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秋
(内蒙古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
摘 要:内蒙古地区自古与内地就有密切的联系,这与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南移是密不可分的,古代在内蒙古活跃的游牧民族中,匈奴人在内蒙古地区建立了北方民族最早的国家政权,翻开北方民族文明史的第一页,有两个根本性的因素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是北方游牧民族的自然环境;一是经济驱动力的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秦汉;匈奴;民族关系;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K2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2-0018-02
亦邻真教授把北方民族的南移分为南迁运动和南进运动。前者指离开故土,以迁入内地为特点,如匈奴、鲜卑、突厥;后者指以故土为基地,征服内地为特点,如契丹、女真、蒙古、女真-满洲。①根据亦教授的说法,匈奴的活动属于南迁运动。秦汉时期匈奴人的历史活动范围比较广阔,史书中关于其北进的史料很少,而其南迁与秦汉中原民族的关系却成为当时民族关系的主流,有两个根本性的因素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是北方游牧民族的自然环境;一是经济驱动力的作用。
一、秦汉与匈奴民族关系概况
根据王国维《鬼方昆夷猃狁考》的观点:自夏商至战国,匈奴名称出现以前活动于大漠南北的各族,经过长期分合聚散,因匈奴于其中居于主导地位,形成了以匈奴为称号的游牧民族集团。《汉书·匈奴传》载,孤鹿姑单于致汉武帝书曰“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匈奴人自称为“胡”。初见于汉文史籍记载的匈奴,主要活动于今天内蒙古境内的阴山及河套一带。公元前221年,匈奴南隔战国秦长城与强秦对抗,争夺今鄂尔多斯地区,处于弱势,公元前215年匈奴头曼单于遭秦朝将军蒙恬大军的攻击,战败北退700余里,丢掉了河南地、②高阙、③阳山④等战略要地。秦始皇死后又重新占据河南地,冒顿单于继位时,正值秦末战乱及楚汉相争,中原无暇北顾,匈奴东征西讨南掠北攻,实力空前强盛,统治版图东到辽河,西至葱岭,北抵贝加尔湖,南到长城,成为统治大漠南北强大的力量。汉初,匈奴多次南下,弱汉不得已和亲。以后经历高后至文、景60余年间,匈奴贵族屡背约扰汉边郡,汉朝国弱,与民休息,仍奉行和亲之策。到汉武帝时,双方以长城为界,各自从事生产生活,公元前162年,汉文帝致书匈奴单于,强调以长城做为两个不同经济和文化形态政权的分界线。至汉武帝初年,匈奴自单于以下皆喜汉地物品,往来长城沿边,互市贸易。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发动了一系列战争,⑤大大削弱了匈奴的实力,此时,匈奴正处于内忧外患之时,统治集团出现了“五单于争立事件”。前53年,呼韩邪单于接受大臣“事汉则安存,不事则危亡”的劝议,率众近汉边塞,遣子右贤王入侍,在汉的资助下,呼韩邪单于重新控制漠北地区。公元前33年,汉元应呼韩邪单于愿做汉家婿的请求,将宫女王昭君嫁与为妻,此后的60年,匈、汉人民得以安定,出现了民众富庶、牛马布野的局面,中国北方地区包括内蒙古地区高原的牧业和农业经济得到发展。公元1世纪,匈奴单于不满王莽采取的侮辱歧视政策,断绝和亲,并大举侵扰,匈奴大力扶持占据中原沿边诸郡的割据势力,并重新进入塞内,占据了今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公元46年前后,匈奴连续发生严重自然灾害,人蓄饥疫,死亡大半,48年,匈奴内部分裂,分成南、北两部,南匈奴归汉,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西部、陕北、晋北。在南匈奴和汉的联合攻击下,北匈奴被迫西迁,进入欧洲。南北朝后期匈奴逐渐消失。
从秦汉与匈奴民族关系发展概况不难发现,匈奴时强时弱,与秦汉不断进行着拉锯战,有和有战,这应与其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有关。
二、影响因素
