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地方二本高校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怀化学院为例

石元泉,彭小宁

(怀化学院 计算机工程系,湖南 怀化 418000)

摘要:针对地方二本高校在培养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以怀化学院为例,重点对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设计、课程规划与考核、与其他计算机类专业关系以及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等方面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探讨,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给出相应的探索性意见和可能的解决方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地方二本高校;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4-460);湖南省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12B099);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JJ2112);怀化学院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第一作者简介:石元泉,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系统、并行计算等,syuanquan@163.com。

0 引言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社会各行业对计算机相关技术的日益依赖,计算机类人才需求呈专门化、交叉化趋势发展,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基于互联网络平台的各行业应用需求迅速蔓延。目前,社会对计算机相关技术的需求主要表现在: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系统工程、网络通信和计算机安全等领域。因此,在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方面,其专业划分越来越细化,根据《教育部2014年高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分为基本专业和特设专业两大类,其中计算机类基本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和数字媒体技术6个专业;而计算机类特设专业包括智能科学与技术、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电子与计算机工程3个专业[1]。计算机类专业的日益细化,表明社会对计算机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广,要求越来越专门化。

网络工程专业需求背景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互联网络的社会需求,同时,高校在培养人才上也有意识的把网络工程方向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个专业方向课程,引导学生学习网络工程领域方面的知识。1998年网络工程专业被国家教育部列入本科专业目录,开始招收该专业的本科学生。网络工程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网络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等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网络工程实际问题,可在信息产业以及其他各行业部门从事各类网络系统和计算机通信系统研究、教学、设计和开发等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网站《全国高校信息综合查询系统》,2014年我国已有258所普通本科院校(不包括独立学院、高职高专等院校)开设网络工程本科专业,开设该专业排名前三的省份分别是广东(20)、湖南(17)和河南(17),10所以上的高校有13个省份,985或211高等院校有34所[2]。从网络工程专业在全国的分布情况来看,其主要分布在华中、华南和华东地区,由此表明该专业的开设符合区域经济发展对该类人才的需求趋势。

网络工程专业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专业交叉、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专业,其实用性强,服务面广,未来发展空间大[3],但对于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全国各类高校关注的重点和讨论的热点。不同院校针对本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和方向制定了不同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于985或211高等院校,其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类型考虑较广,文献[4]提出把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分为3个层次:科研型、工程型和应用型,该培养模式较适合于具有学术性研究的985或211高等院校。从目前各类高校网络工程专业设置分布来看,近半高校为二本类地方性本科院校,此外还有独立学院、高职高专等各类院校160多所。对于非985或211院校,在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上多趋于面向社会需求的网络工程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5-7]。

1 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2014年4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8]表示:鼓励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同时在今后新设本科学校和更名大学时要明确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办学定位。从国家层面上看,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已经提出采取多项措施并举,力促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作为地方二本类高校,如何培养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是我们现在亟待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尽管现在很多高校已经就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与实践,但目前一些重要的问题仍然十分棘手,其主要体现在以下问题。

(1)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设计问题。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合理安排与考量问题。

(3)与其他计算机类专业的区别及关联性问题。

(4)以就业为驱动的学生基本能力培养问题。

(5)以创新为目标的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问题。

这些问题是地方二本类高校在培养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只有这些问题得到了解决,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特色的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

2 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设计

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既能体现出一个专业设置的好与坏,也能表现出一个专业的办学特色。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设计是培养符合社会特定人才需求的根本与基础,也是成功发展该专业的重要基石。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方案相辅相成,在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下设计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才有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既要考虑内部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又要考虑外部的社会需求驱动。各高等院校根据其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人才培养模式也各不相同,特别是地方二本类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多定位为培养应用技术类人才。2007年,怀化学院提出“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9],着重强调对学生的公共能力培养、专业能力培养和发展能力培养;同时在这种人才培养大框架下,为适应社会需求,网络工程专业首先在怀化学院提出“3+1”、“2+2”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网络工程专业强调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其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怀化学院近5年来在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情况和经验,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设计上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与深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从以往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经验方面,应把眼光放得更远,从更长远规划着手,高度凝练专业方向,注重学生能力培养,面向社会需求形成一套符合该专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如5年一规划和两年一微调。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在较为稳定的、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成长;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学与管理人员从中更好地发现、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今后制定更为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提供宝贵经验。

(2)从人才培养途径方面,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通过入学教育、课程见习、专业见习、专业实习等途径,增强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与创新意识,制定出一种“稳基础、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

3 课程规划与考核

专业课程规划与考核是我们为社会培养合适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在最初申报专业时就应该做充分的调研,了解该专业的社会需求以及对社会的推动作用。作为地方二本类高校,我们在培养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时,要以本地为中心,向周边地带辐射,培养适合以本地为中心的专门化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促进本地及周边地带的科技、文化和经济发展。在课程规划设置上,怀化学院网络工程专业课程已做过多次修改,公共能力培养和专业能力培养两个模块比较稳定,但主要体现在发展能力培养模块。针对社会对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侧重点不同,我们需要培养满足社会所需的特定类型人才,如网络规划型、信息安全型和网络管理型人才,这也正是发展能力培养模块所存在的必然性。在课程考核方面,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将课程考核分为3种模式,考试、考查和认证,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采用考试方式;对于偏重实践实训性的实用性课程采用考查方式;而对于一些培训类课程或行业类技术采用认证方式。

近年来,我们在网络工程专业课程规划与考核上做过许多尝试性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从学习效果和知识掌握上看,得到了学生较好的反馈信息,但目前还面临一些问题。

