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医学护理 » 中医学 » 正文

眩晕的中医药研究概述

杨松波

内蒙古通辽市中医院 内蒙自治区通辽市 028000

【摘 要】综合分析了近期中医药治疗的概况。将病因病机归纳为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浊中阻。临床治疗辨证论治、专方论治予以分述。[1] 眩晕是对自身平衡觉和空间位象觉的自我感知错误,感受自身或外界物体的运动性幻觉。眩晕可分为系统性眩晕和非系统性眩晕,而系统性眩晕又可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眩晕是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眩晕;中医药;临床

1 病名认识

中医亦有眩晕病名,和西医同名。眩是眼花,晕是头晕,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座舟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至昏倒症状。

2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原因及其治疗,历代论述颇多,如早在《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如《灵枢·口问》篇“上气不足”,如《灵枢海论》篇“髓海不足”,如《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认为本病的发生属于风火,“有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2]《景岳全书·眩运》指出“眩运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强调了“无需不能作眩”在治疗上认为当以治虚为主。

2.1 肝阳上亢

肝阳上亢素体阳盛,肝阳上亢,发为眩晕,或因长期忧郁恼怒,气於化火,使肝阴暗耗,风阳生动,上扰清窍,发为眩晕。或肾阴素亏,肝失所养,以致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发为眩晕,临床上显示肝阳上亢型眩晕多发为性情急躁易怒的中老年患者,并且95.6% 的患者血压高于正常值。皆因中老年患者多数本已肝肾亏虚,阴虚则阳亢,上扰清窍的原故。

2.2 气血亏虚

久病不愈,耗伤气血,或失血之后,虚而不复,或脾胃虚弱,不能健运水谷,以生化气血,以致气血两虚,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所养,皆能发生眩晕。气血亏虚引起的眩晕的患者临床观察多数是青、中年女性居多,占87%,此类患者一般因流产、生育后、手术后气血失养而诱发眩晕。

2.3 肾精不足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若先天不足,肾阴不充,或老年肾亏,或久病伤肾,或房劳过度,导致肾精亏耗,不能生髓,而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上下俱虚,发生眩晕,以肾精不足病机引起的眩晕多发于65 ~ 70 岁左右的老年患者。

2.4 痰浊中阻

嗜酒肥甘,饥饱劳倦,伤于脾胃,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化精微,聚湿成痰,痰浊中阻,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引起眩晕。此类患者临床上部分好发于40 ~ 45岁之间男性,多数是由于饮酒嗜食无度,好食肥甘,并且饥饱劳倦过度,占此型当中的50%,此型还好发于40 ~ 45 岁之间女性患者,此类患者多忧思过度或者劳倦过度引起。

3 临床治疗

3.1 分型治疗

可以分为4 型,肝阳上亢型,以平肝潜阳,滋养肝肾为法,运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气血亏虚型,补以补养气血,健运脾胃为法,方用归脾汤为主方。肾精不足则以偏阴虚者治以补肾滋阴。偏阳虚者治以补肾助阳为法。补肾滋阴宜用左归丸为主方。补肾助阳宜右归丸为主方。痰浊中阻型眩晕,则以燥湿祛痰,健脾和胃为法,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3.2 专访治疗

郭道增·黄菲,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美尼尔氏综合症及颈性眩晕,结果总有效率90.5%。吴红、贾建忠辨证组方治疗眩晕症。

(1)平肝潜阳: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0g、钩藤30g、石决明9g、杜仲10g、牛膝10g、茯苓15g、黄芩10g、栀子9g、菊花9g。益气养血归脾汤加减:党参30g、黄芪30g、白术10g、茯苓12g、当归12g、远志10g、酸枣仁10g、木香6g、熟地黄10g。补肾益精:右归丸加减治疗:熟地10g、山药9g、山茱萸9g、枸杞子10g、肉桂10g、菟丝子12g、附子6g、珍珠母30g。燥湿祛痰,健脾和胃,导痰汤加减治疗:半夏10g、陈皮6g、茯苓9g、枳壳9g、胆囊星9g、天麻10g、川芎12g。

(2)中成药:眩晕宁冲剂,每次1 袋每日3 次,功能健脾化痰,补益肝肾. 脑力清片,每次4 片,每日2 次,功能平肝潜阳,醒脑安神. 十全大补丸每次9g,每日2-3 次,功能温补气血。治疗结果为痊愈30 例,无效1 例。

4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中医对眩晕的认识已有明显的提高,在治疗方面显示较好的疗效和优势。中医药治疗眩晕症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为著,减少西药的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相信通过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加强基础研究工作将能更好的发挥中医药治疗眩晕的优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王维治, 罗祖明. 神经内科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11-2004,07.

[2] 张伯臾, 董建华, 周仲瑛. 中医内科学[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10-1984,09.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