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混合型社区居住隔离问题初探

许朝泓

(渭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摘要】城市居住空间分异与居住隔离的出现是市场经济发展中不可逾越的阶段,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住宅产业化步伐的推进、住区管理体制的变迁以及城市住宅开发渠道的日益拓宽,各种新型的住区不断涌现,城市社区居住隔离的现象日趋明显。目前,对居住隔离问题展开的研究多侧重于分析宏观层面居住隔离的空间格局、动力机制以及分异模式。虽然也有就一些特定社会空间的实证研究,但都是针对不同类型社区之间的分异探讨,而针对混合型社区居住隔离(居民个体心理层次与社区内部分异)的微观能动及深层次系统研究还比较薄弱。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混合型社区;居住隔离;住宅

基金项目:渭南师范学院特色学科项目(14TSXK003)。

作者简介:许朝泓(1983—),女,陕西武功人,人文地理专业理学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1相关概念

1.1居住隔离(与居住分异的差异)

1.1.1居住隔离的含义

所谓居住隔离,是指都市居民由于种族、宗教、职业、生活习惯、文化水准或财富差异等关系,特征相类似的集居于一特定地区,不相类似的集团间则彼此分开,产生隔离作用,有的甚至彼此产生歧视或敌对的态度。各种不同层次的集居区,在其内部有着趋向一致的价值观念,常为同性质的住宅社区。各类集居区之间则差异较大,并有着自身发展的独特性(黄怡,2001)。这一定义基本上沿用了L.Roy的定义,偏向于对居住主体社会经济特征与主观认同的描述。

居住隔离可以包含两种情形:一是对两个(或以上)团体(阶层群体)而言,居住隔离必须满足:①居住空间上隔断。②团体的主体互不接触,也就是说,没有社会交往。二是对一个特定的团体(阶层)来说,其居住分布区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一定空间距离的地区组成,在中间地区里没有该团体居住(黄怡,2004)。这一定义在概念1.7的基础上侧重于居住空间的性质与特征方面的描述。

1.1.2居住隔离与居住分异的区别

“分异”从语义上讲,主要是指性质相同的事物向不同的方向变化,“分异”的概念内涵反映的是事物从一个“均质”到“异质”、从“整体”到“分化”的变化特征与过程。“隔离”强调离散、散的行为或状态,隔离是指一个物种或类群间断的分布状态。居住隔离是居住分异的极端形式,即指居住区完全独立,居住区之间断绝联系与来往,彼此不相接触。因此,居住隔离的概念在反映城市居住空间的社会经济特征及物质空间状态上针对性更强,这与城市规划学科对城市空间的传统研究视角也比较契合。因此,“居住隔离”与“居住空间分异”的研究在语义、研究内容及学科背景上各有侧重。

1.2混合型社区

“混合型社区”是在西方“理性增长”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性增长”反对简单地丢弃现有建筑,以限制人们活动范围和选择余地为代价的盲目开发和重建,它倡导“为现有社区增值”的新型开发方式。混合型社区的居住成员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其生活方式、生活的现实中所拥有的民主权利、政治以及相应的义务、机会以及在公共空间中的参与和对公共空间资源的分享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混合型社区主张将住宅、商业、开放空间及学术机构混合。它反对城市中兴建大片单一的产业园、商务区的开发方式,强调在功能和设计上实现混合,将现实社会中人们生活、工作的各种功能混合在一起,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社区的三种基本功能。在社区内,既有购物中心,娱乐场所,又有写字楼、企业单位。同时,在一栋建筑中,上层建住宅,下层建商店、洗衣店、餐馆。并鼓励开发商开发各种规格和类型的住宅,以满足不同收入,不同家庭类型,不同生活习惯的居民需要。很多学者认为混合型社区对居民的生活会产生深远的影响,MINS计划创造了一种新的模式,有助于打破贫困家庭在公共住房的集聚,减轻社会孤立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MINS基于集体社会化模式(collective socialization model),有助于发挥社区中成年人对年轻人的榜样作用(Schill,1997)。混合式社区中“社会资本”具有杠杆效应,角色援助有助于个人进步和提供社会支持(Briggs,1997)。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外研究现状

