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珊 林兴发
摘要:随着网络普及率的持续提升,网络虚拟群体日益壮大,作为参与主体的大学生,受网络虚拟群体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本文依据湖北省高校的抽样调查资料,使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和调查,对湖北省大学的学生的网络虚拟群体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网络群体对其的作用及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抽样调查
网络在高校的勃兴,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网络虚拟群体拥有的获取信息快捷性,发布信息便利性,使用设备普及性使更多的大学生加入QQ群,微信群,社群论坛等群体,来获取校园信息,接受通知,满足自己的沟通交流需求。网络虚拟群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群体组织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了解大学生群体的网络活动状态,了解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现状,通过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相关理论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相应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研究现状
关于网络虚拟群体的概念,学术界的代表性观点为昝玉林提出的理论,他认为网络虚拟群体是一种集合体,指以电脑网络为沟通中介, 以各种虚拟社区为平台所形成并存在于虚拟空间中的兴趣相同、思想相近的多个数字化“人”的群体。
在网络信息发达的现在,我国成为世界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 受网络影响最大的仍然是青少年群体,其中人数最多的为大学生。大学生在网络参加了多样化的网络虚拟群体组织。当前学术界对于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界定,大多数都认为其依托于虚拟网络为媒介,依托校园BBS、博客(微博)、专题网页、同学录、校友录、QQ群、网页论坛、聊天室等对象而形成的兴趣相同、思想相近的组织。此基本界定下,很多学者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张绍荣,游敏惠、刘显忠认为“所谓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是指以虚拟网络为媒介,形成的新型大学生组织。”俞明祥认为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是自发形成的而非组织建立的狭义上的社会群体,是新型大学生自助群体。”李卫星指出,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是在网络空间的延伸,这一群体主要是以网结缘和因网结缘的非正式群体。
学术界对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特征研究较少,代表观点有为张绍荣提出的:个体行为具有自组织性、群体组合集散具有快捷性、群体成员思想具有复杂性。而郭天平提出的自发性、相似性、不稳定性、心理相容性和直接接触性及有权威性的核心人物等非正式群体的基本特征。
现有研究认为,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主力上网群体,对网络的使用和利用率较高,使用的多为QQ、微信等平台,网络的覆盖面大,传播速度快,影响的范围广,大学生容易受到网上异体思想的冲击和影响。因此引导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走向正确道路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是很有必要的。学术界大部分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李卫星认为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在于要提高群体对网上信息的鉴别力,增强网络群体的民族自豪感,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努力构建起教育的职责分工、信息反馈和科学评估机制。熊伟在探讨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一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实证调查对目前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了相应的对策,高杨和王春强探讨了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从教育的环境构建和工作队伍建设提出了对策。
其他学者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着力点角度、高校后勤社会化背景下的社区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等其他领域,分别对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做了探讨。最后,多数学者认为,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作为新的聚集方式,其正确运行,对虚拟群体走向良性发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党建工作、大学生个性社会化、大学生网瘾现象拥有重大的意义。
现有研究在很多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对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研究还处于理论阶段,缺乏数据分析和大学生虚拟群体的实证研究,理论研究存在样本不足等问题。
二、研究设计
1.问卷介绍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现状,并通过查找相关研究文献,对调查结果进行理论分析,得出结论。基于了解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现状的目的,我的主要调查内容为:①大学生的基本资料②参加虚拟群体的数量和目的③虚拟群体的类型和管理状况④大学生在虚拟群体里做什么⑤虚拟群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和约束⑥大学生对虚拟群体的评价
2. 样本与数据
本文所用数据来自于2014年在湖北省内5所大学所进行的一项抽样调查; 调查的对象是分别为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江汉大学的在校学生。
