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钱宏伟
摘要:自2014年起,全国大部分省市开始实行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相衔接的“3+4”分段式贯通培养模式。一部分初中毕业生成为首批“3+4”分段贯通培养生。这些学生既有别于中职学校就业类专业学生,又与普通高中学生有着很大的差异,做好这类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挑战性。本文从对此类学生的分析入手,探讨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旨在努力使“3+4”分段式培养生走上成才之路。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德育教育“3+4”分段贯通培养模式原则方式
为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自2014年起,河北省由教育厅与发改委共同发文,试行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本科院校“3+4”分段贯通培养模式,有效地打通中职与本科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通道。经过中考统一选拔,全省480名初中毕业生分别考入6所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进行学习。要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顺利升入对口的本科院校,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尤为重要。
一、“3+4”分段贯通培养生的突出特点
首先要做好对“3+4”分段贯通培养生的客观分析。一是“3+4”分段贯通培养生分数并不低。他们中考分数必须达到普通公办高中最低投档控制线分数及以上,因为直升本科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二是“3+4”分段贯通培养生在学习上存在着偏科严重的情况。从中考成绩来看,部分学生的单科成绩不足及格分,同时又有某科成绩较为突出,达到了优秀以上。究其原因,是这类学生普遍存在着几个突出特点,即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律意识差,学习方法缺乏科学性,自主学习能力差,不善于总结和归纳。
二、开展德育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针对以上学生的特点,在开展德育教育过程中,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制定科学合理的德育工作目标,立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瞄准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从实际需要出发,注重美德教育、感恩教育、关爱教育,努力达到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与教学安排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在坚持这一原则的基础上,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突出放大学生的优秀品质,充分调动和发扬他们自身存在的积极因素。二是尊重学生意愿和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既要严格要求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又要给其充分的尊重和信赖,促使学生在老师的信任和尊重中不断增强自信,并转化为思想转化的催化剂和内部动因。三是集体教育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学生集体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小觑,通过进行集体教育,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与学校管理,增强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与此同时,抓紧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根据他们的个性特点进行个性化教育。
三、开展德育的具体方式
自2014年9月份首批“3+4”分段式培养生入学,本人就作为班主任负责学生的管理工作。经过近一年的工作与探讨,初步总结了以下具体方式。
一是关爱教育。对于新入学的学生,给予足够关爱是使其迅速融入学校生活的前提,允许学生在适应学习环境的过程中表达诉求,选择合适的机会和场合进行关爱教育,使学生情绪迅速稳定下来,尽快适应新阶段的学习生活。需要注意的是,在关爱中让学生张扬个性,鼓励其与具有不同思想的学生、老师沟通交流,成功解决集体生活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二是美德教育。美德能够让学生受益终身,美德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塑造人格与品格。要依据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通过主题班会、美德展示角等多种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以及公民道德等内容,集中展示在“3+4”分段式贯通培养模式班级的美德风采,形成有别于其他院系与班级的独特班风,并扩大影响力,在引导校风建设上发挥积极作用。三是沟通教育。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谈心,经过长时间的沟通,熟悉掌握学生因成绩、性格、家庭等因素形成的“小团体”,并发挥其桥梁作用,实现优化德育工作的成效。注意拓宽与学生“谈心”的多种方式,如QQ聊天、微博、微信、短信、电话交谈等,通过不定期的“微话题”,提高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四是制度规范。通过采用德育积分制,将学生守则、学生行为规范以及班级指定的请销假、文明礼仪准则、成绩评比等规章制定进行量化,通过积分的高低评判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完善自身综合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四、小结
“3+4”分段式培养模式是在职业教育不断深化的大形势下涌现出的新生事物,有着一定的优越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好德育工作,才能培养出品质优秀、技术过硬的新时期的技能人才。
(作者单位:承德工业学校、承德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