2.1.1北美国家对居住隔离的研究

美国居住隔离研究的重点在1980年代后期与1990年代初期仍然是种族人口的居住隔离、居住隔离的规模以及隔离和下层阶级的产生等,主要研究者有Massey和Denton。Karen Umemoto(2001)研究了表现为种族倾向的憎恨犯罪的都市种族冲突问题。R.Farley和w.H.Frey等人在1990年代进行了种族隔离及种族融合的广泛社会研究。在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由于经历大量的、连续的种族移民潮,所以关于不平等研究经常使用的是种族或文化等词汇。在美国背景中,种族文化隔离与阶层差异是并联的,因为在美国关于种族隔离和阶层差异的相关性在空间上发展得最充分(Mu,1995;Mas,seyand Denton,1993)。而加拿大的移民城市特征显著,但又不同于美国的种族隔离特点。

2.1.2澳洲国家对居住隔离的研究

在新西兰,道格拉斯.基波克(Douglas Grbic)等于2009.5发表了一篇《新西兰的民族隔离,1991-2006年》,文中指出新西兰从90年代初期开始经历了移民高潮期,这些移民中有自各种各样的民族和种族。结果显示波西非克人与来自欧洲的人之间的隔离最明显,对于毛利人和波西非克人来说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他们的隔离程度仅仅有点下降而已,然而,对于亚洲移民来说却是有所加剧了,同时结果也表明了对于空间同化理论的支持,并且对每一个少数民族来说我们还能发现与隔离成都相关的不同的因素。

2.2国内居住隔离研究现状

在建国之初,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城市住房的供给实行福利分房,住房、社会服务的设施标准等等更是平均,居住隔离现象相对淡化。而我国对城市居住空间隔离的研究是随着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社会地理学的兴起而兴起的,并且由于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后,居住空间受经济因素的影响越来越深,其中中低收入人群与高收入人群的居住隔离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渐凸显出来。其中具有代表意义的有黄怡的《城市社会分层与居住隔离》,这是目前最系统、最全面的研究居住隔离的著作。总之,居住隔离研究是从社会阶级阶层、种族宗教因素、居住行为以及与住房相关的市场机制、国家政策、城市规划管理等角度着手,目前着重于居住空间隔离的形成机制、隔离的空间形态模式、隔离的演化进程、对城市社会与空间的影响及评价,以及对居住隔离的社会价值取向、社会政策与城市规划对策等内容的研究。城市社区居住隔离研究是从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内容抽取、剥离出来的一个方面。

3社区居住隔离对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影响

Simonsen认为:“居住隔离不仅影响社会的物质环境,而且居住隔离会影响社会过程和社会生活,居住隔离本身也成为社会和社会过程的一种现象”。从本文的案例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居住隔离对社区居民社会生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3.1社区社会生活出现空间隔离、社会阶层化,群体多样化

别墅区的区域实行全封闭式的管理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非别墅区居民的心理距离,破坏社区资源的合理性,增加该社区一部分群体的精神压力,进而恶化其居住环境,加剧了社区内居民对资源享用的不平衡,从而导致低收入群体作为业主的权利隐性削弱,敌对情绪加重等。

3.2引发文化隔离和冲突

居住隔离很容易引发文化隔离,限制社区文化的功能,使社区难以形成社区文化甚至社区认识观难以大同,导致社区文化隔离,而这些文化隔离主要表现在消费形式、出行方式、社区参与、邻里往来等方面。文化隔离高则会导致不同阶层的相互隔离,加剧阶层间的对立和冲突,从而使社区氛围冷漠,增加社会的不稳定。隔离后的社区居住虽然能满足各自的需要,但整体文化破碎,不利于文化的交流,阻碍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

3.3增加社区管理难度

社区居民之间缺乏相互之间的交流,从而导致居民之间存在不同的社区价值观,经济利益、兴趣爱好相同的人居住在一起,能够形成共同的利益需要。比如不同类型住宅区的居民对本社区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满意度的调查中就存在这极大的差异性,其中花园洋房区的居民大多对社区内的公共服务和公共社区不是特别满意,而多层区的居民对社区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表示比较满意。所以社区管理者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在两者之间进行权衡采取措施。在住房商品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片区有利于增强人情味、加强邻里关系和建设社区民主。

