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浅议中职学校组织因素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梁晓芳

摘要: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因为不能有效地应对工作上延续不断的各种压力而产生的一种由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和成就感降低三个维度构成的心理综合症状。教师之所以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与其职业性质、职业环境等组织因素有关。本文分析了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工作组织因素。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中职学校教师 组织因素 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症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它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上班族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据专家表示,教师是职业倦怠症的高发群体之一。

教师的职业倦怠直接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管理、教师队伍的稳定建设、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因此,教师职业倦怠成因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我们课题组就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体验、心理压力来源、教师的生理健康以及如何维护教师心理健康五方面,对笔者学校年龄20—60岁之间所有在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经统计:一半以上的教师觉得压力来自于工作组织因素:如学生难教、难管,职称评定,职业声望带来的压力。一小部分教师觉得压力来自于自身。本文将围绕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工作组织因素展开论述。

一、单调、枯燥、乏味的工作任务和环境

一个人长期从事某一种职业,在重复机械的作业中,渐渐会产生一种疲惫、困乏,甚至厌倦的心理,在工作中难以提起兴致,打不起精神,只是依仗着一种惯性来工作。教师正是如此。尤其是中职教师,他们每天的任务就是在教室与办公室这两点一线之间穿梭,每一学年重复着同一门课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一系列相同的工作内容。时间久了,就有可能丧失对工作的热情,厌倦教书,情绪烦躁、易怒,对前途感到无望,对周围的人、事物漠不关心,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评价下降,大大影响了教学质量,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职业倦怠。

二、中职学校日益下降的生源质量

我国中职教育的生源一直是以初中毕业生为主。近年随着高校扩招、高中热的逐年升温,中职学校生源呈现不饱和的状态。而且,通过层层选拔之后进入中职学校读书的学生学习习惯差、综合素质差,控制不住自己;以自我为中心,与他人之间缺乏沟通与理解,缺乏互助和团队精神,法律意识淡漠,崇尚武力;还有些同学有严重的逆反心理,自以为是,听不进老师的批评,把老师和家长的话当做耳边风。上述这些行为,让老师们深感困惑,虽然管理方法不断创新,整天在琢磨学生的所想所思及应采取的对策,但仍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疲于奔命。时间久了,教师感到自己的工作没有成就感,就会消极地评价自己,认为工作不但不能发挥自身才能,而且是枯燥无味的繁琐事物,就可能变得越来越缺少同情心,不愿意深入到学生的问题中去,对学生漠不关心,无视学生所犯的错误,稍不如意的事情都令她们难以忍耐。有时候甚至会把怒气发泄到学生身上去,没缘由地批评学生们,使师生关系变得越发紧张,彼此产生很深的隔阂,长期下去,学生更加难以管理,教师工作更加没有成就感,就会形成恶性循环,职业倦怠感油然而生。

三、越来越重的职业压力

日益严重的生源基础、招生就业等因素以及社会群体对中职教师评价的片面性,使中职学校教师产生了一定的职业压力。目前,中职学校招生难,生源少,为解决这一问题,大都开展了招生宣传工作,在招生宣传的过程中,中职教师要直面学生及其家长宣传职业教育,难免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尤其工作得不到认可时,就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压力。同时由于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生源质量下降,老教师很容易与从前的学生对比,青年教师也很容易回到自己的理想王国,在这种新旧对比以及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中,中职教师会产生无奈的心理情绪,这样会加重他们的职业压力,直接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职业倦怠感随之而来。

综上所述,组织因素对教师的职业倦怠有很深的影响:终日忙忙碌碌却又毫无成就感,中职学校教师的工作负荷大,不仅需要正常上课,而且在上班时间还要处理大量的学生事务。同时在工作时间以外还要担心学生出问题,常常应付学校各种不同形式的检查或活动等。这些都给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工作带来了较大的负荷和压力。教师在这种机械的高强度的单向消耗中日渐疲惫,这种低成就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也影响了教师的身心健康,降低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更影响到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应系统地、全方位地消除或缓解中职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合理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使中职学校的师生都能得到和谐均衡的发展,同时使中职学校得到可持续的长远的发展。

(作者单位:山西省阳泉市卫生学校)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