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是什么绊住了民办高校的腿

“我们学校今年评了6个副教授,但全被公办学校挖走了。”民办高校留不住教师,这是全国政协委员、民生教育集团主席李学春最头疼的事。

“公办高校教师有编制,退休工资比民办学校高一倍。有点能耐的老师,总想着跳回体制内。”李学春说,当下的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呈现出“两头热”,“退休后被返聘的教师多,大学刚毕业的新教师多,而中坚力量、学科带头人最缺乏”。

李学春在今天政协教育界小组讨论会上道出的这番话,立刻得到西京学院院长任芳委员的回应:“我们也遇到了同样的难题。”

任芳在会上算起了账:学费每生平均1万元,省里每年支持3000万元,再加上一些补助,每年总共也就3个亿。而同等规模的公办高校,办学经费在6个亿左右。“没钱没编制就吸引不了好教师,现在只能寄希望在学费上能放开一点了。”

这时,旁听小组会的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谢焕忠插话说,新文件已经出台了。对营利性民办学校,学费实行自主增加;对非营利性学校,由省级政府按照市场化方向根据当地情况来确定。国家把权力下到了地方,这一问题可以找当地解决。

有委员介绍起美国私立高校,称其经费中有三分之一来自社会捐赠。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给学校捐赠。

“潘石屹往哈佛大学捐了那么多钱,这值得我们思考。”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委员说,“我们也应该出台一些优惠政策,让企业家愿意给国内学校捐款。”

“关于这个问题,我去年就交了提案。”上海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马德秀委员插话说。

但任芳也担心,即便是政策有了,企业家的钱也会捐给一流名校,扶强不扶弱,这是规则。“民办学校如果办不出质量,还是得不到捐赠。打铁还需自身硬,提升质量才是硬道理。”

“总理在年初说,允许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怎么分类,相关的税收、资产如何界定?希望相关政策快快出台,这是解决民办高校发展的关键问题。”李学春急切地说。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探索民办教育分类管理。现在,我们的步子是比计划迈得更大了,不只是探索,而是就要这么做了。相关文件很快就会出台,力度很大。”谢焕忠微笑着回应道。(作者:张婷)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5-03-09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