4混合型社区居住隔离问题解决建议

要实现混合居住社区中不同群体之间的居住隔离的整合,仅靠物质空间的规划是难以达到的。必须事先寻找到社区整合的基础,如不同群体在经济、政治或意识形态方面的共同兴趣,或者在日常生活服务上的相互需要等。在此基础上,培育共同的社会观念和行为模式,并且消除不同空间群体之间的社会排斥,帮助边缘群体实现向上流动,使各个社会阶层在满足各自需要的基础上、在空间上和谐共处。

4.1寻找减小居民空间居住隔离的社区基础

为了使邻里间的接触和各种形式的公共活动向深层次发展,就必须存在一种有意义的共同点,如共同的经历、共同的兴趣或共同的问题等。哥本哈根学院关于这些条件的研究有如下结论:社会交往的形成与否,主要取决于居民之中是否在经济、政治或意识形态方面有共同的兴趣;如果找不到这些因素,就没有相互交往的基础。桑德斯认为不同层次居民在日常生活服务上的相互需要是混居的基础,在复杂的大城市中生活的人们可以从相互依赖中培养出社区意识。因此在社区中达到一定程度的混居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关键在于要在社区中使他们各自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4.2培育社区居民共同的社会观念和行为模式

在居委会和社区管理者的协调和组织下,邻里逐步形成一个强有力的主导价值观和行为模式,起着整体的规范和约束作用。通过利用强有力的管理方式和非强制手段来施加影响,规范和约束居民遵守明确的社区行为准则,在此基础上,培育共同的社会观念和行为模式,使行为规范由外在被动性逐渐转变为内在主动性,在个人权利和邻里共同行为规范之间逐渐形成平衡关系。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群众性交往,如公共节同的庆祝活动,群众性体育文化活动,中小学生的夏令营,老年大学等。群众性交往活动的开展,有助于社会各阶层突破相对封闭的生活圈,建立起共同的关注目标和共同的价值目标,增进相互了解和情感沟通。

4.3创造群体生活的公共空间

混合居住社区中各个外部公共空间过于细分、过于固定化和终极化。开发商为居民提供了一个个“完美的”小空间环境,每一个特定的空间环境、每一个特定的空间形式都对应于某一特定的群体,存在很多的“伪公共空间”。某些公共空间(如社区会所等),通过高额收费和严格管理等手段只为少数精英人士开放,而将低收入群体排除在外,是非大众性、非共享性场所,因而是伪公共空间。甚至某些老年人活动中心,通过管理收费使一部分低收入老年人难以享用。伪公共空间不仅没有促进社区内不同居民间的交往与社区群体大融合,反而会加剧社区内部群体间的隔阂。

4.4完善不同层次的配套设旌

市场经济带来了经济组织的多元化,也带来了社会的多元化。与之相适应的,城市居民的职业结构和阶层结构也向多样化方向发展。特别是混合居住社区内部居民的社会地位、收入水平、消费观念、受教育程度及需求偏好都呈现出一定的差异,这也直接决定了其需求的不同,从而导致不同的需求分化。社区内不同群体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不同、而且接触的文化内容也不同,导致了他们在文化素质上的异质化。因此,与以往计划经济条件下长期存在的均质的配套服务设施对比,目前的设施发展应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韩玲.20世纪60年代美国住房种族融合政策评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4.

[2]黄怡.城市社会分层与居住隔离[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3]Alonso.Location and Lalld Use:Tb wards a General Theo Dr of Lalld Rent Han[M]. and University Press,1964.

[4]Bogardus.E.S:Me Lser social distaIlce[J]. Journal of Applied Sociology,1962.

[5]Hommn,Morton.Mixed-income hollsing:A new dircctin state and federal programs[J]. Real Estate lssues,1995.

[6]Homer Hoyt.The Structure and Growth of Residential Neighborhoods in American Cities Washington DC[Z]. Federal Housing and Ministration,1939.

[7]Hallll,Jon youn.Rcsidenlial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hing provision:A case study of SeolIl,Korea,1960-1990[D]. 1k University of Wisconin-Madison,1998.

[8]James coleman.Foundations of Social T11eoryI[M]. Harvard Press,1998.

[9]Junfu Zhang. Tipping and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A Unified Schelling Model[D]. Clark University,2009,9.

[责任编辑:汤静]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