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分析

张秀华

长春市双阳区医院,吉林长春 130600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与B组,A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B组48例患者在给予中西医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2.5%;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0%,B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中西医结合;冠心病;心绞痛

[中图分类号] R5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6(b)-0171-02

心绞痛在冠心病中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是由于患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出现急剧的、暂时性的缺血与缺氧症状而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者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1]。冠状动脉栓塞、冠状动脉痉挛、瓣膜疾病、甲亢以及高血压等均能引起心绞痛症状[2]。本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36例;年龄45~80岁,平均(65.8±6.5)岁;病程5个月~15年,平均病程(7.2±1.5)年;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及相关检查确诊,西医诊断均符合《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均符合《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相关诊断标准,主症表现出胸部刺痛,绞痛,疼痛一直蔓延到肩部、背部以及胳臂内侧,胸闷,心悸。舌呈现暗色或者暗紫色或者出现瘀斑瘀点,舌苔呈薄白现象。脉象细涩。患者凡具备主症中的2项以及2项以上的便可确诊。患者中稳定型心绞痛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7例;合并糖尿病42例,合并高血压35例。将其随机分成A组与B组,A组患者40例,B组患者4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以及合并疾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3]:患者每周胸痛症状发作次数大于2次,中医辨证为心血瘀阻证者;心电图ST段下降>0.05 mV及/或T波发生倒置且深达0.2 mV以上的患者。排除标准:4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以及其他心脏病等所导致的胸痛患者;严重心肺功能障碍、心律失常患者;做过相关血管重建手术的患者;肝肾功能障碍、造血系统发生严重病变或精神病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有出血倾向的患者;过敏体质患者。

1.3 方法

A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抗血小板聚集可以给予100 mg拜阿司匹林口服,1次/d;降低心肌耗氧量可给予12.5 mg倍他乐克口服,2次/d;给予20mg鲁南欣康口服,2次/d。将2 g注射用左卡尼汀、15 mg爱倍注射液、20 mL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加入到250 mL的0.9%NacL注射液中混合给予患者静脉滴注,1次/d,以起到扩冠和补充心肌营养的作用。B组患者在A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中药治疗。中药组方为:桑寄生30 g,怀牛膝10 g,山茱萸15 g,生黄芪30 g,五味子15 g,麦冬15 g,当归15 g,郁金20 g,川芎15 g,水蛭9 g,海风藤30 g,羌活20 g,加清水煎服,1剂/d,饭后半小时后服用。两组患者均治疗半个月为1个疗程。

1.4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和普通人同等的劳累程度时患者不引起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心电图检查显示恢复至大致正常或达到正常水平;有效: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经治疗后ST段降低情况回升>0.05 mV,但未达到正常水平,倒置T波改变变浅>25%,或T波由平坦变为直立,房室或者是室内传导阻滞情况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未达到以上标准,心电图未出现变化情况,病情甚至加重[4]。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2.5%;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0%,B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在中老年人群中为常发病以及多见病。该疾病在中医属于“心痛”和“胸痹”的范畴。临床上患者经常表现出胸痛气短、烦躁不安以及出汗等症候。祖国医学认为,冠心病心绞痛主要是由于中老年患者机体老化、脏腑有所亏损,加上七情内伤,饮食不合理,损伤脾胃,气血生化有缺陷,血运推动无力以及机体胸部出现血瘀痹阻等而出现的病症[5]。肾乃五脏之本,属于机体阴阳之根,心虽然主阳气、主血脉、主神志,但仍需肾精肾阳加以资助。如人的肾元阳有所缺失,则会造成心阳随之失助,心阳不振,随之而衰,继而造成血脉鼓动不足、阴乘阳位以及寒邪凝滞、心脉出现瘀阻的现象,最终导致患者出现胸痛等症状。该疾病的病程一般较长,“标实本虚,血瘀气虚”是该疾病的病理机制,治疗上主张治病求本、补益心肾,同时还要积极实施活血化瘀以通痹,标本兼顾。

本研究给予患者重要汤剂进行治疗,组方中的桑寄生味苦、甘,性平,具有补肝肾、强筋骨以及祛风湿的功效;怀牛膝苦、酸,性凉,具有活血散瘀,祛湿利尿,清热解毒的功能;山茱萸具有滋补肾阴,温补肾阳,化气利尿等功效;生黄芪味甘,微温,具有补气固表、利水的功效,主治气血虚弱;当归味甘、辛、苦,性温,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的功效;海风藤性味归经为辛、苦,微温,具有祛风温、祛风湿、通经络以及止痹痛的功效;川芎乃是血中气药,能起到益气活血的功效,使气行则血行。全方配伍精当,药少而专,疗效较为显著。现代医学上来讲,给予患者活血化瘀药物,其具有扩充血管以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能够起到拮抗以及溶解血栓的形成、抑制和解除血小板聚集等的作用,使得血流量得以增加,血液流动性得以提高,增加了人体各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进而改善患者病情。研究表明,川芎具有增加冠脉血流量、扩张冠脉的作用,同时具有抑制二磷酸腺苷以及胶原诱发正常血小板表面活性的作用,进而能有效避免出现血栓症状。本研究中,单纯西药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2.5%;中西药结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0%,中西药结合治疗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给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庄国立.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4(16):58-62.

[2]武雪萍.雷忠义主任医师治疗冠心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5(123):85-90.

[3]张双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2,2(10):18-20.

[4]李春悦.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1,8(15):59-63.

[5]李新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2,6(20):28-30.

(收稿日期:2014-00-00)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