(1)对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通过多种途径引进一些双师型教师,或者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将行业内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等技术人员请进学校,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甄选专业课程,避免出现课程之间内容重叠或模糊现象、课程内容过于陈旧现象、课程体系设置不严谨现象等;在课程规划与设置时,往往因为教师参与过少、调研时间仓促、探讨不够深入等原因,出现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的现象。

(3)考核方式应该采取多样化,考试可通过纸质方式进行,也可采用无纸化途径进行,充分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资源,开发在线考试系统来实现无纸化考试;而对于课程考查,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比如开卷考试、网络规划、网络程序或小型应用系统开发、撰写论文和调查报告等,通过多种考核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

4 与其他计算机类专业的关系

目前教育部公布的计算机类本科专业共9个,其中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4个专业,有关部门不限制开设这些专业的院校类型,且特别受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地方二本类院校的青睐。地方二本类应用型院校对于这些专业在人才培养定位和课程体系设置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在人才培养研讨会上,如何把这些专业清晰地区分开,如何设置不同专业相关课程,如何培养与该专业一致的应用型人才,如何突出它们各自的优势,这些问题通常会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近几年来,由于很多考生不能清晰了解各专业的主要区别,在招生过程中很多学生通常会选择传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怀化学院网络工程专业2009—2013年实际招收到的人数分别为:81、50、61、43和50,招生情况不容乐观。因此,如何区别网络工程专业与其他计算机类专业,以及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是我们当前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对于地方二本类院校,针对学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以及在师资力量上所表现的薄弱性,在考虑计算机类各专业的关系时,既要抓住它们的共性,又要严格区分它们的不同点,认真规划各专业的课程体系,明确学生未来的就业去向,符合社会对各类人才的具体需求,建议如下。

(1)高度凝练不同专业的共同课程。目前怀化学院有3个计算机类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和软件工程,在公共能力培养和专业能力培养这两个模块中,可以考虑设置这3个专业具有共性的一些专业基础课程。尽管这3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但它们都具有相同的专业理论基础,均可设置相同的专业基础课程并特别适合在地方二本类院校实施。一方面可以避免培养出畸形人才,比如在网络工程专业原培养方案中没有考虑算法设计与分析、软件工程等核心课程;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合理地利用有限的师资力量。

(2)突出各专业在发展能力培养模块上对专业方向课程群的设置。对于网络工程专业,在专业方向课程群上要形成一种体系,既要考虑与计算机类相关的理论课程,又要考虑与网络通信类相关的理论课程,同时,也要考虑面向社会需求的网络管理、网络规划或网络安全等方向课程设置,还要避免在方向课程设置上与其他专业的重叠性。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不仅要培养面向社会需求的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而且也要注重拓宽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

5 学生应用能力培养

网络工程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其强调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也是许多地方二本类院校开设该专业的根本原因。因此,要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就要以就业为驱动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以创新为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怀化学院已毕业的两届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看,大部分学生选择去IT企业、小部分学生选择对口事业单位、另有少量学生选择公务员或读研,就业情况较为乐观,这表明我们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期探索工作得到了社会的初步肯定。但我们在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工作上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①以就业为驱动,加强实践性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尽管我们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了大量实验课时,课时数已经达到教学计划总课时的25%,但很多实验等实践性项目较为陈旧,有的项目与课程理论知识点脱节,有的项目没有结合最新技术或实际工程应用,因此项目设计不仅要结合理论知识点,而且还要结合前沿技术和学生可能的就业需求等因素。②以创新为目标,重视学生课程设计、项目实训、学科竞赛、专业培训和毕业设计,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目前,在创新环节上面临的问题是相当一部分学生热情不高,没有被引起足够重视,特别是课程设计和项目实训环节。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对学生积极引导、有效监管,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增强综合实践能力。③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为学生进入对口企业参加培训或顶岗实习提供更宽的途径。我们已经在校企合作方面做了阶段性工作,前期工作争取每位大四学生能在相关计算机企业进行技术培训或顶岗实习,通过校企合作提升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并且大部分学生能够找到比较称心的工作。在下一阶段,我们希望为该专业学生找到更多与专业对口的企业从事专业培训和顶岗实习,一方面进一步强化该专业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另一方面更加明确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为社会培养有特色的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

6 结语

我们通过近几年参与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的讨论,对该专业相关主干课程的教学经验,以及与该专业学生的相互交流,对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总结和归纳了目前所面临的一些重要问题,并给出了一些探索性意见和可能的解决方法。未来关于如何培养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则是需要不断探讨与实践的问题,只有进一步探究人才培养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找到一种适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2014年高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EB/OL]. [2014-05-31]. http://www.zxxk.com/ArticleInfo.aspx Page=2&InfoID=344048.

[2] 中国教育在线网站[EB/OL]. [2014-06-24]. http://www.eol.cn/gkbm_6147/.

[3] 曹介南, 徐明, 蒋宗礼, 等. 网络工程专业方向设置与专业能力构成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 2012 (9): 31-34.

[4] 徐明, 曹介南, 姚丹霖, 等.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 [J]. 计算机教育, 2009 (19): 115-118.

[5] 施晓秋.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网络工程实践课程体系构建[J]. 中国大学教学, 2009 (12): 35-37.

[6] 毛腾跃. 网络工程专业产业人才培养探析[J]. 软件导刊, 2014 (3): 163-165.

[7] 郭广军, 羊四清, 戴经国,等.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 [J]. 计算机教育, 2009(19): 134-139.

[8] 教育部将力促地方本科高校转型[EB/OL]. [2014-04-28]. http://www.kjw.cc/2014/0428/54760.html.

[9] 谭伟平, 宋克慧, 彭庆文. 怀化学院“三位一体”通适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当代教育论坛, 2010(10): 67-69.

(编辑:赵廓)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