直接关系的感染;③住院期间感染部位迁移,或者在病灶中分离出新的病原体;④结核病、疱疹等被诊疗措施激发的潜在性感染疾病。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院内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感染者疾病分布情况等,并研究病原菌分布。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经epidata输入计算机,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用χ2检验,为控制混杂因素的影响,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的方法,α=0.05。

2 结果

2.1 患病率及感染部位

该院ICU收治的532例患者,院内感染发生85例,患病率为15.98%。85例院内感染患者按照感染部位分类,呼吸道感染患者22例,占25.88%;切口感染20例,占23.53%;深静脉穿刺处感染17例,占20.00%;泌尿道感染13例,占15.29%;血液及胃肠道感染9例,占10.59%;其他感染4例,占4.71%。

2.2 单因素分析ICU院内感染危险因素

经χ2检验,病例组和对照组在年龄、侵入性治疗、ICU住院时间、免疫抑制剂使用、机械通气时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以上因素可能与院内感染关联密切,见表1。

2.3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年龄、侵入性治疗、ICU住院时间、免疫抑制剂使用、机械通气时间对院内感染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5岁、侵入性治疗、ICU住院时间≥20d、使用免疫抑制剂、机械通气时间≥6d可显著提高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OR值明显增加。见表2。

3 讨论

相关研究显示,年龄大,采用气管切开、深静脉导管插管、气管插管、泌尿道插管等侵入性操作,ICU住院时间长,使用免疫抑制剂,机械通气等都是导致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其机制如下:ICU患者病情危重,抵抗力差,机体调节能力差,而中老年患者的调节能力又明显弱于青年患者,年龄越大,发生感染的风险越高[6];患者在ICU住院期间,大多数处于昏迷状态,自主神经功能部分甚至全部丧失,呼吸困难或者呼吸衰竭、不能排尿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导致医生必须对患者采取气管切开、深静脉导管插管、气管插管、泌尿道插管等侵入性操作。这些侵入性操作破坏了患者自身的保护屏障以及体内的无菌环境,因此显著增加了患者的感染风险[7];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是院感的独立危险因素,因为住院时间和通气时间越长,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机率越大,耐药菌越多,院内交叉感染的机会越大,有文献[8]报道ICU住院时间超过20d发生感染的风险是ICU住院1~2d风险的30倍以上。另外,院内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革兰阴性菌。该研究结果也证实了以上因素对院感发生的影响。

该研究显示,该院ICU收治的532例患者,院内感染发生85例,患病率为15.98%。按照感染部位分类,呼吸道感染所占比例最多。年龄≥45岁、侵入性治疗、ICU住院时间≥20d、使用免疫抑制剂、机械通气时间≥6d可显著提高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OR值明显增加。这就启发我们,要尽可能减少侵入性操作、缩短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尽可能减少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9-10]。根据相关研究,可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干预,降低ICU院内感染的发病率:①严格保证医务人员手卫生:有报道指出,经由医务人员手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导致的院内感染约占30%左右,因此医务人员要严格洗手,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②规范侵入性操作:侵入性操作所使用的器械,使用前必须严格消毒,医生操作时尽量避免造成患者损伤;③严格执行家属探视规定,限制探视;④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产生耐药菌;⑤及时对病房内的微生物状况和院内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只要ICU病房严格执行上述措施,就可以降低院感的发病率。

综上所述,年龄≥45岁、侵入性治疗、ICU住院时间≥20d、使用免疫抑制剂、机械通气时间≥6d可显著提高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赵革.ICU病房院内感染的分析及防治[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2):

161,164.

[2] 温泉,郭晓霞.ICU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1):68-70.

[3] 刘壮,段美丽,闫东辉,等.综合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国际呼吸杂志,2010,30(2):65-68.

[4] 张鑫.ICU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调查与控制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3):117-118.

[5] 尉晓燕,李京立,李静,等.ICU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预防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1):1398-1400.

[6] 王艳,张华,任静,等.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全科医学,2010,8(11):1467-1468.

[7] 沈伟锋,李辉,马岳峰,等.创伤患者住ICU期间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1,20(6):588-592.

[8] 龚书榕,于荣国,顾恩郁,等.ICU住院患者下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院内感染情况分析[J].山东医药,2010,50(13):59-60.

[9] 李庆虹,文翠容,庄英杰,等.院内感染预防与消毒质量监测[J].传染病信息,2009,22(3):168-170.

[10] 王爱萍,杨莉莉.综合ICU院内感染患病率结果调查及预防[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701-702.

(收稿日期:2013-12-11)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