调查年级为大一、大二、大三、研究生,专业为理工、文史和艺设,男女数量为247人和223人。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76份,回收率为95.2%,其中废卷6份,有效问卷共470份。具体的抽样方法是:先在每个学院的全部专业中按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两个专业,然后再每个抽选到的专业中简单随机抽取1个班级,最后在抽取到的班级中简单堆积抽取2-4 名学生进行调查。问卷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加入的网络群体个数、加入目的、网络群体功能划分、网络群体管理状况、网络群体作用等等。本文引用的统计表、统计图以及双变量相关分析数据资料均来自于spss统计软件的操作。
三、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加入网络群体的现状
根据性别分布,男女的兴趣爱好不一样,应该会对加入网络群体的数量有所不同。我们先对个体加入网络群体的数量进行描述统计,同时再加入个体的性别分布进行比较。实际状况如何,本次调查的结果如表1和表2。
从纵向看,个体加入2-5个网络群体的比例为54.7%,加入5-8个网络群体的为19.1% ,完全不加入网络群体的为1.5%。表1表明大学生对加入网络群体的兴趣较高,大部分个体加入了2-5个网络群体,在实行力上较强。与性别的交互分析看,男性学生和女性学生加入网络群体的个数基本相同,但在加入9个以上的网络群体中,男性学生明显比女性学生多,男性比女性多26人。个体所加入的网络群体越多,证明其花费在网络群体的精力越多,但由于个体差异性,我们需要具体的数据说明其内在关系。结果表明男性学生对于网络群体有更多的兴趣和参与欲望,更愿意在网络群体中交流,沟通意愿强。
2.大学生加入群的类型和目的
调查个体处于校园阶段,接收的信息繁杂,为了解群体类型和目的,调查结果如表3和表4所示。
个体作为大学生,加入的班级群为33.2%,校友群为31.1%,学生社团群为23.5% ,游戏群和粉丝群各占7.1% 和5%。表明在校大学生在网络群体的选择上,还是偏向于校园团体,关系网由校园发散做一定的延伸,高校工作从校园网络入手,已具备坏境性的基础。再次,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加入网络群体的目的主要是了解班级动态或者学生工作的进展等,其次的为交流感情、与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交流、获得建议和帮助,对于时政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的探讨则比较少。表明学生加入网络群体的主要目的还是集中在学习交流方面。
3.网络群体对学生的约束和作用
网络群体的规范制定,约束与凝聚力现状如何,网络群体对大学生的影响与作用在哪些方面。这些问题的分析结果如表5和表6。
结果表明,个体所处的网络群体多数拥有管理员进行管理,比例为47.3%,有老师进行管理的为21%,无群体有意见领袖,自发形成约束力与完全无约束力的为12%、14.1%、5.6%。表明网络群体拥有一定的约束力,拥有管理者的占69.3%,这种正确的运行模式值推广和肯定。网络群体对个体产生的作用绝大部分在于交友和娱乐方面,达到29.6%和28.6%,基于信息流通性高,资源丰富的网络,学生使用网络出于娱乐和交友的需求较高,这一现象在网络群体中同样出现。网络群体对个体的学习、认识社会和思想观念作用则只有一半的比例,表明个体对于这些方面的需求有着其他渠道和平台。网络是个体放松和娱乐的工具,网络群体这种非正式的群体的教育作用还并未展现出来。
4.个体对网络群体的评价
网络群体影响着个体,个体对网络群体有自己的评价,这些评价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这点需要加以讨论。本研究中将群体各项指数分为很强、较强、一般、较弱、很弱,分别赋值为5至1,调查分析结果如表7。
个体对网络群体成员的联系和熟悉度最为满意,达到21.9%和21.4%。网络群体成员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很多个体加入群体后获得交友的便利和沟通的需求。群体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排到第二,表明网络群体并没有很强的凝聚力,高校教育可以在网络群体方式上采取更多的措施。值得一提的是,群体的线下和与学习管理部门关系较为薄弱,群体更多交流还是在网络上。
四、小结与讨论
通过上述研究发现,我们可以获得以下几个结论:
大学生加入网络群体的数量绝大部分在2-5个,说明网络群体对大学生的影响较大。大学生是上网群体的主力军,花费在网络群体的精力较多,男性由于自身性格或个人能力较强,对于网络群体的接受和参与性更强,加入数量更多的群体。
学生加入网络群体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校园的通知,了解班级动态与交流感情,对于时政等社会热点问题并没有过多的讨论。正确引导, 是做好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工作的前提,高校教育可以从网络入手,对大学生有针对性的作出引导对策。
学生加入的网络群体有很大一部分比例在班级群和校友群,除了收发通知和接受信息外,多数学生还是倾向于使用其交友与娱乐功能,学习和认知社会的作用相对较小。娱乐功能中的“网络语言”更容易被大学生接受,多使用“网络语言”,使高校网络思想教育从单一说教式的宣教工作解放出来,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网络群体基于互联网这种娱乐性较强的平台,大学生更多的视其为非正式群体。对此需求更多的为交友和娱乐,网络群体广泛存在于校园之中,拥有天生的环境基础,应该开展更多的线下活动,将网络与实践结合起来,重视学生平等参与管理的权利,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学生管理的主要目标,对学生所关注的问题,积极主动的去与学生沟通,对学生提供一些方向性和指导性的建议和意见,可以更好的开展学生思想工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刘显忠. 试论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形成及其特征[J]. 探索,2008(01):105-107.
[2]张绍荣,刘显忠.重庆地区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现状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8(06):100-103.
[3]郭天平,张绍荣. 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思想教育的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8(11):92-94.
[4]张绍荣,游敏惠.论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06):52-54.
[5]李卫星.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引导与管理[J].江苏高教,2007(05):119-120.
[6]刘显忠,代金平.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J]. 探索,2009(01):122-125.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政法学院)