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儿童教育家李吉林想象作文教学策略探析

陆平,周月

(南通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摘要:通过课例研究发现,儿童教育家李吉林执教想象作文的策略有:带领儿童观察大自然,丰富表象,为重组表象奠定基础;以“第一人称”口述,角色转换,进入想象性的童话世界;顺应儿童心理,以富有意蕴的直观情境,触发儿童联想;以富有诗意的教学语言和直观情境构建出“情境链”,渲染出广远的意境,营造出广阔的想象空间。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李吉林;想象作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3-0272-02

长期以来,我国小学作文教学只要求学生写记实作文,想象作文教什么、怎么教,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儿童教育家李吉林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领域想象作文的拓荒者之一,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她就创造性地开发出了一系列想象作文教学课例。本文以李老师的经典课例《我是一棵蒲公英》为例,探析其想象作文教学策略,以便年轻一代语文教师们研习和借鉴。

一、课例呈现

笔者研读了《我是一棵蒲公英》想象作文课例[1],从教学环节、教师教学行为、学生表现这几方面作了归纳、梳理:

课前,李老师带领孩子们到野外寻找野花、认识野花,感受野花之美。这一堂想象作文课有如下教学流程:“环节1”,启发学生打开记忆的仓库,回忆观察印象,再逐渐聚焦于蒲公英,在学生自主拟题的基础上,择取《我是一棵蒲公英》为题,以“第一人称”口述;“环节2”,引导学生依次介绍“我”的名字、模样、住处、兄弟姐妹、家中常客等情况,教师折断蒲公英的茎,学生联想到土壤妈妈,说“我”长大后的去向;“环节3”,理清思路,讨论确定文章的中心;“环节4”,引导学生凭借观察印象,分段口述,先介绍名字、模样,再举例说蒲公英的品格,而后观察蒲公英飘飞的种子,展开想象;“环节5”,教师总结,学生连贯口述全篇。“回忆说整体印象——多角度介绍情况——拟题、提炼中心——分段口述——连贯口述”这五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如行云流水,推动儿童饶有兴味地投入回忆、思考、想象、口述活动。

二、教学策略赏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2]。想象作文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如何凸显这一亮点呢?从上述课例来看,李老师的如下想象作文教学策略值得我们研习和借鉴:

第一,带领儿童观察大自然,丰富表象,为通过想象重组表象奠定基础。在本课例中,上课之前,李老师通过精选观察场景、组织开展观察活动。野外世界对于儿童来说,是一个新奇的、富有魅力的天地。通过观察,周围世界鲜明的形象、色彩、音响交织成一幅幅图画,会激起学生的热情,在他们的眼里,大自然的一切都可以是活的,任何没有生命的物体,都可以赋予它鲜活的生命。李老师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从表及里,按“叶——茎——花”或“花——茎——叶”的顺序观察植物,这种指导蕴含着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通过观察,大自然的美深深印刻在孩子们的脑海里,这些具有美感的丰富的表象为放飞儿童的想象力添上了有力的翅膀。

第二,以“第一人称”口述,引导学生角色转换,进入想象性的童话世界。李老师如何一步步引导学生完成角色转换的呢?首先,老师要求学生用第一人称即“我”的口气拟题目,拉近儿童与观察对象的心理距离(环节1);其次,以简笔画为抓手,告诉学生“现在你们大家就是蒲公英”,学生齐说“我是一棵蒲公英”,进一步缩短儿童与口述对象的距离(环节1);再次,教师提示学生观察、想象、口述的问题,均采用第二人称,让学生感到老师似乎在对“蒲公英”提出疑问,如“现在有许多同学还不认识你们,你们得自我介绍一下,你们准备先介绍什么?”(环节2)最后,在学生口述交流过程中,教师关注儿童以“第一人称”作拟人化表述的正确性,例如一名学生说:“我帮××改一下:‘雨过天晴,太阳出来了,树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阳光照得它们闪闪发光。’”李老师提醒道:“不要说树叶上,而说:‘我和姐妹身上滚动着露珠’,那就更好些。”(环节4)此时,“我”就是蒲公英,蒲公英就是“我”,儿童与口述对象蒲公英融为一体,主客合一,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在想象性的童话世界中自由驰骋。

第三,顺应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以富有意蕴的直观情境,触发儿童的联想。当学生介绍了“我”的名字、模样等情况后,李老师提醒道:“你们家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没介绍。”学生迷茫,思维陷入困顿状态,李老师就折断蒲公英的茎,在行间走动,让学生依次观察花茎里冒出的白色的乳浆,并提醒:“你们看到蒲公英里面冒出白色的浆,你们想还可以介绍你家的谁?”学生顿悟:“我知道了,蒲公英里面的浆是吸取的土壤妈妈的乳汁。”李老师又问:“你们长大了,准备到哪儿去?”学生的思维顺势拓展到“荒山”、“草原”、“森林”、“宝岛台湾”等地(环节2)。这样,教师引导儿童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展开联想。当学生描述了想去的地方,李老师走到窗口吹起蒲公英毛茸茸的种子,种子飘飘悠悠地飞到窗外,边描述边启发:“你抬头往上看,看见什么?低头往下看,看到什么?”“你飞呀飞呀,又来到什么地方?那儿你刚去的时候是什么模样?后来又是什么样子?”(环节4)教师引导儿童就像一部移动的摄像机,从不同的视角,以动态的眼光,创造性地观察、想象、描述。

第四,以富有诗意的教学语言和直观情境所构筑的“情境链”,渲染出广远的意境,营造出广阔的想象空间。整体观照课例,共设置了5个情境:情境①,带领学生观察野外生活情境,为想象作文提供表象、酝酿情绪,“环节1”即借助此情境展开的,引导儿童回忆,在脑海里重现“蒲公英”所生长的野外场景;情境②,通过简笔画和语言描述,推动儿童角色转换,由真实情境逐渐进入虚拟的童话情境(“环节1”),引导学生借助此情境,介绍“我”的名字、模样、住处、兄弟姐妹、家中常客等,构筑了一个由野花、野草、蜜蜂、蝴蝶等组成的色彩斑斓、生动和谐的大家园;情境③,让学生观察折断的蒲公英的茎,联系到土壤妈妈,丰富了童话情境的意蕴;情境④,通过描述、提问“那你们长大了,准备到哪儿去?”进一步拓展了童话情境的空间(“环节2”);情境⑤,学生观看窗口飘飞的种子,此情境,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视角展开想象,有学生想象“我”是如何将“荒山变成了花园”,有学生想象“我”是如何面对暴风雨的打击的。在老师所渲染的广远的意境中,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飞过崇山峻岭,飞向浩渺的云霄,飞向人们足迹不能到达的地方……

儿童教育家李吉林就这样“有计划地设计安排想象性作文,不失时机地启迪、发展儿童的想象”[3]。在李老师的课堂上,儿童的“想象之树”蓬勃地生长着,他们的创造性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李吉林文集(卷七):我们去寻找美[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447~45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3.

〔3〕李吉林.想象习作的设计及其策略[J].语文世界,2012(5):44.

(责任编辑 张海鹏)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