(一)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史记·匈奴列传》载“匈奴之俗,人食畜肉,饮其汁,衣其皮;畜食草饮水,随时转移”,可见匈奴人的游牧经济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很大,因为畜群的饲养和繁殖需要适宜的气候和丰美的水草,自然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其居住地就会相应的发生移动。其生存对自然环境有很强的依赖性,特别是气候,很多学者如蒙文通、竺可祯、胡厚宣、王树民等先生都对历史上中国气候变迁进行研究并得出一致的结论:中国古代游牧民族的活动与气候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根据竺可祯先生的研究: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为第二温暖期;公元初到公元600年为第二寒冷期。⑥秦汉正处于是第二与第三个温暖期的过渡期,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正如王子今学者所认为的:“秦汉时期气温由暖变冷和移民运动的方向由西北向东南的转变表现出大体一致的趋势。”⑦在当时生产力较低的情况下,人们与自然的关系多是利用,而不是改造,一遇风霜暴雪、旱灾疫情,牲畜大量死亡,人民饥饿困苦,部族也濒临绝境。史书记载,“西汉元封六年冬,匈奴大雨雪,畜产多饥寒死”;⑧西汉本始二年(前72年),匈奴“会连雨雪数月,畜产死,人民疫病,谷稼不熟”;⑨西汉地节二年(前68年)匈奴“人民畜产死者十之六七”。⑩东汉建武二十二年(46年)“匈奴中连年旱蝗,赤地数千里,草木尽枯,人畜饥疫,死耗太半”。{11}追逐水草是游牧民族的生存方式,一旦气候恶化对其生存就会产生巨大的威胁,为了生存就要离开故土,迁移他地。秦汉时期匈奴多次南下,侵占“河南地”,双方展开拉锯战,此消彼长,如若北方草原能满足匈奴生产生活的需要,其不可能大动干戈,以失去大量人力物力为代价多次想获取“河南地”。正如汤因比所说:“近年来气象学方面的研究结果证明,在比较干旱和潮湿的气候之间好像有一种有节奏的循环,这种现象可能具有世界意义,它可能促成农民和牧民之间的彼此侵扰。当干旱过程达到了一定程度,当草原不再能为游牧民族所饲养的畜群提供足够牧场饲料的时候,这些牧人就不得不撇下他们每年移居的定轨来侵入周围的农业地区,为他们的畜群和他们自己寻觅食物。”{12}东汉时,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北匈奴在汉与南匈奴的共同打击下西迁,最远到达了欧洲,其西迁而不是北迁,从中亚不远万里去往欧洲,这其中的原因与其所生活的环境应有直接的关系。贾敬颜先生也认为:“匈奴的西迁,除了民族压迫和内部斗争外,自然灾害对那些游牧国家给予的威胁和袭击,不能不是原因之一和导火线之一。”{13}
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匈奴所生活的自然环境适合游牧经济的发展,而这与中原的农耕经济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也正是这一差别促进了匈奴游牧民族的南迁。
(二)经济因素
游牧经济在内蒙古高原占主导地位,匈奴人的经济以畜牧业为主,畜群是他们的主要财富,既是他们的生活资料,也是生产资料。《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其俗,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功以侵伐,其天性也;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其畜之所多则马、牛、羊,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从此段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匈奴逐水草而居,属于游牧经济,同时不事耕种之业,但《汉书》引用司马迁“毋耕田之业”一语,又说到李广被匈奴人杀死之后,“会连雨雪数月,畜产死,人民疫病,欲嫁不熟”,颜师古解注“北方早寒,虽不宜禾稷,匈奴中亦有黍穄,”认为有耕田之业,笔者认为,这种黍穄应是耐寒耐旱的,而且可能是自然生长而非种植的。但不论怎样,农耕在北方游牧民族还是很少存在的,且未尚居于支配地位。
匈奴的游牧经济以畜牧业为主,由于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农业的发展很薄弱,虽然考古和文献资料中有关于农业的痕迹和记述,但农耕文化的发展还是受到很大的限制;秦汉中原民族农业在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而以家庭为单位的畜牧业也存在着。总体上看匈奴主要属于游牧经济;秦汉主要属于农耕文化。