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主观能动性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5)17-0065-02
在当前的信息时代中,计算机不仅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在对人才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中职院校需对计算机教学策略进行适当调整,将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为计算机教学的主要目标尤为关键。
从我国目前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情况来看,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与缺陷。因此,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中职学校应改变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将实践动手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作为中职计算机教学的重点内容,以实践操作型人才培养作为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逐步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比较强,要求计算机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将教学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放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与实践能力上。在教学过程中,为有效提升中职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教师应从以下两点进行计算机教学。
1.拓展教学课程的内容
根据当前最流行的“中国梦”主题,让学生制作有关“中国梦”的宣传画册,或者让学生制作自己喜欢且与“中国梦”内容相关的海报、动画等,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尽快消化所学的知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2.以技能比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出一道题,让学生自由组合,2-4人一组。为获得荣誉,在计算机技能竞赛前,学生会主动进行相关训练,教师也可适当指导学生。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可锻炼其合作能力,让学生在协作与竞争中提升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1]。
二、创设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学情景的合理设置可大幅度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精心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直观明了地学习计算机知识,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情景设置中,教师创设的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与实际,如在网页制作中,可挑选男生比较感兴趣的游戏网页或女生比较喜欢的名牌服饰的精美网页,供学生浏览欣赏。通过教师引导使得学生明白,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可以制作出美丽的网页,提升学生的兴趣与主观能动性。此外,在中职计算机中设置情景教学,教师应对课程结构进行充分研究,确保设置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相符,这样,学生才能积极投入教学内容,进而在教学情境中提升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三、更新教学观念,鼓励思维创新
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情况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市场在选择人才时,主要看重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样的人才能够在日常的工作中熟练使用计算机,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因此,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将计算机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上,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挥的平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学习,而不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可使用以下教学方法。
1.分层教学法
教师在计算机教学中,应对教学内容进行明确划分,给不同学生划分不同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抛锚式教学法
教师在计算机的教学中,根据相关教学内容,搜集一些比较典型且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与分析,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对问题提出一些疑问,让学生进行论证,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
四、设定合理目标,有效激励学生
科学、合理、有效的考核目标可以让教师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师在制定计算机考核目标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的考核目标,这样可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以及自信心。另外,教师在制定考核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不能过分追求教学成绩,将考核目标制定得过高,这样不仅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而且长时间如此,会使学生对学习计算机产生厌烦心理,最终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中职计算机教师对学生考核目标制定时,还应综合考虑学生的综合能力情况以及相关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这样不仅可以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还能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代写教育教学论文和论文代写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总而言之,通过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可充分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也可使学生与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相符合,以便其为我国综合实力的发展做出贡献。因此,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对计算机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继而逐步提升计算机的教学效率,为当今的电子信息技术提供更多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桃,杜勇钢.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 学院学报,2013, (1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