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陈汉城
[摘 要]职业教育是广大青少年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在实现人人成才目标的教育实践中,努力为学生创造最大限度发挥潜能、展现自我的机会和平台,使学生通过3年的学校教育,培养应对未来挑战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并为将来成长为创新型技能人才奠定基础。学校以面向未来的课程体系为基础,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做准备;打造开放型幸福课堂,激发学生潜能;建设职业化评价体系,使学生走向卓越;举办创意技能大赛,激发学生创造活力;拓展多元化发展渠道,搭建成才“立交桥”。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面向未来;中职生;成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5-0124-02
信息化时代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结构,人类社会正从阶层化走向扁平化。在扁平化的社会网络中,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作为以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而生的职业教育,正是信息化时代为广大青少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立足当下,面向未来,营造充满活力的校园,让创新和创意成为学校的精神气质,创造机遇和平台,帮助学生形成新的技能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是学校实现人人成才目标的重要举措。
一、四维课程体系,构筑学生成才平台
学校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四维课程体系。所谓立足当下,是指课程体系要符合学校办学实际、学生学业水平及行业发展水平;所谓面向未来,是指课程体系要立足于未来社会的发展,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变化,改变教育的惰性和保守性,使职校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培养多样化人才需要。四维课程体系由“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选修课”所构成。
文化基础课是国家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文化素质”,同时也为有意升入高职的学生打好文化基础。专业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基础性认知和进一步学习的能力。而专业方向课则在学完专业基础课后,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需求、能力等自行选择。专业课设置是在市场调研及与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研究论证的基础上而形成。学校各专业每年都会开展市场调研,了解最新的市场需求和人才规格,以行业的发展水平为依据,不断更新、完善专业课的课程设置,使课程设置与行业需求相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选修课安排在周二、周四下午,分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以拓展、丰富专业课程及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为主。公选课内容多样,不拘一格。目前学校开设了约90门公选课,涵盖体育,文学、语言、理学,艺术、教育、医学、娱乐等多个方面,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需求。
二、开放型幸福课堂,唤醒学生成才意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课堂是创造活动的源泉”。但是,目前的中职课堂,低效、无趣、乏味代替了应有的唤醒、创造和活力。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激发学生不断尝试新事物和新挑战的欲望,让学生在充满活力的45分钟课堂教学中成长为创新型应用人才是学校教学改革的目标。
学校从2010年开始探索激发学生潜能的幸福课堂改革。幸福课堂以构建师生的“信任”关系为基础,积极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全面打造“对话”、 “开放”、 “包容”的新型课堂,还课堂以掌声,笑声和辩声。幸福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允许犯错,注重教学过程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将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相融合,为学生提供逼真的、有效的学习经验;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引行业专家、技术能手进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注重协同效应,开展团队化学习,着力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幸福课堂的实施,让学生得以在不断探索、实践、创新的过程中激发潜能,发展自我,提升成就感,增强自信,形成良性循环。
三、创意型技能大赛,激发学生创造活力
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带动下,学校开始举办校级技能节。校级技能节以参与、自主、创新为核心理念,充分调动学校各类资源,为学生展示自我,发展自我创造一个校级层面的高水准平台。
学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让企业参与到校级技能节的组织策划和考核评价之中,真实还原企业的工作环境,引入最新的行业标准,提升竞赛水准,实现技能竞赛的标准化、专业化、先进化。企业优先录用竞赛表现优异者,作为新生代的技术能手,他们将逐渐成长为精英型技能人才,成为企业自主创新的骨干力量,实现校企双赢。技能节期间,学生不仅参与技能比赛,还全程参与技能节的组织、策划、宣传、颁奖等工作,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形成创新潮流。此外,技能大赛对教师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动教师下企业实践提升,主动密切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利用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开展技术革新和产品研发,支持行业和企业的发展。
四、职业化评价体系,引领学生走向卓越
信息化时代里,良好的职业技能可以帮助职校毕业生顺利人行,而要在行业中获得持续发展,并走向卓越,职业精神是关键。因此,学校在进行学生评价机制改革时,将职业精神融人品德教育,使原来空洞的品德评价落实到具体的职业精神评价之中,形成由职业精神评价和职业技能评价相结合的学生考评体系。①注重评价标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学校在教学改革中将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引入教学和评价,要求学生通过规范化的工作过程,制作出符合标准的产品;②让学生参与评价。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将一部分评价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开展互评和自评,使学生在评价他人和自我的过程中内化专业技能和职业精神,成为习惯;③在实习中让企业评价。学校学生在职业体验、专业实习及顶岗实习期间,将学生的评价权交给企业,让实习单位以职业人的标准来考核、评价学生的实习表现,为实习生打分并评出优秀员工;④将职业精神融人常规管理,营造浓厚的现代企业氛围和职业氛围,让学生在准时考勤、整理教室、清洁实训室和寝室、文明言行、安全操作、自我规划、自我管理的过程中体会职业精神,养成良好习惯,提升职场竞争力。
五、多元化发展渠道,搭建成才”立交桥”
好就业能升学既是满足中职生多样化需求的内在要求,也是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学校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发多种选择路径,为学生的多样化选择搭建成才“立交桥”。就业方面,学校积极拓展就业渠道,为学生搭建就业平台:成立第二职业教育集团,利用集团内部资源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岗位:利用教师下企业实践、开展市场调研的机会拓展新的企业资源和合作伙伴:利用由专业骨干及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发展委员会宣传专业,提高专业影响力,为学生的职业体验、专业实习、顶岗实习等创造机遇。升学方面,加强与高职院校的沟通与合作,学生可通过“三二对接”、 “高职高考”等方式就读高等职业院校。此外,在全国技能竞赛中获奖的学生还能获得免试就读高职院校的机会。
人人成才是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和办学使命,道长路远。作为职业学校,应结合我国的时代背景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积极创造各种平台,激发校园活力,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切实把技能培训落到实处;坚持以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为标准,尽快建立职业化的学生考评机制,使学校的育人工作更加科学、高效,实现职业教育的铺路石、敲门砖、金钥匙作用。
(编辑:陈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