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祝群(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226001)
《三棵银杏树》是叶圣陶先生的作品,作者用儿童化的语言描写了自己家屋后空地上三棵银杏树的年龄,然后按照四季的顺序,描写了银杏树的干、枝、叶、花、果,以及银杏树在不同季节带给“我”的快乐,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银杏树的喜爱。
张学青老师执教的《三棵银杏树》一课,洋溢的浓浓的语文味,让我们获益匪浅,但其中儿童味的缺失,也触发了我的思考。
一、处处凸显“语文味”
什么是语文味?我想,所谓语文味,就是课堂中摒弃那些非语文的东西,扎扎实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巢宗祺教授指出:“语文教学必须紧扣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张学青老师《三棵银杏树》的课堂,很好地完成了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
(一)品味语言,感受语言的精妙
且看课文第2自然段的教学:
师文中有说它生长缓慢吗?
生在第2自然段。
师请读出来。
生“三棵银杏树有多大的年纪了,没有人知道。父亲说,他小时候,树就这么高这么大了,经过30年的岁月,似乎还是这么高这么大。”
师“三棵银杏树有多大的年纪了,没有人知道”,是说银杏树的什么呀?
生古老。
师下一句你怎么理解,为什么说生长缓慢?读一读。
生“父亲说,他小时候,树就这么高这么大了,经过30年的岁月,似乎还是这么高这么大。”
师是说它高大呀,怎么说缓慢?
生小的时候,这么大,长大了还是这么高大。这能表明生长慢。
师你再注意看。这个句子里说,他小时候,这么高大,长大了还这么高大吗?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词语。这个词能漏吗?
生不能。“似乎”就是好像的意思,好像这么高大。
师银杏树在长,但是让人看不出来,不易察觉。在长,看不出来,所以用“似乎”,这就是语言准确,要把文章写好,首先表达要准确,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
在第2自然段的学习中,学生不难发现这段话是写银杏树生长缓慢的,但是发现了这一点,仅仅是关注到文章写了什么,至于作者是怎么写出银杏生长缓慢的,对学生来说仍是未知,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发现。学生在复述这句话时,很自然就将“似乎”一词给丢了,也说明学生对该词表达作用的忽视。教师顺势而导,帮助学生认识此段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本课中,教师还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吸一管烟”与“吸烟”、“煮一锅饭”与“煮饭”这两组词之间的差异,品读出摇船人虽然时间紧,但仍有生活悠闲的一面。这样的品读,丰富了这两个词的语法现象表现出来的意义。那种与语言的共鸣,品出的语言的画面感、美感以及情感,都流淌在学生的心中。长期坚持这样的语言训练,必将丰富学生的语言敏感性,丰富他们的阅读体验。
(二)整体阅读,学习表达的方法
“阅读本位”强调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说的是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意义。张老师充分认识到阅读对写作的意义,在本课教学中设计了一系列探究活动,引领学生体会文章的结构之妙。现举3例:
探究1:有人说这篇文章写了3个季节里的银杏树,有人说是写了4个季节里的银杏树,你同意哪个观点?为什么?
夏季在文中是一个隐藏的季节,叶圣陶先生没有直接写,学生发现这一点有些困难,张老师通过引导帮助学生发现。
探究2:按照我们的经验,写树都是什么顺序?这篇文章作者是怎样安排顺序的?试着在讲义上画出文章的结构图,并和同桌讨论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顺序,看看能说出几点理由。
学生最初的认识是:由冬到春到夏再到秋单向发展。通过教师引导环形板书,学生对文章结构有了新的认识:文章的布局总是有内在构思的。
探究3:叶先生很谦虚,但他曾说:“我对于写文章的结尾还是有些把握的。”读读文章的结尾,你觉得这篇文章的结尾好吗?
