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医学护理 » 兽医学 » 正文

规模猪场常见体外寄生虫病防治

黄国勋/ 四川省兴文县周家镇畜牧兽医站

猪寄生虫病是一种与环境卫生、饲养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的常见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数量的逐渐增加, 部分猪场业主片面追求单位效益, 养殖密度越来越大, 加之防控措施不到位, 由此引发猪寄生虫病滋生流行,给生猪养殖户带来严重经济损失。猪寄生虫分为内寄生虫和外寄生虫两种,其中外寄生虫更容易被忽视,主要有血虱、婢虫、疥螨等。此类寄生虫具有高致病性,死亡率高,若发病初期未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则病情可能迅速发展而导致患猪死亡。因此,规模猪场在日常饲养管理中加强相关防控措施,对发病生猪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切实将病情危害降到最低点, 对于净化猪场疫病, 提高养猪生产效益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从事基层兽医临床工作30 余年, 对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控积累了一定的诊疗经验, 现将猪体外寄生虫病防治浅述如下, 供同仁参考:

(一)猪常见体外寄生虫病及临床症状

1. 猪血虱。猪血虱是一种吸附于生猪体表的常见寄生虫,主要是以吸血为主。猪血虱在经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均寄生于生猪体表,而猪血虱传染源主要为生猪体表中处于各种发育阶段的虱,传播途径以直接接触传播为主,另外也可通过日常用具、垫草等途径实现间接性传播,一般在饲养密集、场地狭窄、日常管理差的养殖场极易发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其中冬季发病率相对较高。猪感染血虱后瘙痒不安, 影响采食和休息, 严重者患猪消瘦,贫血,营养不良。

2. 婢虫病。婢虫病是引起猪死亡率最高的体外寄生虫病。婢虫通过吸食猪的血液,可导致患猪出现贫血症状;另外婢虫还可分泌毒素,引起多种病毒性疾病(如:脑炎等)。

当猪只被少量婢虫叮咬后,大部分不会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随着婢虫数量增多,患猪表现痛痒、烦躁并经常出现摩擦、舔咬行为,这种摩擦、舔咬行为亦可导致局部皮肤出血、水肿、发炎或增生等病变,若猪长期被婢虫寄生,常导致生猪出现贫血、消瘦、衰弱,严重时可导致生猪死亡。

3. 疥螨病。疥螨病主要寄生于猪的体表真皮层内,长期寄生可引起患猪出现过敏性或者慢性皮肤疾病,发病时间主要在春季、秋冬季。发病初期,病症主要发生在脸颊、眼部耳部等部位,之后逐渐向躯干两侧、背部、后肢等部位蔓延;发病时,病猪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蹭痒等异常行为,严重时可导致皮肤出血、增厚、局部脱毛以及结缔组织增生等病变。由于患疥螨病猪只的擦痒导致局部皮肤出现伤口,为其他病原体入侵创设了条件,从而增加病猪的皮肤、关节等疾病。

(二)猪常见体外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1. 猪血虱。目前,猪血虱疾病的治疗方法比较多,主要有以下几项措施:①若猪血虱数量比较少,则可采取人工捕捉方式;②药浴或者喷洒0.5% ~ 1% 的兽用精制敌百虫水溶液,1 次/d,喷洒2 次可起到灭杀效果;③皮下注射0.3mg/kg的伊维菌素或者阿维菌素;④在患病部位泼洒或者涂抹0.025% ~ 0.05%的双甲脒,7 d/ 次。

2. 婢虫病。婢虫病疾病的治疗措施主要有两种:①药物杀虫。该方法主要用于婢虫病病情严重时,可使用1% 敌百虫、0.1% 辛硫磷、0.05% 地亚农、0.5% 毒杀芬、0.05%蝇毒磷、0.5% 马拉硫磷等药液,采用喷洒、洗浴、洗刷等方式杀死寄生于猪体上的婢虫;②熏杀。该方法主要用于病情比较轻时,采用敌敌畏烟剂(方剂:20% 敌敌畏、15%硫酸铵化肥、20% 氮酸钾、20% 细锯末、25% 黄土),将上述配方均匀混合后研磨成细末进行熏杀,使用量一般为0.5g/m3,在熏杀时必须要将饲养圈舍密封,在熏杀2 d 左右后进行通风、排烟。

3. 疥螨病。对于猪的疥螨病,目前临床治疗方案也比较多,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式。在药物治疗时可遵循“低毒、高效、安全”的用药原则,①当病情比较轻时,可使用1% 或3% 的甲酚皂溶液进行擦洗或者喷洒处理;②当病情比较严重时,可在病猪颈部采取皮下注射方式给予0.3mg/kg 阿维菌素或者伊维菌素;③药浴或者喷洒0.5% ~ 1% 的兽用精制敌百虫水溶液,7 d/ 次,注意在喷洒或者药浴期间不可使用碱性水进行冲洗,预防中毒;④采用双甲脒对整个圈舍、饲养用具以及周边环境等进行全面消毒处理,彻底消除隐藏于环境中的疥螨虫。

(三)规模猪场寄生虫病综合防控措施

1. 采取自繁自养,坚持“全进全出”饲养方式。养殖场严格执行全进全出、隔离消毒制度。对于部分规模养殖场而言,若具备自繁自养条件则最好采取自繁自养方式,这样可最大限度预防外源病虫入侵;若需要从外场引进生猪,则需要详细了解种猪场的卫生防疫情况,所有新引入的猪仔必须进行隔离饲养,并在此期间给予使用广谱驱虫药,经过规定期间的隔离观察确认无寄生虫等疾病,则可转入养殖圈舍内进行正常饲养。

