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微课”在高职高等数学中的应用及推广

文/彭 岩

摘 要:“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是在传统单一的教学资源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在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中,应将其更好地应用及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微课 高等数学教学 应用

高等数学作为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学生后继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当前,高职院校仍采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是黑板与多媒体结合,每次课90分钟的时间,包含大量的知识点,教学内容多,师生互动少。教师基本是上课时来,上完课就走。学生有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越积越多,在学习过程中逐渐产生厌烦情绪。加之学生本身基础薄弱,学习缺乏主动性,最终导致恶性循环,不仅让学生对数学更加“望而生畏”,而且严重影响到专业知识的学习。

如果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应用和推广“微课”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就能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

一、“微课”的主要特点

“微课”(micro lecture)在国外,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首创的。后来,戴维·彭罗斯被人们戏称为“一分钟教授”。

“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主要指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与之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关系和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的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它具备以下主要特点。

第一,教学时间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微课”的时长一般控制为20分钟以内。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第二,教学内容少。相对于包含众多知识点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集中,主题突出。“微课”主要是针对某个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片段,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学活动,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第三,制作方法易。制作“微课”常用的方法有两种:摄像机加黑板,录屏软件加ppt。第一种要求有相对较好的摄像器材及摄像技术,一般高职院校都具备。第二种只要掌握录屏软件的使用即可。两种方法均可制作出高质量的“微课”。

第四,资源容量小。制作“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可保证流畅地在线观摩,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为随时随地地学习交流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第五,适用范围广。“微课”可用于知识点的介绍、学生的问题答疑、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及教学同行间的观摩交流等,真正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微教学资源环境”。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教学情景中可实现思维能力的提高、知识的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

二、“微课”在高等数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等数学中的应用按教学内容可分为理论知识点的讲述、图形变化的演示、例题练习的答疑、问题的交流讨论等,按教学方法可分为教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启发法、练习法等,按教学环节可分为课前预习、新课导入、练习巩固、反思小结、课后拓展等。

结合近年来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可将“微课”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应用。

1.将每节的重点及难点做成“微课”

笔者所在学院的高等数学教材共分十章,50小节。时间紧,内容多,学生个体差异大,仅凭课堂时间要求所有学生去消化吸收,不太现实。教师可以把每一节的重点难点做成短小精悍的专题,供学生进行选择,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课下仔细琢磨推敲,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2.将学生反馈的求解难题做成“微课”

定期在学生中做调查,将集中反映较多的问题做成专题。这样可以在不耽误正常教学时间的前提下,满足学生对问题的不同需求,比如让学生比较头疼的函数的极限、复合函数的求导、隐函数的求导、换元积分法、广义积分、二重积分的计算、幂级数的收敛性等等。课上时间有限,教师可能一遍而过,从而导致有些学生的反应跟不上,影响了听课质量。将这些问题的典型例题分类做成“微课专题”后,就可以让学生课下反复观看,搞清每一步骤,弥补课上的不足,进而做到举一反三。

3.将新课的预习做成“微课”

在新课讲授之前,可以用“微课”的形式引导启发学生进行预习。90后的学生是先进科技产品的忠实拥护者,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将他们早已摒弃的读书预习以“微课”这种新颖的形式呈现出来,激发他们的兴趣,通过“微课”中布置的问题,使其对所学内容有初步认识,从而取得听课的主动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将课后的拓展做成“微课”

为了照顾各个理解层次的学生,课堂上通常不允许对知识进行过多的延伸和拓展。这对部分有能力的和希望专升本的学生来说,总是感到“意犹未尽”。教师可联系专升本教材,对内容进行充实加深,将这些部分单独做成“微课”,提供给有需要的学生。例如笔者学校使用的教材只讲授二重积分,若参加试点本科函授或专升本,可能就会涉及三重积分。

三、展望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将“微课”应用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是课程改革的又一发展趋势。“微课”的制作是一个精心设计、反复推敲,修改完善的过程,不仅可以满足学生针对性的学习,对知识进行查缺补漏,实现个性化教学,也适合作为案例,在教师、同行、专家之间进行展示、交流、指导和共享。但是,在推广的同时,也应注意一些问题:一是“微课”教学不能完全代替课堂教学,应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二是“微课”最好以系列的方式呈现,充分体现知识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做好内容的衔接;三是不应一味将内容进行拆分做成“微课”,应选择合适的、最大限度发挥“微课”特点的知识点;四是“微课”应经过严格的审核后才能发布,作为优秀资源在网上实现共享。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胡芬兰.微课程制作与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论文,2013(3).

[2]汪丽.数字与微化课程也优化——试论信息技术微型课程的生态创新与发展[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4).

[3]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

(作者单位:泰山职业技术学院)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