教师引领学生认识课文结尾的美,体会呼应的写法。
崔峦教授在第9届全国青年教师阅读大赛大会上指出:要让语文课有一个华丽的转身,那就是要关注语言文字,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张老师充分发掘此文表达上值得学生借鉴的地方,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发现。
二、独独缺失“儿童味”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忽略了儿童
王泉根教授认为:“儿童本位、儿童中心、儿童视角、儿童情结,这些都是铸就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重要元素。”《三棵银杏树》一文,用儿童化的语言表现了充满童趣的儿童生活和儿童独有的心灵世界,留下一串串儿童的足迹。
文中多处运用的修辞手法,就充满着浓浓的儿童味。如“两棵在中央,像两个亲密的朋友,手牵着手,肩并着肩”,从这个比喻中,可以看出作者有多么喜欢这些银杏树。在作者眼里,这两棵银杏树关系非同寻常,像是彼此爱恋一般。“这些小粒渐渐长大,最后像牛的奶头”,作者观察得多仔细,比喻得多贴切。如果没有仔细观察,不会有这样的发现,儿童的细心、儿童的情感,从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我们欢喜地说:‘银杏树又穿上新衣裳了!’”这是一个拟人句,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多么兴奋,一个“又”字,更说明作者是在一直等待着银杏叶长出来的这一天,等了很久!因为银杏树长出叶子,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快乐。“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此处,把落叶比作黄色的蝴蝶,没有丝毫秋叶凋零的悲伤。这就是孩子眼中的生活,这就是孩子独有的快乐。“屈曲得很古怪的枝干上偶然有一两只鹰停在那里,好久好久不动一动,衬着天空的背景,正像一幅古画。”苍鹰立于银杏枝上,背景为天空,在作者眼里,就是一幅古画。在作者眼里,冬天的银杏树仍旧是那么美。
我们是否可以将写银杏树带给我们欢乐的部分,很好地纳入课堂中来,通过朗读、联想,体验那份快乐,与作者共情?而非出示:“课文不光光写了树,还写到了人们。哪些句段?老师打出来,你们看一看。找到表达人们感情的词,你发现了吗?你一定要发现。”当学生用严肃的表情来表达一句句想法时,他们离文本很远,离童真很远。
(二)课堂主体的把握,忽略了儿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周一贯老师曾撰文说:“无论是‘怎么教’,还是‘教什么’,确实都十分重要。但更为重要的应该还是‘为谁教’。小学生是儿童,他们与青少年,与成人有着很大的区别,然而在课堂实践层面往往容易被已成人的教师或研究人员所忽视。”
综观本课的教学流程,教师先后围绕如下的问题展开了课堂学习:
1.银杏树又名公孙树,说明它生长缓慢,有没有写生长缓慢的自然段?
2.这一篇文章写到了银杏树的哪些部分?
3.学习第3自然段,这个比喻好在哪儿呢?重点感悟比作奶头的妙处,好的比喻,有味道。
4.文中写叶的句子有哪些?
5.文中哪些写花的句子?
6.有哪些写果的句子,果子好吃吗?
7.有人说这篇文章写了3个季节里的银杏树,有人说写了4个季节里的银杏树,你同意哪个观点?为什么?
8.先写冬季,有几个理由?一篇文章是有思路,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多想为什么这么写,就会收获很多。
9.你认为这个结尾好在哪里?
10.古画,除了结尾有,还有哪里有?找到呼应句。
11.课文不光光写了树,还写到了人们。哪些句段?老师打出来,你们看一看。找到表达人们感情的词,你发现了吗?你一定要发现。
虽然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但每次都由教师作为问题的发起者,使得整堂课学生都被教师的问题牵着,儿童立场被“冷处理”了。
(三)教学深度的确定,忽略了儿童
沈大安老师说:“自己读得深,教小朋友要读得浅,必须时刻注意我们的教学对象。”《三棵银杏树》一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本年段的年段目标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维果斯基曾提出“最近发展区”的理念,我们的教学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儿童发展到哪个程度,教师需要关注。四年级学生在这篇课文里要学什么?我想,可不可以把其中一条学习目标确定为:学习作者按一定的顺序写出景物的特点,写景时注意人物的活动。这样的目标更贴近学生。教学时,要给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的时间,读好课文谈一谈自己的感受,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这也符合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
如这样一个教学片段——在学习“每年冬天,赤裸的枝干上生出无数小粒。这些小粒渐渐长大,最后像牛的奶头”的内容时,师生共同探究这个比喻句写得好在哪里。张老师问学生有没有留意过银杏树赤裸枝干上的小粒,得到否定的答案后,说:“所以他(作者)说长得‘像牛的奶头’。”再问学生:“牛的奶头见过没有?”学生摇头。可见,对于这些学生而言,“像牛的奶头”这个比喻,就是将未知的东西比作未知的东西。让学生体会这个比喻句的好处,他们也只能给出“生动形象”等笼统的回答。此时,教师又问了一句:“还好在哪里?”在教师的“奶头里有什么”的启发下,学生的回答为:“因为小芽是可以长出绿叶的,奶头是有奶的,有奶可以孕育新的生命。”教师总结:“比喻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
细想起来,就叶圣陶先生而言,我觉得这个比喻是比得极好的,叶老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对牛的奶头是再熟悉不过了,从孩子的眼里看到,银杏的新芽与牛的奶头外形像极了。对于如今的四年级学生而言,是否可以用生活中熟悉的东西作比喻,使事物生动形象?这样才是真正关注儿童的生活,关注儿童的原有准备。
总之,我们不能因为追求语文味而放逐儿童味,牵着儿童的思维奔向教师心中的高地。“为谁教”是“怎么教”、“教什么”的根据和依归。“为了儿童”,这是我们一切教学理念的出发点。如果我们心中有了儿童,这样的语文课堂会走得更远。
一些浅见,以供商榷。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巢宗祺,施久铭.语文:聚焦“语言文字运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热点问题访谈[J].人民教育,2012(6)
[2] 施茂枝.语文教学: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