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科学知识:在提问中习得

杨传武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麒麟中心小学,211100)

一次雨后的课间,校园凸凹不平的地面上出现一些小水洼。刚刚做完课间操的一群学生蹲在花池旁,热闹地议论着什么。还有几分钟就要上课了,我从实验室中提着一大包上课要用的教具朝教室走去,经过花池时,发现部分学生还未进教室,低头一看,原来他们正在“研究”草丛中的两条蚯蚓:

“它们为什么从泥土中钻出来了?”

“是因为缺氧。下雨时,小鱼也会从水中探出头来呼吸。”

“或许是准备搬家。不是蚂蚁下雨前要搬家的么?”

“现在的雨都是酸雨,把土都给腐蚀了,蚯蚓在土里呆不下去了。”

“土里有空气,下雨后土里灌满了水,没有了空气,蚯蚓憋得慌。蚯蚓不喜欢太湿的地方。”

“它们出来让雨洗个澡。”

可见,学生在一个开放的空间里,能自主提出感兴趣、有价值的问题。提问,是习得科学知识的起点,那么,科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有问”、“敢问”、“会问”呢?

一、创设提问情境,让学生“有问”

课堂上,展示具体、形象的实物,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如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养蚕》一课,教师在揭示课题后,拿出几条蚕宝宝,让学生自由提问。果然,学生的头脑中“冒”出了许多问题,把心中的谜团一一道出:蚕宝宝是怎么生出来的?它吃什么长大的?它长大后会变成什么样?我们为什么要养蚕宝宝?

在课外,大自然是个“活教材”。学生走进大自然,会发现许多感兴趣的事物或现象,即便是看到了一群不起眼的小蚂蚁,也会情不自禁地在地上趴个半天,一边观察,一边没完没了地问:“小蚂蚁在干什么?”“它们是怎么吃饭的?”“它们待会儿认得回家的路吗?”“蚂蚁会说话吗?”“它们为什么打架?”“蚂蚁身体这么小,怎么能搬动比它身体大的食物?”“蚂蚁也喜欢吃巧克力吗?”这些问题,虽然都不复杂,甚至有的也不能成为“问题”,但都来自学生的直接观察,是鲜活、可贵的,是他们习得科学知识的入口。

二、营造提问氛围,让学生“敢问”

小学生好奇心强,遇见任何问题都爱问个“为什么”,而在课堂上却不一定敢问。所以,教师在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提问氛围,激励学生勇于思考、敢于问题。如教学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导体和绝缘体》一课,通过实验证明铜丝是导体后,一位平时颇为胆小的男生问道:“我带来的铜丝为什么不会导电?”教室里一片哄笑,这位男生脸涨得通红。我请大家安静,说道:“对于不同的意见,我们要用事实来证明,不能嘲笑、打击。”接着,请这位男生拿出了他带的铜丝,让大家帮他寻找不导电的原因。观察发现,这根铜丝不导电的原因,是铜丝外面有一层透明的油漆,起到了绝缘的作用。这时,我适机点评:“当这位同学有不同的实验结果时,他没有放弃,没有轻信大家的结论,而是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正是这个疑问,让全班同学学习到了一个新的知识,老师最欣赏能大胆提出不同看法的同学。”之后的课堂上,这位男生活跃了许多。面对学生的不同意见,教师不盲下结论,而是引导学生用事实说话,这是让学生敢于提问的关键。

三、指导提问技巧,让学生“会问”

学生的提问中有许多要么与教学内容联系不紧,不是关键性的问题;要么与自己的思维不吻合,辞不达意。针对此,教师要指导提问技巧,让学生会提问。

首先,教师做好示范,让学生有模仿的榜样。例如,当学生明白果实与非果实的区别后,教师提问:“香蕉是果实吗?”这个问题既可以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又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来证实自己的想法。又如,学过溶解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后,教师提问:“怎样以最快的速度溶解10克食盐?”这个问题可以促使学生思考,综合运用加快溶解的多种方法,找出最佳组合,然后进行对比实验,动脑又动手。

其次,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当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整理、分析这些问题,找出哪些问题值得我们研究,哪些问题现在还无法研究,哪些问题不需要研究。如教学《纸的研究》一课,我提问:“关于纸,你想知道些什么?”在我的鼓励下,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纸为什么能吸水?哪些纸吸水性好,哪些纸不太吸水?为什么纸有的软、有的硬?为什么有的纸光滑,有的纸粗糙?为什么有的纸好撕,有的难撕?纸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纸?纸有什么用?……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整理、分类,共同讨论哪些问题实际上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看,你们提出的问题是不是可以分为这样几类:纸的吸水性、纸的软硬结实度、纸的光滑度、纸的制造与历史、纸的用途、纸的种类与撕开后的形态等。”随后,舍弃一些特别简单以及受课堂条件与学生实际智能储备限制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同学们,有些问题我们目前还没有能力研究,本节课我们先来研究卷纸、书写纸、牛皮纸这3种有代表性的纸,看看哪种纸的吸水性强,哪种纸的吸水性弱?哪种纸好撕,哪种纸难撕?哪种纸比较粗糙,哪种纸很光滑?”在筛选的基础上,再请各学习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1~2个问题进行研究。由于问题来源于学生自己原有的认知基础,并且经过师生共同商议、整合,所以学生研究起来兴趣盎然,自主性、积极性十分高涨。

当然,科学学习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善于对一切未知的事物、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此,不断提升探究能力,在科学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