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医学护理 » 护理 » 正文

浅析临床护理岗位管理的实践探索

李朝政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摘 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岗位管理的实践意义。方法:严格按照临床护理岗位管理的标准和要求,设置层级化护理岗位,并制定相应的培训、考核及绩效分配管理机制。对比实施前1年的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人员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的基础护理、重点护理、病房管理、药品管理、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人员满意度均优于实施前,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护理纠纷、投诉及意外事件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实施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岗位管理,有利于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调动他们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有效的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护理水平的提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岗位管理;临床护理;实践意义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3-0192-02

临床护理岗位管理就是通过科学设置和划分所需的护理岗位,并根据相关岗位和合同来管理护理人员的方法[1]。该管理模式应通过身份管理转变成岗位管理来实现的,这是规范和医院管理重要举措,也是推行绩效考核的前提条件,可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医疗护理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比我院实施临床护理岗位前后1年的效果,探索临床护理岗位实践的价值,报告正文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的三级甲等医院。全院共有床位1750余床,护理人员有917名,均为女性,年龄23到51岁,平均年龄(31.2±2.4)岁,参加工作年限8个月到21年,平均(5.1±1.2)年。其中,初级护理职称641人(69.9%),中级护理职称215(23.4%),高级护理职称61人(6.7%),中专学历136人(14.8%),大专及以上学历781人(85.2%)。

1.2 方法

1.2.1 科学设置层级化临床护理岗位: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并以“以人为本,持续成长”为原则,结合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年限及学历等情况,对既有的护理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将临床护理岗位分为四个级别:N1,即基础级别,应具备最基本的临床护理知识个技能,从事临床护理工作0到3年,主要有中护士到护师阶段;N2,即胜任级别,需具备娴熟的护理技能,还需掌握重症护理技能,从事护理工作4到8年,主要是中护师到主管护师阶段;N3,即骨干级别,需要具备良好的重症护理能力和临床带教能力,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在8年以上,主要是中主管护师到副主任护师阶段;N4,即专家级别,需要具备专科护理能力和科研能力,主要是中副主任护师到主任护师阶段。

1.2.2 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体系:以责任制护理为指导,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体系,主要包括:工作简介、工作内容、工作权责、上岗资格及工作质量要求等,并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和标准执行。在具体实施中,以能级对应为基础,明确N1到N4各级别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创建科学、完善、合理的能级对应工作模式,进而理清各层级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和职责,明晰上下层级间的工作性质、内容的差别,要将工作质量的考核更为具体化、系统化和客观化,以防因护理人员的胜任力不够而导致护理事件的发生。各层级护理人员必须在岗位责任要求下,认真执行各项护理工作。

1.2.3 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和考核机制:严格各种层级岗位实行层级化护理培训和绩效考核。(1)培训方面:一是明确培训重点,N1层级护理人员的培训重点就是强化职业素养、医院规则制度、护理理念及基本临床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等;N2层级护理人员的培训重点是巩固学习护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并要求掌握一定的重症护理技能,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N3层级护理人员的培训重点是循证护理、个案护理、专科护理及护理管理等能力的培养;N4层级护理人员的培训重点是护理专业发展方向、护理管理、疑难型护理及科研等,以培养专科护理带头人;二是培训方法,N1层级由护理经验丰富,技能扎实的护理人员专门负责培训;N2层级参与该层级护理培训外,还需要参与各科室护理的培训,同时还应参与再教育;N3层级则通过危重病例临床护理、教学、学术交流等方式来培训;N4层级则通过疑难、危重病例的抢救和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国内外护理交流等方式培训。(2)考核标准,根据层级制定相应的考核要求和标准,N1层级的考核内容是理论和实操;N2和N3每年进行理论和实操考试,及片区的专科护理考试,并参与护理管理,承担一定量的教学、查房等工作,同时还需要参与新课题和技术的研究;N4则以达成一定疑难、危重急救和护理、技术复杂等病例的会诊、讨论等,并参与护理新技术的研究。

1.2.4 建立科学公平的绩效机评价机制:应该根据各层级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及工作量等标准,并结合护理人员之间评价、医院评价及负责人评价等实行综合性绩效考核,实现客观、全面、公平的绩效考核。

1.3 评价指标

护理质量指标:包括基础护理、重点护理、病房管理、药品管理的评分;护理满意度:以问卷方式让患者做出评价;护理人员满意度:以护理人员对职业认同感评价。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0.5软件对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用X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具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临床护理质量的对比

临床护理岗位管理实施后的基础护理、重点护理、病房管理、药品管理的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具体如表1:

2.2 实施前后护理纠纷、意外事件及投诉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对比

临床护理岗位管理实施后的护理纠纷、意外事件及投诉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实施前,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如表2:

2.3 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满意度对比

实施临床护理岗位管理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7.5%,明显高于实施前的91.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护理人员的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2]。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和人力质量配置,对于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具有深远意义[3]。

在实施临床护理岗位管理中,要以确保病房护理工作和患者安全为基础,对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性质及工作量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再根据制定的方案,配置N1到N4层级护理人员,完善各科室护理人员的结构,提升集体护理能力。本研究中,实施临床护理岗位管理后的基础护理、重点护理、病房管理、药品管理的质量均得到明显提高。另外,实施岗位管理后,医院护理纠纷、意外事件及投诉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显著提升。可以看出,临床护理岗位管理实施可降低医院的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主要是实施实施该方法后,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和职责更为明确,工作质量标准得到进一步的细化和完善,时各相护理工作能够切实的落实好,更为重视护理中的细节和具体操作过程,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另外,层级管理的实行后,坚持以人为本的进行排班,是每个班次具有不同层级的护理人员,完善了人员的搭配,低层级的护理人员在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可及时请教高层级护理人员,及时有效的解决患者的问题,在此过程中,还有助于提升低层级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同时,不同层级护理人员负责不同危重程度的患者,给护理人员的工作给予更大的空间,也大大增强了他们的责任心,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4,5]。本研究中,实施临床护理岗位管理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7.5%,明显高于实施前的91.2%,差异显著(P<0.05)。可以看出,临床护理岗位管理的实行,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对职业的认同感。主要是因为,推行岗位管理,明确了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指明了他们的工作目标,让护理人员更具归属感和认同感。

临床护理岗位管理实施中需要做好:(1)医院领导需要充分重视,护理岗位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的工作。所以,在开展岗位管理工作中,领导要给予大力支持和重视,不管是层级制度的制定,还是相关的考核和绩效管理制度,都需要有强有力的组织作为后盾;(2)加强宣传教育,在医院内部加大关于临床护理岗位管理相关制度、方案的宣传,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学习岗位管理的具体要求和内容,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激情,调动护理人员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3)遵循“以人为本,公平公开”的原则,在绩效考核、岗位竞聘等方面做好公平公开,要人性化安排护理人员值班;定期对各层级护理人员的职责、工作进行考核,并以此作为岗位竞聘的参考。

总而言之,临床护理岗位管理是医院人力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是优化医院护理资源,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实现优质高效护理的重要举措,同时建立科学完善的护理管理机制的重要手段。推行临床护理岗位管理,可实现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王爱平。护理岗位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护理学杂志,2014,29(7):1-3.

(2)蒋蓉,温贤秀,谢彩霞。临床护理岗位管理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5):419-422.

(3)高璐,张建娟,曹丽芬,等。护士岗位管理的实施与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1):109-111.

(4)吴欣娟。护士岗位管理与培训实践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5):7-9.

(5)周丽琴。开展护理岗位设置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3,34(9):5494-5495.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