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存在的时间相同,但空间不同,因而造成了彼此的矛盾,矛盾的两方面又相互依存,在为生存的年代,农耕文化对游牧文化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匈奴在公元前3世纪兴起的时候,其所掌握的劳动工具,主要已不仅仅是青铜器还有铁器,使用领域不仅在军事范围,而且也存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领域。但是其铁器和铜器的原料需要从中原民族输入,贾谊曾因此向汉文帝建议,用控制铜铁出塞来辖制匈奴,{14}可见匈奴的手工业虽有一定的发展,但在生产和生活上还没有达到自给的程度,因此迫切需要把他的牲畜和皮毛与汉族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进行交换,以解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匈奴是十分注重与汉人互通“关市”的。大臣贾谊曾向汉文帝说:“关市是匈奴人迫切需要的,如果派遣使者与他们和亲,允许他们通关互市,那么匈奴人都愿意聚到长城之下。”{15}事实上,自景帝至武帝初,匈奴人不断与汉人互通关市,关市吸引着匈奴的贵族和广大的牧民,因而引起了匈奴的南迁。正如亦邻真教授所言:“南迁运动和南进运动的根本原因是综合经济对单一经济的吸引力,它使游牧民族不断向内地靠近和进入内地。在剥削制度下,由于各时期北方和内地力量对比不同,便表现为侵略、征服或投降、归附。于是微观现象的舞台上演出一幕幕正义与非正义、英雄与叛逆等等情节繁多、五光十色的历史剧。”{16}
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存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们人类由于过度利用自然,正在遭受着自然界的惩罚,如雾霾天气的出现,对人类的生存提出挑战,为了我们人类的共同家园,我们应提高环保意识。同时经济在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和发展越来越重要,古代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在交流与碰撞中实现民族融合,最后形成我们现在的56个民族,目前,经济这一纽带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拉得越来越近,经济的吸引力也促使国家间在文化上有更多的交流,发展经济是时代的主流。
秦汉时期,秦汉与匈奴的民族关系是当时民族关系的主流,匈奴南迁的影响因素也不仅仅限定在自然环境和经济的驱动这两方面,其中也不乏政治因素的作用,如48年,匈奴内部分裂,分成南、北两部,南匈奴归汉,其中中原汉族统治者的招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最根本的原因应还是受自然环境及经济因素的作用。
注 释:
①{16}亦邻真.内蒙古古代史中的若干问题研究[J].蒙古史研究,2010,(10).
②今内蒙古乌加河以南鄂尔多斯地区。
③今内蒙古临河市西北石兰计山口,另说为今乌拉特前旗大坝沟。
④今临河市西北狼山。
⑤河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
⑥竺可桢.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中国科学,1973,(6).
⑦王子今.秦汉时期气候变迁的历史学考察[J].历史研究,1995,(2).
⑧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M].中华书局,1995.
⑨⑩班固.汉书·匈奴传上[M].中华书局,1962.
{11}范晔.后汉书·南匈奴传[M].中华书局,1964.
{12}阿诺尔德·汤因比.历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212.
{13}贾敬颜.释“行国”—游牧国家的一些特征[A].民族史论文选[C].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6.116.
{14}{15}贾谊.新书·匈奴·卷四[M].中华书局,2000.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林幹.匈奴史[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
〔2〕陈序经.匈奴史稿[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李吉和.古代自然生态环境与游枚民族的迁徒[J].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 人类学高级论坛,2004.
(责任编辑 张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