养殖场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采取“全进全出”饲养方式,对于不同来源、不同批次、不同年龄的生猪不能混合饲养;每批次生猪出栏后,必须对圈舍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并空置15 d 左右才能放进下一批次生猪;在日常管理中加强圈舍、饲养用具及养殖场周边环境的消毒工作,饲养场或者外来人员进入圈舍时必须进行严格消毒,非特殊情况建议谢绝外来人员进入圈舍,预防寄生虫卵被带入圈舍。

2. 提高养殖场环境卫生条件。首先要从建设规模化的猪场开始,这其中包括选址、设计、布局及选购设施等多个方面,都必须严格按照动物防疫卫生条件要求做好养殖场建设,并进行科学规划。选择猪舍建设场地要确保“向阳”,并保证圈舍便于通风,利于圈舍随时保持干燥;圈舍设计时注意便于日常观察中对圈舍墙壁和地面进行清洗消毒;在养殖区域内分别设置污染道与清洁道,并根据生产规模配备污水污物处理设施和无害化设施设备,建立一系列无害化处理制度、消毒制度及免疫制度等。

在猪舍的日常管理中需做好以下两个方面:①加强对圈舍及其他设施设备日常清洗与消毒工作;②猪寄生虫病防治的关键是定期做好粪便无害化处理,对于粪水等污物的排放应进行严格控制。由于粪便中通常会存在一些虫卵、幼虫,为了将虫卵和幼虫杀死,可将粪便运到指定场所进行堆积发酵。发酵的方法为:将粪便堆成粪堆,用泥土或干草盖住,经1 ~ 2 个月后虫卵和幼虫会被粪便发酵产热量而杀死。

3. 注重生猪的科学饲养管理。

在规模化生猪养殖场中需要采取科学化的饲养管理模式,给予生猪充足的饲养营养支持、饮水供应,按照生猪的品种、生长发育阶段合理使用不同的饲料、粮食配方,并在饲料中补充足量的矿物质、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利于提升生猪的机体抵抗能力、免疫能力。

注意加强饲养的卫生条件,定期清理生猪排泄物,将排泄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从根本上消除寄生虫卵;定期对圈舍的老鼠、蟑螂、苍蝇、蚊虫等进行灭杀工作,饲养圈舍中严禁其它动物进入(尤其是猫、狗等动物),杜绝寄生虫中间宿主进入圈舍,切除外部寄生虫的传播途径。通过实践证实,采取合理、科学的饲养管理方式,可增强生猪的体质,切断、减少了生猪体外寄生虫病的传播、感染。

4. 生猪寄生虫药物防控策略。

规模生猪养殖场在寄生虫疾病防治中,建议采用低毒、高效、新型、广谱、安全可靠的常用驱虫药物,在生猪的不同生长阶段交替使用不同的治疗寄生虫病药物,预防病猪出现耐药性。

(1)合理选择抗寄生虫药物。目前,在规模生猪养殖场内防治寄生虫病的最常用药物为阿维菌素( 或称之为“净诺玢”),按照使用说明书中的使用剂量标准不会产生任何的毒副作用,该药物可用于母猪分娩期的寄生虫疾病治疗。长期实践研究证实,阿维菌素对寄生虫驱杀率达到98%,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混合在饲料中或者可采取皮下注射、外浴等方式实现治疗目的。除该药物以外,常用的抗寄生虫药物还有敌百虫、伊维菌素、双甲脒等,在使用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应用,均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2)药物防治程序。养殖场每年需要对养殖圈舍、周围环境等进行一次全面药物消毒处理,时间建议选择在春季、秋季;在生猪日常饲养中,可将药物混合在饲料中或者采取外浴、熏杀、皮下注射等方式进行防治。

(3) 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品种的驱虫方法。对于外进仔猪,在进场后需进行2 周的隔离观察,并在此期间进行一次体外寄生虫驱除处理;种猪可选择在春季、秋季各进行一次驱虫,对新引进种猪在合群前必须进行一次驱虫;对于处于孕期母猪,可在产前15 d 左右给予使用药物治疗,采取体表喷雾敌白虫、虱螨净、杀螨灵等药物;对于哺乳期的母猪,可选用合理药物按照一定病例加入到饲料中自由食用,根据实际需要合理控制使用时间;对于仔猪可在乳猪进食时(猪龄在20 ~ 30 d)、仔猪转群时(50 ~ 70 d)各进行一次驱虫,均按照一定病例将药物混合在饲料中进行自由食用,常规情况下连续使用3 d。

随着现代生猪养殖、疾病防治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生猪体外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效果方面有了显著提升,但是我们仍然不可放松警惕(尤其是规模化的生猪养殖场)。长期实践研究发现,生猪规模养殖场的寄生虫疾病发生与圈舍构造、饲养方式、环境卫生条件、饲养密度以及气候条件等有密切关联,给生猪养殖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在生猪规模养殖中,一方面需要准确掌握生猪体外寄生虫病的临床症状、常规药物治疗方法,另一方面还要做好相关综合防治措施,采取自繁自养、全进全出饲养方式,改善养殖场的环境卫生条件,加强生猪的科学饲养管理,科学、合理采取生猪寄生虫药物防控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预防或者减少生猪寄生虫病的发生,提高生猪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